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西方经济形势座谈会发言摘要
- 1984年
- 本刊编辑部于1983年12月9日召开“当前西方经济形势在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在京的有关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20多人。现将座谈会部分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 李长久孔凡昌柯居韩戴伦彰薛伯英谢曜叶其湘曹梅颐李国友凌星光钱能欣杜厚文
- 关键词:西方经济经济复苏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经济回升
- 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 1986年
- 目前西方经济显已进入这一周期繁荣阶段的后半期,上升的势头已成强弩之末,正逐步转入危机前停停走走的高峰盘旋状态。不过,西方经济各类国家发展极不平衡,有必要分别加以分析。
- 谢曜李长久柯居韩叶其湘储玉坤陈宝森薛伯英戴伦彰凌星光李琮裘元伦卢韦谷源洋韩镇涉王金存朱行巧
- 关键词:西方经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财政赤字货币政策
- “里根经济学”的盖棺论定被引量:3
- 1988年
- 罗纳德·里根入主白宫已有8个年头,他的名噪一时的“里根经济学”也经历了同等的春秋。所谓“里根经济学”曾被他的幕僚和一部分经济学家赋予取代凯恩斯主义、扭转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为美国经济开拓一条新的前进道路的“革命”使命.里根本人也曾被喻为继罗斯福之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历史已经公正地记录下了“里根经济学”的演变轨迹和里根的经济业绩。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剖析。
- 薛伯英
- 关键词:里根经济学政府调节经济业绩供应学派里根政府
- 战后美国政府“反周期”的经济政策初析
- 1984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通过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来干预经济,刺激消费与投资,以促进生产增长,达到“反周期”的目的。其理论依据就是西方国家风靡一时的凯恩斯主义,特别是它的就业“理论”。 从1946年到六十年代中后期为止的二十年左右期间,美国经济由于它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加上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尽管危机仍然频繁发生,但却赢得了较快的增长。
- 薛伯英
- 关键词: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美国政府反周期货币手段财政手段
- 关于“中间危机”的几点质疑被引量:1
- 1982年
- 在讨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美国的再生产周期运动特点的时候,有些同志经常提到或使用“中间危机”这个概念。他们认为,“中间危机”是与周期性危机相区别的一种危机,具有下述一些特点:(1)中间危机是非周期性危机,是周期性危机的先兆或余波,它不是发生在一个周期的开始或结束,而是周期复苏或高涨阶段的间歇;(2)中间危机的生产下降幅度小,持续时间短,比较缓和;(3)中间危机具有部门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而不具有普遍性;(4)中间危机期间不伴有固定资本投资的大规模更新;(5)中间危机不具有同期性;等等。当然,在采用“中间危机”这个概念的同志中。
- 薛伯英
- 关键词:资本主义固定资本投资恩格斯
- 略论贸易保护主义
- 1989年
- 经历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冲击后,世界贸易额从1980年起出现了绝对下降,1983年后才有所重新增长,但其增长幅度仍远远低于从前.同时,像影子一样长期伴随着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往来的保护主义却有增无已,而且呈现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 薛伯英
-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自由贸易
- 美国的“工业政策”之争与保护主义浪潮的高涨被引量:2
- 1986年
-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对外竞争优势进一步丧失,美国国内关于政府应如何支持和保护工业发展的所谓“工业政策”之争日益激烈起来。在里根谋求连选连任的竞选中达到了高潮。尔后,由于里根再次当选,这一争论表面上看有所缓和。但是,美国工业所面临的颓势并未得到解决,因而关于政府应如何实行保护主义之争又继之而起,其声势远远超过了“工业政策”之争。 保护主义之争和“工业政策”之争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所反映的。
- 薛伯英
- 关键词:保护主义竞争优势政府贸易保护主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 略论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
- 1989年
- 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自本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酝酿以来,已经历了廿多个春秋。从80年代起,特别是这一年代后期,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迅猛变化,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呼声更加增高,有关国家的行动也更为积极,大有呼之即出之势。 一 尽管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是战后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生产进一步社会化与国际化所形成的一种趋势,但这一趋势加快却直接得益于世界政治形势的日趋缓和。
- 薛伯英
- 关键词:经济合作
- 从“停滞膨胀”到“呆滞膨胀”看美国的经济病被引量:3
- 1991年
- 越来越多的经济指标证明,美国经济中的“停滞膨胀”现象已再次由陷性变为显性,这至少意味着:第一、不像80年代以来的美国政府所宣称的那样,“滞胀”仅仅是当局采用了某种错误政策的产物,一量在政策上来一个“根本转变”,例如,实行“里根经济学”式的经济政策,它便会消失。第二,在这一前提下,既然“滞胀”依旧“重新”发生,那么,它显然就有着某种内在的必然性。
- 薛伯英
- 关键词:经济病
-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理论问题讨论会发言及文章选登
- 1991年
- 6月5~6日,《世界经济》编辑部、香港《经济导报》驻京办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经济周期课题组”联合召开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理论问题”小型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和部分外省市30余名专家和学者。会议着重讨论了这次西方经济衰退产生的背景、特点、趋势,以及有关国家的反衰退调节机制。下面发表的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和论文选登。
- 李长久陈宝森谢曜史敏薛伯英蔡述理陈耀庭汪全银黄苏陈漓高郑伟民萧琛孙执中
-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