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梅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通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比较3种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论TPPA适合做确证试验,ELISA适合做筛查试验,RPR则适合用于判定病情及做疗效观察。
- 韩宇许秀梅张艳萍
-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试验
- 2005~2011年通辽市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通辽市2005~2011年乙类传染疫情动态及发病趋势,为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通辽市2005~2011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6种、62 548例,年均发病率为282.68/10万;死亡94例,年均死亡率为0.42/10万,平均病死率为0.15%。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0万),2005~2011年分别为253.98、271.59、280.81、281.24、305.30、245.86、339.42;病毒性肝炎(154.16)、肺结核(69.83)、布鲁氏菌病(26.35)为发病率最高的前3位。[结论]通辽市2005~2011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除2010年外)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布鲁氏菌病是防控的重点。
- 聂莉刘永跃许秀梅焦坤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 特比萘芬口服联合醋泡方外用治疗孢子丝菌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口服联合醋泡方外用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方法:特比萘芬每日250毫克,醋泡方外用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结果:联合用药对孢子丝菌病起效快,效果较好。
- 杨秀荣王晓川张丽红许秀梅
-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特比萘芬
- 2000~2006年通辽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通辽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通辽市2000~2006年AFP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6年共报告AFP病例99例,平均报告发病率2.51/10万。其中,2000年报告例数最多,24例,占24.24%。科尔沁区报告发病率最高,为6.15/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月发病最多,占15.15%。男性49例,女性50例。1~4岁49例,占49.49%;格林-巴利综合征46例,占46.46%。共检出7例粪便标本肠道病毒(EV)阳性。[结论]通辽市AFP病例监测工作整体上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但全市发展不平衡。
- 许秀梅张艳萍王晓川
- 关键词:急性迟缓性麻痹
- 2021年奈曼旗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2年
- 通过分析奈曼旗2021年度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麻疹防控意识,防治疫情发生。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21年报告的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奈曼旗2021年内共报告6例麻疹,年报告发病率为1.45/10万,病例呈散发,发病高峰期为5月,发病年龄集中在8-11月龄,共报告5例,占总病例的83.33%,均已完成首剂次麻风或麻腮风疫苗接种。结论 奈曼旗麻疹防控工作成效明显,但应继续加强防控措施,加强麻疹风疹主动监测,提高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建议进一步提高麻疹实验室监测水平,建议上级疾控中心开展基因型分离,已判断是否为接种麻风或麻腮风疫苗后引起的疫苗株病例,提高疫情监测和处置能力,防止疫情发生。
- 许秀梅郭志丹高芳图雅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防控策略
- 通辽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 2022年
- 了解并且掌握2017至2021年通辽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水平。方法 热释光剂量法定期测读。结果 在这5年中总共监测 2742人(a),通辽市实际测量的集体剂量当量为1503.41人mSv,每人平均的年剂量当量在0.486-0.615 mSv/a之间,医用X射线诊断是其中较高的。结论 数据表明在2017年以后的放射人员的人均年计量当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说明通辽市放射工作单位防护条件的明显改善,应该把医用X射线诊断作为防护工作的重点。
- 许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