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然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遥感
  • 2篇黄土高原
  • 1篇典型小流域
  • 1篇影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水系
  • 1篇水源涵养
  • 1篇水源涵养林
  • 1篇图斑
  • 1篇图像解译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转移矩阵
  • 1篇小流域

机构

  • 6篇河海大学
  • 3篇水利部黄河水...
  • 2篇黄河水利水电...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作者

  • 6篇翟然
  • 2篇张婧雯
  • 1篇张永江
  • 1篇马红斌
  • 1篇王秦湘
  • 1篇葛莹
  • 1篇马宁
  • 1篇赵帮元
  • 1篇王鸿斌
  • 1篇刘海燕
  • 1篇李志华
  • 1篇脱忠平
  • 1篇吴永红
  • 1篇李云婷
  • 1篇孟鑫
  • 1篇刘晓静

传媒

  • 2篇人民黄河
  • 1篇河南农业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创新科技
  • 1篇测绘地理信息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影像配置方案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遥感监测的重点内容包括梯田、植被、人工草地、淤地坝和坝地、地面组成物质类别、土壤侵蚀类型等,分析了不同监测内容对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波谱特性、时相的需求,对不小于30 m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水土保持遥感监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对空间分辨率不小于10 m的典型遥感影像的波谱特性、空间分辨率、最小获得周期、DEM服务及精度、投资等指标进行比较,提出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1:1万、1:2.5万、1:5万比例尺精度的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宜分别选择空间分辨率不小于2m、2-5m、5-10m的6-9月多光谱遥感影像,既能保证监测精度,又经济合理。建议实际工作中对影像可获得性、性价比、监测成果精度等进一步比选,并运用综合方法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工作。
翟然马宁赵帮元张婧雯马红斌李志华王秦湘
关键词:水土保持遥感影像黄土高原
六盘山预防保护区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实践与探索
2014年
六盘山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跨宁夏、甘肃、陕西3省(自治区),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和国家森林公园,区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植被覆盖较好。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林地面积逐渐增加,区内植被覆盖度逐渐提高,自然环境逐渐好转。近年来,区内日益增加的开矿、修路、伐木等生产建设活动,破坏了植被,对区内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限于手段,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还不能有效到位。
翟然脱忠平吴永红
关键词:植被覆盖水源涵养林林地面积图斑解译标志图像解译
利用ASTER GDEM提取瓯江流域水系及精度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Arc Hydro Tools软件以及GIS空间分析功能,以浙江省瓯江流域为例,基于ASTER GDEM开展水系自动提取研究,并分河流等级、分地貌、多指标地评价水系精度,探索1∶25万水系自动更新的可行性。
葛莹毛鹏宇李云婷孟鑫翟然
关键词:ASTERARCHYDRO
GIS支持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以董庄沟小流域为例
2014年
【摘要】应用地面观测和实测化验结果,确定了定量计算土壤侵蚀方程因子指标的方法,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建立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利用ARC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根据土壤侵蚀模型对数据库进行运算,对董庄沟小流域2013年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
翟然王鸿斌宫春旺郜文旺
关键词:土壤侵蚀小流域地理信息系统
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水土保持法明确了"预防保护"在水土保持决策中的先导地位,然而在目前的国土资源利用机制下,实现预防保护之路仍很漫长。从保护原生态植被、用经济杠杆保护土壤植被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等方面探讨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措施。
翟然张荟瑶张婧雯张永江
关键词:水土保持
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时期的数字航摄影像,运用ArcGIS软件,通过目视解译和综合判定分别提取2006年、2011年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侵蚀数据,确定其转移矩阵,分析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及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 a来,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净变化量为78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40%,变化顺序为未成林>灌木>沟台地>乔木林;各级植被覆盖度净变化面积为33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02%,变化顺序为低覆盖>中低覆盖>中覆盖;各级土壤侵蚀强度净变化面积为60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85%,沟蚀变化较小,面蚀变化顺序为中度>强烈>微度>轻度>极强烈>剧烈。
王鸿斌翟然刘晓静刘海燕
关键词:水土保持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转移矩阵皇甫川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