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爽

作品数:18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骨折
  • 10篇术后
  • 8篇护理
  • 8篇关节
  • 6篇肱骨
  • 6篇肱骨近端
  • 6篇近端
  • 5篇老年
  • 4篇盂肱关节
  • 4篇肱骨近端骨折
  • 4篇脱位
  • 4篇近端骨折
  • 4篇康复
  • 3篇康复锻炼
  • 3篇老年患者
  • 3篇关节置换
  • 2篇代谢
  • 2篇代谢通路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机构

  • 18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18篇杨爽
  • 4篇陈晓英
  • 4篇臧加成
  • 3篇殷雅祺
  • 3篇张银光
  • 3篇赵静
  • 2篇于树军
  • 2篇王雪
  • 2篇李晓辉
  • 2篇马信龙
  • 2篇于卫红
  • 2篇刘静
  • 2篇李辰
  • 1篇方欢
  • 1篇李贵萍
  • 1篇徐宝山
  • 1篇王裕民
  • 1篇张楠楠
  • 1篇李欣
  • 1篇曹虹

传媒

  • 4篇护士进修杂志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天津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第二十四届中...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骨质疏松数据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质疏松数据综合监测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骨质疏松数据监测方法,包括: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获取实时骨质疏松数据进行数据过滤处理得到实时骨质疏松综合数据集;根据所述实时骨质疏松综...
李辰杨爽张银光李晓辉张彤王雪于树军臧加成
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F1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Ⅻ,FⅫ)活性水平、凝血功能指标、F12基因位点rs17876030和rs1801020多态性的关系,以及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23年9月200例于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诊治的骨折患者,常规抗凝预防DVT治疗,仍在住院期间发生了DVT(血栓组);匹配100例同期住院的骨折患者,同样的抗凝策略下住院期间未发生DVT(非血栓组);匹配100例同期在天津医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正常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血浆标本,实验室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g)、D-二聚体(D-Dimer)。采用一期固定法检测FⅫ活性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FⅫ抗原,直接测序法检测F12基因位点rs17876030和rs1801020基因多态性,分析各检测指标间的关系以及与DVT的相关性。结果血栓组、非血栓组、正常组APTT、PT、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48,P=0.483;F=0.092,P=0.840;F=0.031,P=0.660);血栓组Fg为(4.5±2.4)g/L、D-Dimer为(786.2±234.9)mg/L,大于非血栓组的(2.9±1.8)g/L和(261.3±165.5)mg/L、正常组的(2.2±1.1)g/L和(198.1±96.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73,P=0.046;F=34.960,P<0.001;P<0.05)。血栓组FⅫ活性为78.3%±21.9%,与非血栓组的97.8%±31.4%、正常组的94.5%±35.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81,P=0.032;P<0.05)。FⅫ活性与APTT呈负相关(r=-0.149,P=0.035)。血栓组rs17876030 TT、CC、CT基因型分别为122、58、20例,非血栓组分别为34、27、39例,正常组分别为30、42、2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0,P=0.002);血栓组rs1801020 TT、CC、CT基因型分别为42、115、43例,非血栓组分别为37、25、38例,正常组分别为40、16、44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20,
臧加成杨爽张银光马信龙
关键词:骨折静脉血栓形成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骨质疏松数据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质疏松数据综合监测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骨质疏松数据监测方法,包括: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获取实时骨质疏松数据进行数据过滤处理得到实时骨质疏松综合数据集;根据所述实时骨质疏松综...
李辰杨爽张银光李晓辉张彤王雪于树军臧加成
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伤口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伤口并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率。方法选取四肢开放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5 732例,按照是否为多药耐药菌感染将其分为两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年龄≥60岁、未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连续卧床时间较长以及与多药耐药菌感染者共住同病房者明显多于未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OR=2.196)、未严格无菌操作(OR=1.644)、预防应用抗菌药物(OR=2.583)、连续卧床≥7d(OR=2.368)、与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同病房(OR=7.574)等因素是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伤口并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伤口并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多因素有关,在护理过程中通过隔离带菌者、严格无菌原则切断感染源,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减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陈晓英杨爽赵静
关键词:开放骨折伤口感染多药耐药菌
加速康复背景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背景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骨科临床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实施加速康复项目后住院治疗的162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医院病历管理系统,对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病情资料和医院感染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62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102例,125例次,感染率为6.27%(102/1628),例次感染率为7.68%(125/1628),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分别占72.80%(91/125)、11.20%(14/125)、10.40%(13/12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骨牵引(OR值为2.152,95%CI 1.130~4.097)、手术(OR值为0.268,95%CI 0.133~0.537)、住院天数≥15 d(OR值为12.123,95%CI 6.017~24.426)、留置尿管(OR值为7.566,95%CI 4.093~13.986)、心功能不全(OR值为2.112,95%CI 1.192~3.740)、电解质紊乱(OR值为2.383,95%CI 1.396~4.067)、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OR值为2.540,95%CI 1.279~5.045)和老年痴呆(OR值为3.673,95%CI 1.670~8.082)是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均P<0.05),手术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骨牵引、手术、住院天数、留置尿管及并存疾病。在骨科临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全面优化围手术期的管理,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曹虹张楠楠晁爱军方欢杨爽刘静王利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髋部骨折医院感染
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医院感染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医院感染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为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医院行内固定术的1 50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医院感染率,并对病原菌种类、耐药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5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为3.0%;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36.7%,其次为皮肤软组织占30.0%;45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2株占74.2%,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48.4%,革兰阴性菌20株占20.6%,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14.4%,真菌5株占5.2%;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G、红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美罗培南;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围手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并有基础疾病是导致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住院时间长、围手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并有基础疾病是导致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爽陈晓英于卫红赵静殷雅祺
关键词: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内固定医院感染耐药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配合及护理被引量:1
2004年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患者 3 2例 ,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检查配合、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综合系统措施。
杨爽辛鸿徐宝山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护理
低分子肝素皮下不同注射时间对髋关节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出血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不同推注时间对髋关节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出血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的髋关节骨折术后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A、B、C、D组。推注时间为10s设置为A组;推注时间20s设置为B组;推注时间25s设置为C组;推注时间30s设置为D组;观察4种方法所致注射部位疼痛强度及皮下出血的程度。结果与A组相比,延长皮下注射时低分子肝素推注时间,患者的疼痛强度明显减弱,持续时间缩短,出血率和皮下出血面积显著降低(P<0.05),且D组皮下出血严重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临床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可采用推注时间30s来进行此项操作,以减轻皮下出血和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白欣杨爽易莉娟殷雅祺陈晓英刘静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疼痛出血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盂肱关节脱位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
目的探讨、总结肱骨近端骨折合并盂肱关节脱位术后采用规范护理及康复锻炼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22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盂肱关节脱位患者术后采用规范化护理、三阶段康复锻炼后关节功能及疼痛评估情况,末...
杨爽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护理康复锻炼
文献传递
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后护理
通过对9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提出手术后护理要点,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注意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运动,观察有无手指麻木、肢端发绀、出血等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术后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妥...
杨爽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临床病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