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
- 作品数:30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人体内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HPLC-FLD)来同时测定人体血浆、血小板、脑脊液中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方法样本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7μm),流动相:甲醇和0.1mol/L磷酸二氢钾(15:85),流速1.5ml/min,Ex=254.nm,EM=338nm,柱温为35℃。结果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得到良好分离,线性范围5-羟色胺为1.1328~1160ng/ml,5-羟吲哚乙酸为0.9765~2000ng/ml,日内RSD分别为0.743%和1.470%,日间RSD分别为1.310%和2.043%;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的平均回收率:血浆中分别为98.32%、98.50%,血小板中分别为91.41%、88.05%,脑脊液中分别为92.84%、93.51%。结论该法具有取样量少、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可作为临床检测的常规方法。
- 石建缪丽燕
- 关键词: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HPLC
- 注射用阿魏酸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建立注射用阿魏酸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计算注射用阿魏酸钠的细菌内毒素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其最大无干扰浓度。结果注射用阿魏酸钠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 EU.mg-1;最大无干扰浓度为0.25 mg.ml-1。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注射用阿魏酸钠的质量。
- 周翔石建吴建铭
- 关键词:注射用阿魏酸钠细菌内毒素鲎试剂
- NC-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药代动力学试验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制备生物可降解型NC-PLGA缓释微球,研究其制备工艺与体内、体外释放特性。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成NC-PLGA缓释微球,在人工脑脊液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体外释放速度,在兔脑脊液中用HPLC法测定其体内释放速度。结果 NC-PLGA外观形态为直径(31.3±3.2)μm的微球,载药率为13.7%,包封率为89.2%。微球体外试验显示,前两天有初始突释现象,共释放约30%,药物能够在随后时间内缓慢平稳释放至20d以上。兔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除了第一天的初始突释外,微球释药缓慢而平稳,每天的血药浓度维持在7.6×10-8 mol/L。结论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得NC-PLGA缓释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孙晓欧王中石建周鹏吴瑜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 某“三甲医院”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其对策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医院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回顾性分析,寻求发生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汇总和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病区药房的药品调剂医嘱条数及调配出现差错的原因。结果:在这3年中,医院病区药房调配差错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差错发生率为0.065‰,2015年差错发生率为0.052‰,2016年差错发生率为0.026‰);引起调剂差错前4位药品的原因分别是数量差错、邻位差错、药品名称相似差错和规格差错。结论:定期举办差错分享会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5 S管理目标,以优化工作环境、结合奖惩制度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是降低差错率的主要防治对策。
- 石建徐文杰李忠
- 关键词:病区药房用药错误
- HPLC法测定家兔脑脊液中盐酸尼卡地平浓度
- 2010年
-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尼卡地平(NCD)微球在家兔脑脊液中分布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取NCD微球注入家兔脑池内,不同时间点抽取家兔脑脊液;采用HPLC法测定NCD浓度,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pH6.0),检测波长为236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NCD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128n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07%,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47%,最低定量限为0.5ng·mL-1,家兔自用药后从第3天至第11天脑脊液内NCD浓度在(14.15±0.37)ng·mL-1范围内波动。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NCD微球在家兔脑脊液中NCD分布的浓度。
- 石建孙晓欧缪丽燕
- 关键词:HPLC盐酸尼卡地平微球脑脊液
- 高效液相紫外法测定胰腺炎患者血浆中维生素C浓度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来测定胰腺炎患者血浆中维生素C的浓度。方法将胰腺炎患者血浆样本经预处理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进行浓度测定。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5%偏磷酸(15:85),pH=4.0,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9℃。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血浆中的VC得到良好分离,线性范围2.5~500μg/mL,日内差异和日间差异分别为0.22%和0.97%;回收率为98.64%。测定胰腺炎患者血浆中维生素C的浓度平均测定值为11.31μg/mL,明显低于健康人测定值23.67μg/mL。结论该方法能更简单、快速、准确、灵敏测定胰腺炎患者血浆中维生素C的浓度。
- 石建蔡篤雄缪丽燕陈卫昌
- 关键词:胰腺炎维生素C
-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 2010年
- 目的:建立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计算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其最大无干扰质量浓度。结果: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经400倍稀释后,采用鲎试剂(细菌内毒素限值)为2EU/mg;硫酸依替米星质量浓度为1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结论: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替代家兔法控制热原的常规检查是可行的。
- 石建
- 关键词:依替米星细菌内毒素鲎试剂
- 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比阿培南给药方案的优化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为某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阿培南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4株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2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比阿培南6种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比阿培南所有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CFR均<90%,对敏感铜绿假单胞菌(S-PA),65~74岁组中300 mg,q6h方案的CFR为93.02%;≥75岁组中600 mg,q12h和300 mg,q8h/q6h方案的CFR分别为95.66%,96.18%和98.52%。结论:不建议某院老年人PA感染时单用比阿培南,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应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对S-PA可选择300 mg,q6h方案。
- 石建杭永付高杰张险峰朱建国缪丽燕
- 关键词:比阿培南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蒙特卡洛模拟
- 影响安罗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索影响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使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安罗替尼治疗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计算DCR及PFS,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总共105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的DCR为81.0%,其中单药使用安罗替尼的DCR为56.8%,安罗替尼联合治疗的DCR为94.1%。Logistic回归提示:联合用药为提高DCR的独立保护因素,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2分以上、心包转移为DCR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安罗替尼的所有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2.2月。PS评分0~1分、联合用药的患者,中位PFS时间高于PS评分2分以上、单药使用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安罗替尼对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DCR,影响安罗替尼DCR的因素包括心包转移、患者PS评分和联合用药;影响安罗替尼PFS时间的因素为患者PS评分和联合用药。安罗替尼是临床治疗肺癌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药物。
- 沈旦陈澄朱晔曾大雄黄建安石建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
- 喜炎平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 2009年
- 目的:建立喜炎平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样品经100倍稀释后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喜炎平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 吴憩石建
-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细菌内毒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