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电图
  • 20篇心电
  • 20篇心电图
  • 17篇心病
  • 16篇冠心病
  • 10篇心肌
  • 8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心动图
  • 7篇造影
  • 7篇超声心动图
  • 5篇导联
  • 5篇平板运动
  • 5篇平板运动试验
  • 4篇动脉造影
  • 4篇心脏
  • 4篇胸导联
  • 4篇血压
  • 4篇头胸导联

机构

  • 3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西藏军区总医...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37篇王国英
  • 17篇李崇信
  • 16篇刘伊丽
  • 10篇宾建平
  • 6篇刘俭
  • 6篇秦建新
  • 3篇张进军
  • 3篇黄铮
  • 3篇彭武和
  • 3篇谭积颜
  • 2篇陈厚柏
  • 2篇马立勤
  • 2篇翁昌鸿
  • 2篇赖世忠
  • 2篇张远慧
  • 2篇郭志刚
  • 2篇欧阳平
  • 1篇刘池
  • 1篇曾建华
  • 1篇查道刚

传媒

  • 11篇江苏实用心电...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心电学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心功能杂志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西藏医药
  • 1篇心脏起搏与心...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第二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01
  • 4篇1999
  • 4篇1998
  • 12篇1997
  • 1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试验血压及心率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1996年
数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提高运动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方法,我们观察了86例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的收缩压恢复比(SBPR)、舒张压增量(DBPI)及心率血压乘积(PRP)和其差值的变化,探讨SBPR、DBPI和PRP及其差值在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和其机理。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①冠心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组(CAD):本组共51例,男39例,女12例,年龄39~72岁,平均55.5岁,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对CAD临床诊断标准。
张进军刘伊丽欧阳平王国英
关键词:冠心病
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发生时的血压变化
1996年
对115例患者同步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收缩压(SBP)、舒张压(DBN)及心率均值,高血压组比正常组、冠心病组及心律失常组均高(P<0.05~0.01)。心肌缺血时的血压反应:缺血时SBP波动1.33~2.66kPa,伴心率增快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BP上升1.33~4.66kPa,而伴心率增快症状性心肌缺血SBP波动0~2.00kPa,典型心绞痛时SBP则下降0.67~4.66kPa。心律失常时血压反应:室上性心律失常时SBP波动小(0~2.00kPa);阵发室性心动过速时SBP明显下降(2.00~5.05kPa)。研究结果表明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在指导冠心病、心绞痛、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等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崇信王国英宾建平刘俭刘伊丽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判别冬眠心肌和预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效果的价值(摘要)
1997年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判别冬眠心肌和预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效果的价值(摘要)宾建平刘伊丽李崇信彭健王国英秦建新候玉清本文目的是评价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DE)判别冬眠心肌和预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效果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
宾建平刘伊丽李崇信彭健王国英秦建新候玉清
关键词:PTCA超声心动图冬眠心肌
X综合征与冠心病病人平板运动心电图的比较
1997年
为了比较X综合征与冠心病病人的平板运动心电图(EET)表现,对X综合征与冠心病病人各26例的EET各参数及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存在同样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X综合征组有平均年龄低、女性多于男性,心绞痛持续时间长、对硝酸甘油反应差及平板运动时间短而达到预计最大心率的百分比高的特点;冠心病组运动中出现阳性ST段下移的时间及下移的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呈正相关。
王国英黄铮谭积颜
关键词:X综合征冠心病平板运动试验
等负荷运动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997年
对28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和18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进行等负荷运动心电图(运动ECG)、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试验。结果表明:单项负荷试验以SPECT敏感性最高、2-DE的特异性最高,而运动ECG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则介于二者之间;联合负荷试验三项均阳性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最大,二项阳性有诊断冠心病的可能.一项阳性诊断冠心病的可能性小,阳性意义需结合临床考虑,三项阴性者可排除冠心病。认为三项等负荷试验联合判定是筛选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王国英李崇信刘伊丽宾建平秦建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超声心动图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165例脑梗塞心电图分析
脑梗塞约占脑血管病的50~60%,以老年人多见。本文就脑梗塞病人的心电图作一分析, 探讨其规律性,发生机理及脑梗塞部位与心电图变化的相关性。165例脑梗塞病人中,男126 例,女39例,平均年龄58.12岁(15~82岁...
王国英昌仁民
关键词:心电图分析心脏病心律失常
文献传递
联合负荷试验在52例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研究联合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52例冠脉造影(冠造)的病人(冠心病组33例、对照组19例)同步进行等负荷运动心电图(EET)、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结果:EET、2-DE及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9%、73%和94%,特异性为79%、90%和58%。3项负荷试验联合判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85%和92%;冠心病组3项试验均阳性占67%、2项阳性为24%,1项阳性6%。对照组3项均阴性占58%、1项阳性占32%。结论:联合负荷试验3项均阳性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大,2项阳性有诊断可能,1项阳性价值小,阳性意义需结合临床;3项阴性者诊断的可能性甚小。认为联合负荷试验是筛选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王国英李崇信刘伊丽宾建平秦建新
关键词:冠心病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CT
头胸导联、常规导联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比较——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被引量:1
1997年
同步记录72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头胸导联(HC)及常规导联(wilson)心电图(ECG),并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HC与Wilson导联ECG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8.9%与81.5%,特异性33.3%与27.8%,准确性75%与68.1%;二组导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右心室梗塞、缺血及左心室后壁缺血.HC导联的敏感性(91.7%)及准确性(94.4%)均显著高于Wilson导联(12.5%、70.8%,P<0.01),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高度正相关。HC导联优于Wilson导联。
王国英陈厚柏杨南桥杨锦花
关键词:冠状动脉导联心电图
同步等负荷运动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1996年
评价等负荷运动心电图(运动ECG)、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心肌灌注断层显像(ECT)的单项试验和三项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28例冠脉造影阳性(冠心病组)和18例冠脉造影阴性(正常组)患者进行同步等负荷运动ECG、2-DE及ECT试验。运动ECG、2-DE及EC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2.1%、71.4%及96.4%;特异性为77.8%、88.9%及55.6%。在冠心病组三项负荷试验均阳性者占64.3%,二项阳性者占28.6%,而一项阳性者仅为3.6%;在正常组三项试验均阳性者占11.1%(临床为X综合征),二项阳性者为0,一项阳性者占38.6%,三项阴性者占50%。三项负荷试验均阳性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最大,二项阳性有诊断冠心病的可能,一项阳性诊断冠心病的可能性小,阳性意义需结合临床考虑,三项阴性者可排除冠心病。
王国英李崇信刘伊丽宾建平秦建新
关键词:冠心病超声心动图ECT
潘生丁负荷心电图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1997年
潘生丁负荷心电图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王国英李崇信谭积彦刘伊丽(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广州510515)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潘生丁心电描记术心血管造影术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已成为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运动而限制该...
王国英李崇信谭积彦刘伊丽
关键词:冠心病潘生丁心电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