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营养支持疗法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疗法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我科2000年6月~2005年8月共收治69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老年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加强个体化透析,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防治并发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并与既往收治的58例行单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非老年患者(非老年组)的1、3、5年生存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尿毒症患者1年、3年及5年存活率与非老年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尿毒症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早期充分透析,加强个体化透析,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防治并发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可显著提高生存率,降低透析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陈小珍韩志华杨晓芳司钰媚曹志刚幺丽颖刘杰
- 关键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
- 62例IgA肾病患者的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回顾性分析6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发现该类患者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型为主,年龄分布以青、中年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症状尿检异常和慢性肾炎(CGN),实验室检查以血尿+蛋白尿最常见,病理分级以肾病Ⅱ、Ⅲ、Ⅳ级为主,血清甘油三酯、高血压升高幅度是单纯蛋白尿组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随着年龄增大,免疫反应的变化趋复杂。
- 杨晓芳
- 关键词:IGA肾病病理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简化的肾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方程进行计算。结果 4项观察指标均与eGFR相关,胱抑素C、SCr、BUN、Ccr与eGFR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0.836,0.813,0.917,胱抑素C与eGFR的相关程度最密切。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胱抑素C改变较其他指标更敏感。结论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损害各期均有较高的检出率,能敏感提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潘风军杨晓芳司钰媚韩志华刘杰
- 关键词:血肌酐尿素氮糖尿病肾损害
- rhBNP联合肾衰宁片治疗心肾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对心肾综合征患者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肾衰宁片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的临床体征、参数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判断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计划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经过11个月后将停止计划,即本次计划在2022年12月会正式停止。自研究计划启动开始,对就诊于我院并正处于治疗阶段的患者例数进行调查,调查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患者例数为60例。将调查过程中获得的患者信息录入到随机数字表中,随机数字表输出两个例数均为30例的样本群,本次研究中分别将两个样本群定义为对照组、治疗组。为两个样本群提供不同的治疗干预方式,分别为rhBNP治疗干预、联合肾衰宁片治疗干预。为样本群予以治疗干预期间,对各样本群的临床状况、参数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具体包括心脏及肾脏血流、血清学指标、炎症因子、实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在SPSS28.0中输入不同样本群的治疗信息,输出结果P<0.05说明差异突出。输出结果P>0.05表明不存在差异。结果 样本群间治疗信息对比差异突出(P<0.05),引发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治疗组的数据相比对照组更突出。结论 rhBNP联合肾衰宁片治疗心肾综合征临床疗效突出,值得业内借鉴。
- 冯瑞英杨晓芳赵欢刘丹肖波
-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人脑利钠肽血流指标
-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10例行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患者,观察采用不同穿刺部位和定位方法时,患者一次成功率、血流量不足发生率、误穿动脉、局部血肿、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右颈内静脉组感染率与股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一次成功率较常规穿刺组和超声定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应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配合辅助定位手段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 曹志刚陈小珍么丽颖杨晓芳司钰媚
-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深静脉置管
- 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及血脂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瘦素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组与血透组,每组36例。高通量组采用德国Fresebous F60聚砜膜过滤器,血透组采用德国Fresenius F6 HPS聚砜膜透析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个月后留取血液标本检测hs-CRP和TG、TC及瘦素水平。结果高通量组治疗后hs-CRP、TG、TC和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可减少慢性肾衰竭患者感染、炎症发生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曹志刚陈小珍么丽颖杨晓芳司钰媚
- 关键词:高通量透析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瘦素
- 43例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资料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43例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07月~2018年07月间行穿刺肾活检诊断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典型膜性肾病多发生于40岁~60岁,主要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性或节段性增生,肾间质灶状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空泡及颗粒样变性、灶状刷毛缘脱落或伴灶状萎缩、裸基底膜形成,小动脉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厚。在基底膜、毛细血管壁、系膜区等部位可见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团块和颗粒状沉积。结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具有自身特点,临床诊断中予以关注。
- 李亚林曹延萍赵建通杨晓芳张磊
- 关键词: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