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茸

作品数:22 被引量:134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毒性
  • 3篇血管
  • 3篇卒中
  • 3篇癫痫
  • 3篇脑卒中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神经内科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中枢神经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脊液
  • 2篇脑膜
  • 2篇脑血

机构

  • 21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昆明贵金属研...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昆明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梅茸
  • 8篇赵忠
  • 7篇林岚
  • 7篇孟强
  • 6篇张蕾
  • 5篇刘江
  • 5篇丁里
  • 5篇唐浩
  • 4篇王晓燕
  • 4篇陈文利
  • 4篇翟明
  • 4篇马莎
  • 4篇董曼丽
  • 3篇武绍远
  • 2篇王支琼
  • 2篇王振宇
  • 2篇杨淑
  • 2篇宋京风
  • 2篇陆瑛
  • 2篇沈云松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6
2016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脑神经保护药等常规治疗,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酌情给予地西泮控制症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15-20 mg/(kg·d),每日3次,连用7 d,若症状得到控制则维持此剂量;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则增加剂量至20-30 mg/(kg·d),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初始剂量0.25 g,每日2次,连用7 d后增加剂量至0.5 g,每日2次,若症状得到控制则维持此剂量;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则增加剂量至3 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个月,后每周减少左乙拉西坦片0.25 g至完全停药,对于停药后复发者需终身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NSE、TNF-α、IL-2、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NSE、TNF-α、IL-2、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丙戊酸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林岚王晓燕杨淑唐浩梅茸
关键词:丙戊酸钠脑卒中后癫痫疗效安全性
老年病毒性脑膜脑炎7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陈文利梅茸赵忠孟强武绍远翟明丁里王毅姚斌
关键词:脑脊液细胞学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例临床表现
2009年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深部真菌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病死率很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17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一、临床资料 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昆明医学院附属昆华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住院患者17例,均为散发,其中男11例,女6例,
孟强张蕾梅茸赵忠刘江翟明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深部真菌病住院患者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评估被引量:4
2009年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危险因素、临床或无症状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诊断和干预尤为重要,因此各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概念、分型、流行病学、诊断和临床评估等方面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梅茸丁里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痴呆
脑CT灌注成像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VCI患者非病灶区慢性脑血流低灌注量化指标与VCI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部位脑CTP在识别VCI及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用MMSE和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筛选出VCI患者40例及评估正常对照组18例.40例患者按MoCA评分分为VCI-ND组21例和VaD组19例.认知功能评估后24 h内行CTP检查,得到CBF、CBV和TTP的脑灌注参数图,标准化非病灶区各脑叶皮层及丘脑为ROI,镜像法分别测量两侧ROI的CBF、CBV、TTP值.结果 MMSE与MoCA两种方法对VCI障碍患者检出率比较显著差异(P<0.05),MoCA量表对VCI-ND更为敏感.脑CTP中CBF、CBV及TTP的高低与MoCA评分高低明显相关.非病灶区CBF、CBV数值随认知障碍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CBF较CBV更明显;TTP值随认知障碍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在不同脑区,CTP灌流参数也有不同,在丘脑、颞叶和顶叶CBF和TTP较为敏感,VCI-ND组和Va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额内侧叶、额外侧叶和枕叶,仅CBF较为敏感,TTP无明显差别,而CBV在VCI-ND组和VaD组之间各脑区均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 MoCA量表在低灌注导致的VCI患者尤其是VCI-ND患者的检出较MMSE敏感.脑CT灌注成像中的血流灌注参数CBF、CBV、TTP的变化与V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随非病灶区各脑叶皮层和丘脑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程度逐渐加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VCI尤其是VCI-ND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对VCI的早期诊断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梅茸陈文利张凤丽孟强赵忠丁里
关键词:脑CT灌注成像脑血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叩锤部、功能手柄、收纳手柄和照明手柄,叩锤部与功能手柄嵌合连接,功能手柄的前端伸出叩锤部的部分为嵌合紧固部,照明手柄的尾端还螺纹连接有端盖,端盖上设有悬挂环,圆头锤上部与毛刷插接连接,...
林岚王支琼梅茸王晓燕唐浩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运动功能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运动功能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DE)。方法检测27例PD+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评定运动功能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并计算LDE;与30例PD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PD+T2DM组FPG、HbA 1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5),两组果糖胺无统计学差异(P>0. 05)。PD+T2DM组较对照组运动症状(UPDRS-Ⅲ)评分显著升高(P<0. 05),两组LDE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PD伴有T2DM患者血糖水平可能影响运动功能,但对药物使用剂量无明显影响。
李珊马莎高源陈文利梅茸张书丁里
关键词:帕金森病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电图改善情况,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D-二聚体(D-D)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76.74%,两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脑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0.70%、81.39%,两组相比,治疗组脑电图改善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L-1β、D-D、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1β、D-D、TNF-α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11.63%、13.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卡西马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后继发癫痫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脑电图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林岚梅茸王晓燕赵忠张凤丽马莎
关键词:天麻素卡马西平临床疗效
云南地区彝族哈尼族人群NINJ2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彝族、哈尼族人群NINJ2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云南地区彝族脑卒中患者9例、健康对照者37例及哈尼族脑卒中患者7例、健康对照者89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NINJ2基因两个SNP位点(rsl2425791、rsll833579)的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彝族人群中两组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哈尼族人群中两组比较,rsll833579等位基因(A,G)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l242579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INJ2基因的rsll833579位点的等位基因(A,G)频率与哈尼族人群脑卒中存在相关性,其基因型以及rsl242579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与哈尼人群脑卒中无相关性。NINJ2基因两个SNP位点(rsl2425791、rsll833579)与彝族人群的脑卒中无相关性。
张蕾孙浩赵忠梅茸刘江董曼丽
关键词:脑卒中基因多态性少数民族
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情绪、病情进展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丙二醛(MDA)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进展及认知和情绪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PD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丙二醛浓度,并应用简明智力量表(MMSE)测查PD患者的认知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PD患者的情绪,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帕金森患者中Hcy升高占57%。Hcy升高组与Hcy正常组比较,叶酸和维生素B12低,MDA增高,H-Y分期评分高,MMSE低,HAMD增高。结论 Hcy增高的PD患者病情较严重,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和抑郁情绪,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是Hcy增高的营养代谢因素,Hcy增高可能诱导氧化应激而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降低PD患者血浆Hcy水平,可能延缓PD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陈文利梅茸李珊武绍远马莎白洁
关键词:帕金森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丙二醛情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