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扬

作品数:136 被引量:36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6篇细胞
  • 41篇干细胞
  • 28篇造血
  • 28篇白血
  • 26篇白血病
  • 25篇贫血
  • 25篇骨髓
  • 21篇再生障碍性贫...
  • 21篇障碍性贫血
  • 21篇基因
  • 20篇端粒
  • 20篇端粒酶
  • 20篇淋巴
  • 19篇造血干
  • 19篇造血干细胞
  • 18篇急性
  • 16篇骨髓间充质
  • 14篇肿瘤
  • 13篇外周
  • 13篇外周血

机构

  • 104篇广州军区广州...
  • 18篇广州军区总医...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暨南大学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36篇肖扬
  • 61篇蒋祖军
  • 32篇庞妍
  • 29篇李力
  • 24篇刘增慧
  • 23篇李勇华
  • 22篇肖浩文
  • 18篇高飏
  • 17篇李颂文
  • 16篇欧阳玲
  • 12篇张洹
  • 11篇张乐琴
  • 9篇李红波
  • 9篇邝丽萍
  • 8篇张航
  • 8篇王耀春
  • 7篇王洋
  • 7篇肖芷芳
  • 7篇李利
  • 7篇高扬

传媒

  • 1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0篇临床血液学杂...
  • 10篇广东医学
  • 9篇广东省医学会...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白血病.淋巴...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华南国防医学...
  • 5篇广东省医学会...
  • 4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辐射防护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6篇2015
  • 6篇2014
  • 17篇2013
  • 5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
1996年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病科肖扬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病理科余力关键词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淋巴瘤.皮肤T细胞,伴发症1病例介绍患者,男,45岁,反复头昏、乏力2年,加重伴发热、骨痛、皮肤搔痒1月,于1994年3月12...
肖扬余力
关键词:伴发症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伴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方法:一名42岁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T/髓)女性患者,行同胞10/10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7个月,出现广泛性慢性移植...
李勇华肖扬蒋祖军高飏庞妍刘增慧张乐琴欧阳玲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利妥昔单抗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hTR反义核酸对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hTR反义核酸对急性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交系8~12周龄DBA-2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L1210淋巴细胞白血病株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参芪联合放射、参芪联合hTR反义核酸、参芪联合hTR反义核酸及放射治疗,疗程结束后活杀部分小鼠,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ELISA方法检测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采用AnnexinV-FITC及PI双染,FACScan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L1210/DBA-2白血病小鼠模型,检测到白血病小鼠的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小鼠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小鼠下降;经参芪扶正注射液以及联合治疗后,各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以参芪联合hTR反义核酸及放射治疗组疗效最为显著,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高表达可能是其治疗的靶点;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hTR反义核酸可通过下调端粒酶活性水平,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对白血病小鼠放疗有一定增敏效应。
肖扬钱玉红李力庞妍蒋祖军李勇华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白血病端粒酶凋亡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是一个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天然的CD+4CD+25Treg起源于胸腺,获得性CD+4CD+25Treg可在外周由CD+4CD-25T细胞诱导产生,其分子表面表达特异性的转录抑制因子Foxp3,又可表达CD4、CD25、CTLA-4(CD152)、GITR等膜分子,主要功能具有免疫抑制性和免疫无能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存在表达异常,某些NHL外周血中或瘤内均存在CD+4CD+25Treg表达升高,且有研究表明其表达量随肿瘤增长和分期而增加.增加的CD+4CD+25Treg可加速肿瘤生长及再发,且可抑制自身效应性T细胞(CD+4T/CD+8T)功能,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文章就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主要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及成年人T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增慧肖扬
关键词:T淋巴细胞调节性淋巴瘤非霍奇金
造血干细胞/细胞因子支持下高剂量、多循环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16例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及细胞因子支持下高剂量、多循环化疗对中高度恶性淋巴瘤 (ML)的疗效。方法 :16例ML以 1 5倍常规化疗剂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后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病人分别于第2 8天、5 6天接受 2倍及 2 5倍大剂量化疗后应用G CSF及回输造血干细胞。结果 :治疗组 16例中可评价病例 15例 ,其中完全缓解 10例 ( 66 67% ) ,部分缓解 3例 ( 2 0 % ) ,稳定 2例 ( 13 33% ) ;无病生存 7例 ( 9~ 38个月 ,中位生存期 2 6个月 ) ,疗效高于常规化疗组 ,且免疫损伤少 ,造血恢复快 ,并发症少。结论 :对中高度恶性的ML ,在造血干细胞 /细胞因子的支持下 ,采用常规 2~ 3倍剂量、3次循环的强化治疗 ,可提高治疗周期内平均剂量强度 ,疗效高于常规化疗 ,且该方案可在普通病房实施 ,治疗风险与费用均较低。
肖扬高阳李颂文陈怀宇宋朝阳陈今友梁华钦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细胞因子高剂量化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
病例资料患儿,女,13岁.因"确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6月余,左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2周"于2015年2月23日入我院.患者于2014-1-4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食欲减退,于201...
岳春燕李勇华蒋祖军肖扬
血液病61例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的评估与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分析与探讨放射性核素骨髓显像在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 6 1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贫血、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病患者 ,按核医学常规方法进行骨髓显像 ,其中 18例进行了重复检查。结果 :5 4例不同血液病出现有意义的阳性影像表现 :2 1例再障患者多数病例全身骨髓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其中 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外周骨髓扩张情况 ;10例MM患者早期骨髓显像往往无阳性发现 ,但 5例患者出现外周骨髓扩张 ;各类贫血骨髓显像主要表现为中央骨髓正常或增生 ;MDS、白血病两者的全身骨髓显像均出现外周骨髓扩张的表现 ,区别为中央骨髓活性不同。结论 :核素骨髓显像能全面反映血液病患者的全身骨髓状况 。
尹吉林刘福祥肖扬
关键词:血液病
以重度贫血为主要症状的恶性淋巴瘤1例分析
2008年
张小明蒋祖军肖扬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二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在临床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且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中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筛查AML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病例,保障输血安全。方法输血前抽取EDTA抗凝静脉血3ml送检,且同时检测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结果在AML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发现2例患者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结论AML合并AIHA病例临床少见,但为提高临床医疗安全,Coombs试验筛查是必要的。
刘增慧李勇华肖扬蒋祖军
关键词:白血病髓系急性贫血溶血性自身免疫性
梯度血清递减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而含体积分数10%-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可促进细胞生长。目的:建立梯度血清递减扩增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技术。方法:采用胶原酶Ⅱ消化分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并通过贴壁培养进行纯化,细胞贴壁后采用梯度血清递减方法,即第1代80%含血清培养基,20%无血清培养基;第2代50%含血清培养基,50%无血清培养基;第3代20%含血清培养基,80%无血清培养基;第4代100%无血清培养基。另一种传代中始终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α-MEM完全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记,进行成骨诱导试验,同时与经典的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体系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梯度血清递减培养法与经典α-MEM培养体系所获得的细胞在扩增能力、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等方面相似。细胞在两种培养体系中均能保持良好的分化潜能。但梯度血清浓度法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可使用更少量胎牛血清,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李力庞妍张航邝丽萍肖芷芳王耀春肖扬
关键词:胎牛血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扩增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