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毅琴
-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继发性黄斑前膜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的应用、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6年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2例32眼,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13~69(平均41±28)岁;病程3~69(平均21±19)mo,有6眼病程在1a以上。术前视力:CF~0.4。原发病: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13眼(男/女:13/0)、玻璃体切除术后8眼(男/女:7/1)、视网膜血管病变6眼(男/女:4/2)、平坦部炎5眼(男/女:0/5),其中经平坦部后部玻璃体手术中发现黄斑部有铁锈和炎性物质附着共5眼5例。所有患者行标准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中先剥除前膜后再剥除视网膜内界膜,部分患者结合TA标记,眼内空气充填1wk左右。追踪观察6~38mo。结果:术后视力0.05~0.7,其术前与术后差视力差异有显著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Friedmantest,P<0.05)。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继发行黄斑前膜手术中的应用不但可以达到整理松解黄斑区处视网膜皱褶,解除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炎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 段毅琴朱小华
- 关键词:视网膜内界膜剥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普罗布考辅助治疗增殖前期及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光凝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增殖前期及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眼底改变以及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0Hd G)浓度的变化,以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增殖前期及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行眼底激光治疗的患者60例(60眼)纳入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A、B、C 3组,A组行眼底激光光凝加安慰剂治疗,B组行眼底激光光凝加Vit C口服,C组行眼底激光光凝加普罗布考口服,口服药连续服用3个月。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判断眼底病变及黄斑水肿改善情况,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检查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送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8-0Hd G含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所有患者均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及测定血清8-0Hd G浓度。治疗后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C组血清8-0Hd G浓度逐渐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治疗后12个月与6个月时相比,血清8-0Hd 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C组血清8-0Hd G与A组、B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214±15)μm,与B组的(245±19)μm及A组的(258±24)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B组和A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5%及30%,C组与B组、A组眼底改善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血清8-0Hd G浓度是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普罗布考对增殖前期及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辅助治疗效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段毅琴林丁陈忠平王启常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羟基脱氧鸟苷
- 兔眼Ternon囊下微量持续给药与结膜下注药在眼内固体组织中药物分布的比较
- 目的 比较兔眼Ternon 囊下微量持续给药与结膜下注药在眼内固体组织中药物分布的的区别方法 60 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Ternon 囊下持续微量给药组(研究组)及结膜下注药组(对照组),研究组在兔眼Ternon 囊下...
- 段毅琴杨叶蓁黄雪桃叶长华林丁
- 关键词:药物分布
- 甲醇中毒导致双眼视神经萎缩8例
- 8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56岁,平均年龄43岁.均有5~10余年制造"烟花亮珠"的经历.发病时间为2012年2月至11月之间,发病初期均有全身乏力、呼吸困难、厌食、发热等前驱症状,随即出现双眼视物模糊,视力急剧下降....
- 段毅琴陈忠平王启常唐仕波
- 兔眼Tenon囊持续给药治疗实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眼内炎与其他常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的对照研究
- 目的:比较兔眼Tenon囊持续给药治疗实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眼内炎与其他常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4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单纯眼内注射组、眼内注射加静脉给药组、眼内注射加结膜下注药组及眼内注射加Tenon囊下持续...
- 段毅琴
- 改良25G硅油取出术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改良三通道25G硅油取出术和三通道23G硅油取出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1-12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网膜复位良好、行硅油取出术的病人依切口分为两组:A组为改良25G切口硅油取出术组、B组为23G切口硅油取出术组。两组均采用三通道,A组颞下方、左上方放置25G套管,右上方做20G切口;B组三通道均放置23G套管。A组63例(63只眼),无晶状体眼17只眼,人工晶状体眼9只眼,有晶状体眼37只眼。其中硅油取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23只眼,硅油取出+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9只眼(其中晶状体悬吊5只眼),硅油取出+剥膜+C3F8眼内充填8只眼,单纯硅油取出23只眼。硅油眼内存留时间3-13月,平均(4.7±3.3)月;术前视力:光感-0.2,术前眼压:7-38mmHg,硅油乳化4只眼。B组66例(66只眼),无晶状体眼15只眼,人工晶状体眼8只眼,有晶状体眼43只眼。硅油取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21只眼,硅油取出+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8只眼(其中晶状体悬吊5只眼),单纯硅油取出37只眼。硅油眼内存留时间3-14月,平均(5.3±3.5)月。结果A组与B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6.53±9.67)min及(39.82±10.26)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7,P〉0.05)。A组视力提高38只眼、不变17只眼、降低8只眼,B组提高36只眼、不变19只眼、降低11只眼。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A组与B组术后眼部不适感持续时问分别为(5.14±2.22)天及(7.23±2.72)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3,P=0.00)。术后硅油残留者,A组为0例,B组为3例(z=-1.706,P〉0.05)。两组中无眼内出血及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者。A组2只眼发生视网膜再脱离,B组为3只眼(z=-0.402,P〉0.05)。两组均无
- 陈忠平陈娟段毅琴王启常唐仕波
- 关键词:硅油取出术
- 实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眼内炎兔眼模型炎症效果的对照研究
- 目的:比较不同细菌菌落密度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眼内炎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1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是50CFU组、100CFU组及1000CFU组.50CFU组在兔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
- 段毅琴
- 四期黄斑裂孔行内界膜剥除加带蒂内界膜移植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
- 目的 评估四期黄斑裂孔行内界膜剥除加带蒂内界膜移植术后视功能恢复及裂孔闭合的效果.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四期黄斑裂孔'的26例病人(28眼)纳入研究.按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研究组(14眼)和...
- 段毅琴王启常陈忠平唐仕波
- 视网膜复位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特点,观察前膜或内界膜剥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7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成功的常规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的黄斑前膜32例32只眼,其中男...
- 朱小华唐罗生郭小健曾军段毅琴童平
- 关键词:复位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文献传递
- 眼内注射万古霉素对化脓性眼内炎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估房水、玻璃体液细菌和真菌培养及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对球内异物继发化脓性眼内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01/2014-09我院收治的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急诊行眼球清创缝合+眼内注药65例为研究组,并回顾收集2011-08之前只行眼球清创缝合而未采取眼内注药的球内异物病例62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例患者术中取房水及玻璃体液作细菌+真菌培养,研究组术毕予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1mg,对照组术毕不予眼内注药。结果:对照组眼内炎发生率为16%(10例),研究组为3%(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32,P<0.05)。两组房水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研究组为3%(2例),对照组2%(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玻璃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4%(9例),眼内炎发生率3%,对照组玻璃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1%(7例),眼内炎发生率1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球内异物急诊行眼内注射万古霉素可以减少化脓性细菌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可为二期异物取出手术争取好的手术时机及条件且术后视力预后相对较好。
- 段毅琴林丁陈忠平王启常
- 关键词:万古霉素眼内注射球内异物化脓性眼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