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颖

作品数:42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儿童
  • 23篇哮喘
  • 8篇睡眠
  • 8篇儿童哮喘
  • 7篇蛋白
  • 7篇哮喘儿童
  • 7篇免疫
  • 6篇变应性
  • 5篇睡眠呼吸
  • 5篇细胞
  • 5篇鼻炎
  • 5篇打鼾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气管
  • 4篇球蛋白
  • 4篇免疫球蛋白
  • 4篇基因
  • 4篇变应性鼻炎
  • 3篇多态

机构

  • 36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36篇谭颖
  • 36篇谢庆玲
  • 23篇胡琼燕
  • 22篇温志红
  • 21篇甄宏
  • 12篇唐晓燕
  • 10篇焦伟
  • 6篇梁珍花
  • 6篇秦岭
  • 5篇陆元奉
  • 5篇杨苏萍
  • 4篇洪梅
  • 4篇李东云
  • 3篇刘建红
  • 3篇杜华
  • 3篇农生洲
  • 3篇李柳青
  • 3篇王琳
  • 3篇黄莹
  • 3篇朱曦怡

传媒

  • 9篇实用儿科临床...
  • 8篇广西医学
  • 7篇临床荟萃
  • 5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应性疾病患儿皮肤变应原试验与血清尘螨特异性IgE及IgG4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常见的变应原与血清尘螨特异性IgE(sIgE)和IgG4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10例4~13岁变应性疾病儿童进行12种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同期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尘螨sIgE和IgG4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变应性疾病儿童皮肤变应原检测阳性100%(310/310例),≥3种变应原阳性者占35.8%(111/310例)。引起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是粉尘螨。变应性疾病儿童血清尘螨sIgE和IgG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14.253、12.314,Pa<0.01)。血清尘螨sIgE水平与皮肤变应原试验阳性种类的多少无相关性(r=-0.004 3,P>0.05);粉尘螨变应原阳性强度与血清尘螨sIgE水平呈正相关(r=0.219 8,P<0.05);血清尘螨sIgE水平与IgG4水平呈一定正相关(r=0.173 0,P<0.05)。结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有助于发现变应性疾病儿童的变应原及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强度,提供应尽可能避免接触的变应原,有条件者可进行脱敏治疗。监测血清sIgE和IgG4水平对儿童变应性疾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谢庆玲甄宏胡琼燕谭颖温志红李柳青梁珍花
关键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G4
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2011年
目的探讨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西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的关联性。方法对广西哮喘患儿88例(哮喘组)及112例健康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了HLA-G基因SNP的分型变化(SNP位点包括rs1736936、rs3115630、rs1632947、rs1233334、rs1736933、rs1736932、rs1631950、rs1704和rs1063320),探讨HLA-G基因SNP与哮喘发生的关联。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rs1063320、rs1632947共2个位点的基因型构成比在哮喘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s1631950、rs1736932、rs1736933、rs1736936共4个位点的基因型在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有临界性差异(P=0.05~0.06)。其中rs1063320位点的CC基因型携带者与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哮喘危险性增加了1.27倍(P<0.05)。rs1632947位点的TT基因型携带者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哮喘危险性增加了1.59倍(P=0.02)。结论 HLA-G基因SNP与广西儿童哮喘的发病相关。rs1063320位点的CC基因型和rs1632947位点的TT基因型是儿童哮喘的易感基因型。
甄宏谢庆玲洪梅温志红谭颖
关键词:多态性单核苷酸支气管哮喘
哮喘儿童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测定被引量:1
2003年
谢庆玲温志红黄莹胡琼燕谭颖
