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利民
- 作品数:35 被引量:175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替莫唑胺(TMZ)或伊立替康(CPT-11)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接受Bev治疗的首次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10例,其中5例接受Bev联合TMZ方案,5例接受Bev联合CPT-11方案。Bev 5 mg/kg静脉输注,每两周1次或5~7.5 mg/kg静脉输注,每3周1次;TMZ 150~200 mg/m^2口服,d1~d5,或者采用剂量密集方案100 mg/m^2,d1~d7、d15~d21;CPT-11100~150 mg/m^2静脉滴注,d1。分析全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例患者行MRI进行疗效评价,其中获PR 5例,SD 1例;未接受MRI评价的4例患者中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0个月(95%CI:2.8~5.2个月)。Bev联合TMZ方案与Bev联合CPT-11方案的中位PFS分别为未达到和4.0个月。治疗期间未出现3级及3级以上不良反应,观察到2级骨髓抑制1例,腹泻1例。3例假性进展的患者经Bev联合方案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Bev联合TMZ或CPT-11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安全性较好,近期疗效满意;对于假性进展患者,可较快改善临床症状。
- 徐娟王冬青于水曹秀娟徐瑾董伟翟利民
- 关键词:胶质瘤替莫唑胺伊立替康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在膀胱小细胞癌中的应用
- 2008年
-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化疗治疗7例膀胱小细胞癌(SCC)患者,放疗前接受4-6周期化疗,化疗药物为VP-16100mg/m^3、第1-3天,DDP25mg/m^2、第1-3天,每3周重复一次。化疗结束后7-10d给予3D-CRT,1.8-2.0/次,5次/周,肿瘤量50-55Gy。随访6-48个月。结果放疗有效率100%。放疗毒副反应主要为早期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以1级为主。无瘤生存期〉48个月3例,死亡2例。认为SCC临床罕见,3D-CRT联合化疗方案治疗SCC有效。
- 林海群张自成魏玉梅翟利民
- 关键词:小细胞膀胱适形化学疗法
- 调强放疗时代Ⅱ期鼻咽癌化疗价值的研究
- [目的]目前,NCCN、NCI、ESMO、亚太共识和中国专家共识中对Ⅱ期鼻咽癌患者是否接受化疗意见不统一。既往研究中化疗在Ⅱ期鼻咽癌中的作用结果不一,并且在这些早期的研究中多数患者接受了传统的二维放疗技术。然而,调强放疗...
- 范萍萍胡漫范秉杰韩晓薛松林鑫山翟利民杨新华刘希军张国丽孔莉于金明
- 关键词:调强放疗化疗
- 文献传递
- 同期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MART)并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002年4月至2006年9月共87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了全程SMART,根据UICC分期,ⅡB期30例,Ⅲ期42例,...
- 林海群李宝生魏玉梅王中堂翟利民
- 关键词:调强放疗鼻咽肿瘤同步放化疗
- 文献传递
- 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参数和剂量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HT)与患者临床特征参数、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8例接受头颈部IMRT(颈部照射剂量≥40 Gy)联合化疗的肿瘤患者资料.治疗前后及随访观察中监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原发性HT定义为血清TSH高于正常值的上限伴或不伴有FT3/FT4的降低.基于放疗计划系统DVH,记录每一位患者甲状腺体积(TV)、甲状腺平均照射剂量(MTD)、最大点剂量(Dmax)、甲状腺接受≥5~ 50 Gy的相对体积(表示为Vx,x=5 ~50,5 Gy为间隔).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化疗、TV、MTD、Dmax及各DVH参数与HT的相关性.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SH、FT3和FT4中位数分别为1.51 μU/ml、5.38和18.57 pmol/L.中位随访15个月(3~ 57月),14例(50.0%)患者出现HT,出现HT的中位时间为放疗后8个月(2~ 23月).患者首次监测发现HT时间点的TSH、FT3和FT4中位数分别为7.48 μU/ml(4.67~60.11 μU/ml)、4.05 pmol/L (0.40~5.77 pmol/L)和12.32 pmol/L(4.12 ~21.25 pmol/L),HT患者的TS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T患者的TV中位数为17.76 cm3,显著低于未出现HT患者的20.21 cm3(Z=-2.15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和V40与HT的发生风险相关(x2=11.340、4.102,OR =30.0、9.17,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患者年龄、V40均是HT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4.7、6.13,P<0.05).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IMRT后出现HT伴随TSH的显著增高.低龄、甲状腺体积较小的患者,甲状腺V40大于80%是发生HT的高风险因素.
- 王冬青翟利民高敏杨正强于清溪巩合义唐晓勇韩丽姜立喜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
- 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是否需合并全脑照射。方法 :4 1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前瞻性的分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全脑照射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者 ,先行全脑放疗 ,全脑放疗结束后休息 7~ 14d ,再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KPS的改善及死亡原因等。结果 :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9 3个月和 10 6个月 ,中位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 6 9个月和 8 6个月 ,中位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分别为 6 7个月和 8 6个月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87 0 %和 88 9% ,KPS的改善率分别为 82 6 %和 88 9% ,死于脑转移瘤复发或新转移灶者分别占 5 0 0 %和 2 8 3%。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 ,除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有显著性差异外 ,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然而 ,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出现颅脑新病灶的 6例患者 ,予以挽救性治疗 ,均得到较好地控制。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治疗中 ,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合并全脑照射的效?
- 李宝生于金明王立英翟利民周涛尹勇王亚彬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研究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对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1996年 1月~ 1997年 12月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常规分割放疗组 30例 ,每天 2Gy ,每周 5次 ,总剂量 64Gy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 30例 ,常规分割放疗 4 0Gy后改为每天 2次 ,每次 1.5Gy ,2次间隔 6h ,总剂量 64Gy。结果 :1、2、3年生存率及局控率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组 ,分别为 83%、53%、4 6%及 4 6.6%、2 6.6%、2 0 % ;73%、56%、53%及 36.6%、30 %、2 6%。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
- 翟利民刘秀清郝俊芳钱明孙惠英
- 关键词:放射疗法后程加速超分割食管癌
- 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观察
-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应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替莫唑胺(TMZ)或伊利替康(CPT-11)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经验,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 王冬青翟利民
- 关键词:胶质瘤替莫唑胺伊利替康
- 食管癌不均等分割放射治疗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刘秀清王保怀孔莉徐本华田世禹翟利民
- 关键词:食管癌病人肿瘤防治大剂量照射放射疗法
- 软组织肉瘤术后放射治疗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方法对软组织肉瘤8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保守手术,术后给于放射治疗,靶区剂量为6000~7500cGy;另一组为扩大切除术,术后不行放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保守手术加术后放疗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7%和45%;扩大手术组分别为52%和35%。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软组织肉瘤保守手术加放射治疗,既不降低生存率,又保持了肢体器官的功能。
- 刘秀清钱明翟利民郝俊芳韦光胜孙惠英
- 关键词:肉瘤放射疗法软组织肿瘤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