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聚录
- 作品数:3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埃尔斯特对辩证法的重铸性否定剖驳
- 2012年
- 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之一,埃尔斯特试图重铸辩证法,由此形成了对辩证法的重铸性否定。然而,这项否定并不能成立。事实上,不仅这项否定不能成立,而且任何对作为方法论的辩证法的否定和替代都会因为辩证法所具有的普遍规律性意义而失败。进而,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只有在坚持辩证法的前提下,才能称其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袁聚录
- 关键词:辩证法方法论个人主义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民主文化探要
- 鉴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开展民主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形成这一时期的民主文化转型理论,并从民主文化基本理论、社会转型期民主文化转型基本经验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民主文化转型的走势、现状和对策...
- 袁聚录
- 关键词:小康社会社会转型民主政治
- 文献传递
- 社会主体形态转型视阈内的中国民主文化转型
- 2011年
- 民主文化转型可以理解为从一种民主文化类型向另一种民主文化类型的转变过程。社会主体形态转型一方面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规定,并从总的趋势上作用于民主文化转型,另一方面又对民主文化转型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中国社会主体形态转型有着自身的特征,相应地,中国民主文化转型就有着自身的表现。当前,促进中国民主文化转型,有待于克服中国社会主体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消极影响。
- 袁聚录
- 关键词:民主文化
- 当代西方关于社会主义正当性的一种代表性理论对决——柯亨对诺齐克“社会主义不正当”论证的反驳解析
- 2010年
- 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中,诺齐克试图通过论证社会主义是不自由的因而社会主义是不正义的来证明社会主义是不正当的。柯亨反驳了诺齐克的这种论证。在柯亨看来,社会主义既不是不自由的,也不是不正义的,因而不是不正当的。柯亨对社会主义的正当性作了新的证明,而这种证明对于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及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袁聚录
- 关键词:社会主义
- 科恩对马克思生产力发展观的解释
- 2012年
- 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科恩,将马克思所认定的历史主体解释为类主体,将马克思所认定的生产力发展主体解释为类主体,并围绕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等问题,对马克思的生产力发展观予以解释。科恩的这种解释值得肯定,同时也有不足。
- 袁聚录
- 关键词:类主体
- 政治文化、民主文化、公民文化:概念及关系被引量:7
- 2007年
- 政治文化指人们的政治取向、政治行为和政治效能的总和。民主文化指人们的民主取向、民主行为和民主效能的总和。关于公民文化,有两种代表性的定义。同时,公民文化的文化意同于本文中政治文化和民主文化中的文化。而政治文化、民主文化、公民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治文化与民主文化的关系以及民主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关系。
- 袁聚录
- 关键词:政治文化民主文化公民文化
- 社会转型视阈内的中国民主文化转型被引量:3
- 2009年
- 民主文化转型可以理解为从一种民主文化类型向另一种民主文化类型的转变过程。社会转型一方面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规定,并从总的趋势上作用于民主文化转型;另一方面又对民主文化转型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有着自身的特征,相应地,中国民主文化转型就有着自身的表现。当前,促进中国民主文化转型,有待于克服中国社会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消极影响。
- 袁聚录
- 关键词:社会转型民主文化
- 自由是否总会维持正义——柯亨与诺齐克之争被引量:3
- 2009年
- 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一种"自由总会维持正义"的观点。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对诺齐克的这种观点予以反驳。实际上,这种反驳体现为柯亨与诺齐克围绕"自由是否总会维持正义"这个问题,在自由与正义内涵上的论争。客观上,柯亨与诺齐克的这一论争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和启示意义,同时也带来了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袁聚录
- 关键词:柯亨权利正义
- 正义维度的社会主义正当性证明——柯亨从正义维度对诺齐克“社会主义不正当”论证的反驳解析
- 2009年
- 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中,诺齐克试图通过论证社会主义是不正义的,来证明社会主义是不正当的。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反驳了诺齐克的这种论证。与诺齐克针锋相对,柯亨通过论证社会主义不是不正义的,来证明社会主义不是不正当的。就此而言,柯亨对社会主义的正当性进行了新的证明,而这种证明对于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袁聚录
- 关键词:社会主义正义
-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 2003年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思想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践这一思想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 袁聚录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国际共运史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