关键词:哮喘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病原学特点分析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细菌病原学特点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肺炎诊治。方法系统分析956例住院CAP患儿的临床特征,细菌病原学特点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情况。结果 956例CAP患儿痰培养中革兰阴性(G-)杆菌为653例,占68.3%;革兰阳性(G+)球菌为303例,占31.7%。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253例(26.5%),肺炎克雷伯杆菌166例(17.4%),流感嗜血杆菌78例(8.2%),鲍曼不动杆菌53例(5.5%),铜绿假单胞杆菌41例(4.3%),肺炎链球菌47例(4.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1例(4.3%)。二级医院CAP常见病原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而三级医院则为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泰能和美罗培南均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泰能有一定的耐药率。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克林霉素、红霉素及阿奇霉素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耐药,对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及四环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儿童CAP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并不少见,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需引起重视。
谢庆玲甄宏唐晓燕陈泓伶温志红农生洲贺海兰庞智东梁卓信李伟伟包增兰覃敏谭颖韦玉华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抗炎机制及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程度及药物应用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将130例6-14岁的中度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口服孟鲁司特5mg/d、吸入布地奈得200μg/d、吸入氟替卡松250μg/d、孟鲁司特5mg/d加吸入布地奈得200μg/d和加吸入布地奈得100μg/d共5组,持续治疗12周。于治疗开始和第12周临床评估和肺功能检查,同时检测血Fos计数及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5(IL-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后临床评分和肺功能FEV1及PEF明显改善。各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455,P>0.05)。哮喘患儿治疗前血ECP、IL-5、INF-α浓度和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ECP、IL-5、TNF-α浓度和Eos计数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呈显著性,P<0.01。哮喘患儿血Eos计数与血ECP浓度显著正相关,血IL-5水平与血ECP浓度显著正相关。结论孟鲁司特能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和细胞因子释放,有效抑制气道收缩,改善肺功能,控制哮喘的临床症状。
谢庆玲焦伟温志红农生洲洪梅谭颖胡琼燕黄小芳
关键词:哮喘孟鲁司特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白细胞介素-5
特应性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舌下舍服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免疫指标变化。方法选取年龄4~13岁哮喘缓解期伴变应性鼻炎患儿300例为免疫治疗对象,完成包括粉尘螨在内的10种常见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点刺试验结果呈阳性反应。全部患者肺功能检查在个人预计值正常值范围。应用粉尘螨滴剂进行临床免疫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和不良反应。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尘螨免疫球蛋白E(sIgE)和特异性IgG4。结果进入治疗的300例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坚持完成1年治疗的有2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0%,有效病例中平均起效时间为6.8月(中位时间6个月)。与用药相关的皮疹,鼻咽痒和哮喘发作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48/221),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严重不良反应。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sIgE治疗前(125.21±96.70)kU/L,治疗后(121.19±87.01)kU/L,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t=0.913,P〉0.05);血清特异性IgG4治疗后(894.2±687.1)kU/i。比治疗前(696.7±452.8)kU/L明显升高(t=3.519,P〈0.01)。结论特应性舌下费.癌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是治疗儿童变应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谢庆玲甄宏胡琼燕谭颖温志红梁珍花
关键词:哮喘鼻炎变应性常年性粉尘螨滴剂免疫疗法儿童
哮喘患儿持续吸入激素治疗对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持续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4 5例 5~ 8岁哮喘缓解期患儿分 3个开放治疗组 ,吸入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分别为 10 0、2 0 0、30 0 μg/d ,持续 12个月。于治疗开始 ,6、12个月行临床评估和肺功能FEV1测定 ;检测血骨钙素 (OS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骨碱性磷酸酶 (BALP)和尿脱氧吡啶 (DPD) /尿肌酐 (Cr)水平。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监测骨密度 (BMD)。结果 哮喘患儿治疗后临床评分和肺功能FEV1明显改善 ;血OST稍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 ,但无显著差异 ;血BAL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血IGF 1水平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显著增高 ;尿DPD/C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治疗前后患儿股骨近端 (股骨颈 ,大转子 ,Ward′s三角 )、脊柱区域 (2~ 4 )和前臂 (前臂远端和近侧端 )的BMD无显著降低。结论 持续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的骨代谢指标和BMD无明显抑制影响。
谢庆玲温志红黄莹陈友华覃桂芳苏俐华农利平胡琼燕谭颖
关键词:哮喘吸入治疗骨代谢骨密度
哮喘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被引量:27
2001年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0例健康儿童、5 2例哮喘急性期和 38例治疗后患儿静脉血G CSF和TNF α水平。结果 急性期G CSF阳性 38/ 5 2例 ,TNF α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缓解期 2 5 / 38例G CSF转阴 ,TNF α与对照组比较仍明显升高 (P <0 .0 1)。G CSF与TNF α含量呈正相关 ,急性期r =0 .6 14,缓解期r=0 .46 1 P <0 .0 1。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G CSF和TNF α增高 。
谢庆玲温志红焦伟洪梅谭颖秦文跃黄小芳李星
关键词:哮喘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儿童
缓解期哮喘患儿及其父母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变化
2006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和病史采集,探讨缓解期哮喘患儿及其父母的特应性状态。方法采用PharmaciaUniCAP系统检测15例缓解期哮喘患儿及其父母24例和4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同时采集各自的湿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发病情况。哮喘患儿完成10种吸入性过敏原皮肤试验。结果哮喘患儿15例中13例(86.7%)有婴幼儿湿疹和(或)变应性鼻炎病史。13例(86.7%)的父亲或母亲有变应性鼻炎和(或)哮喘特应性疾病史。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总lgIgE水平与父母亲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68.42P=0)。哮喘患儿血清总lg IgE水平(2.43±0.73)K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0.72±0.54)KU/L(q=14.176P<0.01);较一级亲属[(2.05±0.54)KU/L]明显增高(q=2.897P<0.05)。哮喘患儿与有特应性疾病母亲和父亲血清总IgE水平无相关性(P>0.05)。12例(80.0%)哮喘患儿过敏原检测阳性,阳性率最高的为粉尘螨和户尘螨。结论哮喘患儿表现家族特应性群集现象。持续高水平血清总IgE参与特应性疾病的免疫病理过程。
谢庆玲焦伟胡琼燕谭颖
关键词:哮喘免疫球蛋白E特应性
南宁市3~14岁儿童睡眠打鼾及相关情况调查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调查南宁市学龄前及早期学龄儿童打鼾和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应用由家长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对南宁市12所幼儿园、8所小学和6所初级中学的3~14岁儿童进行调查,确定打鼾和习惯性打鼾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实际发放调查问卷总数为9000份,应答8150份,回收率为90.6%,剔除>14岁的儿童问卷,有效问卷6999份。结果本组儿童打鼾现患率32.7%。其中男童打鼾发生率(44.22%)显著高于女童(28.58%)(P<0.01)。儿童打鼾现患率以3~5岁儿童相对较高,打鼾儿童相关症状发生率分别为注意力不集中65.66%,夜间多汗51.61%,口干咽痛45.07%,食欲减退37.09%,张口呼吸36.21%,夜醒及夜惊34.21%,慢性咳嗽31.81%,体质量不增27.44%,呼吸恶臭23.56%,白天困倦23.04%,生长迟缓22.95%,遗尿17.98%。睡眠打鼾儿童相关疾病中以扁桃体肥大(31.02%)最常见,其次反复呼吸道感染29.89%,过敏性鼻炎16.19%,体质量超标13.61%。2292例睡眠打鼾儿童有家族史占26.79%,家庭中有吸烟者(父或母)47.77%,喜好毛绒玩具者32.02%,睡眠中喜好抱枕者23.56%。仅0.19%家长认为儿童打鼾可能是一种病症。结论学龄前及早期学龄儿童睡眠打鼾是较常见现象,睡眠打鼾儿童存在较多影响生长发育的情况,对有睡眠打鼾的儿童家长应引起重视。
谢庆玲甄宏谭颖唐晓燕胡琼燕温志红朱曦怡邓寅业刘建红韦彩周李东云
关键词:打鼾流行病学儿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