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友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跟踪扫描技术在16层螺旋CT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跟踪扫描技术在16层螺旋CT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应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跟踪扫描、测试扫描和估算扫描各100例CTA,所有扫描图像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并分别由3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3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别统计优、良、可、差。结果跟踪扫描图像质量优级率89.00%、良7.00%、可4.00%、差0;测试扫描优级率70.00%、良11.00%、可15.00%、差4.00%;估算扫描优级率61.00%、良13.00%、可21.00%、差5.00%。结论应用跟踪扫描技术进行16层螺旋CT动脉成像所得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测试扫描和估算扫描。
- 张任华邓波红龙江涛李强杨友陈美英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成像技术
- 盆腔纱布瘤CT诊断一例被引量:4
- 2015年
- 病例资料 女,38岁,因无明显诱因腹痛11个月、再发1天于2013年7月入院。患者慢性痛苦面容,无牵涉性疼痛,疼痛可缓解,同时可扪及下腹部包块。2012年6月患者曾因剖宫产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临床初步诊断为盆腔内包块,考虑畸胎瘤。盆腔CT平扫+增强:盆腔内见类圆形肿块,直径约7.2cm,边界清,其内呈高低混杂密度影,CT值20-70HU(图1);增强扣描肿块边缘强化,中心未见强化(图2)。
- 杨友彭丹丹周海军
- 关键词:病理学
- 经鼻高流量吸氧与常规氧流量吸氧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HFNC)和常规氧流量吸氧治疗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ARDS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按照临床路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流量吸氧,对照组采用常规氧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变化、接受辅助通气治疗的总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28 d后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在氧合指数上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辅助通气治疗的总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患者治疗28 d后,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更低。结论在ARDS患者的治疗上,高流量吸氧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 付春来苏英杨友李涛
- 关键词:高流量吸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
- MRI诊断肝血管瘤与超声、CT影像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采用MRI、超声以及CT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肝血管瘤患者75例,分别行MRI、超声以及CT检查,对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超声和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也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肝血管瘤患者MRI检查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杨友
- 关键词:CT超声肝血管瘤MRI
- 肠扭转的MSCT诊断及临床分析3例
- 2014年
- 肠扭转是外科一种严重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必须重视对它的早期诊断,及早进行MSCT检查明确,尽早治疗。本文回顾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3例肠扭转患者的影像及病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杨友付春来侯海文周海军
- 关键词:MSCT诊断肠扭转病例资料急腹症
- 脊髓空洞症合并夏科氏关节病1例影像及临床分析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因左肘关节肿大门诊就诊。查体:左肘关节肿胀,关节功能受限不明显。左肘关节、左腕关节X线检查示(图1A):左肱骨下段及尺骨鹰嘴、桡骨小头骨皮质毛糙,骨质结构不清,骨质增生、硬化,左肘骨性关节面变形、凹凸不平,边缘可有骨刺形成;关节间隙内见结节状、小片状稍高密度影;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内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左腕关节骨质无明显破坏及增生,关节间隙可,软组织无异常。
- 杨友刘仕佑周海军
-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夏科氏关节病
- 血清细胞色素C对脑外伤程度及预后评价的临床应用
- 2018年
-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C在评估脑外伤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82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当天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将患者分为3组:轻症组(13~15分)29例、中症组(9~12分)31例、重症组(3~8分)22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A组)。测定各组患者在入院第1、3、7天的血细胞色素C水平,并追踪28天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应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检测细胞色素C与GCS及GOS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检测细胞色素C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价效能。结果 患者第1天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细胞色素C水平与GO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恶劣预后组水平明显高于良好预后组(P<0.05或P<0.01),且良好预后组细胞色素C水平在入院治疗后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恶劣预后组则持续高水平;重症患者中,良好预后者细胞色素C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恶劣预后者则否;第1天细胞色素C对于重症患者鉴别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96±0.018);细胞色素C对于预后评价ROC曲线面积分别为:第1天(0.86±0.037),第3天(0.92±0.026),第7天(0.93±0.024)。结论 脑外伤患者血清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患者细胞色素C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是否下降对于病情是否改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付春来苏英杨友蔡业平吴相思
- 关键词:细胞色素C脑外伤预后评价
- MRI多征象联合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中多个征象联合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5例临床怀疑胎盘植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胎盘厚度与内部信号变化、胎盘与子宫肌层分界面情况、肌层信号与厚度变化、肌层连续性及胎盘宫外结构侵犯情况等征象对胎盘植入诊断与分级的准确性,分析MRI各征象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情况,然后各征象进行联合后分析其对胎盘植入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情况。结果MRI诊断45例胎盘,其中胎盘粘连12例(26.7%),胎盘植入26例(57.8%),胎盘穿透7例(15.5%),经分娩手术确诊为胎盘植入的有40例,胎盘粘连者9例(22.5%),胎盘植入者24例(60.0%),胎盘穿透7例(17.5%)。MRI将5例正常者误诊为胎盘植入(其中3误诊为胎盘粘连,2例误诊为胎盘植入)。胎盘与子宫肌层分界面情况的诊断敏感度最高,为92.2%;诊断特异度方面胎盘宫外结构侵犯、肌层连续性情况等方面诊断的特异度最高,均为100%。各征象联合能提高MRI对胎盘植入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等。结论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其多个征象联合可提高胎盘植入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 杨友龙江涛周海军周明欧敏邱楠
- 关键词:胎盘植入核磁共振成像
- 肠扭转的MSCT诊断及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肠扭转的形成因素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肠扭转的MSCT表现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小肠及系膜肿瘤并肠扭转,1例腹腔异物并肠扭转,4例腹内疝并肠扭转,5例乙状结肠冗长并肠扭转;17例肠扭转均见“漩涡征”;5例见“鸟嘴征”;顺时针扭转11例,逆时针扭转6例,扭转角360~720°不等。结论:MSCT能清晰显示肠扭转的部位及伴随征象,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杨友付春来侯海文周海军
- 关键词:肠扭转影像学诊断多层螺旋CT
- 结核性脑膜脑炎25例的MRI表现
- 2014年
-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脑炎25例的MRI影像表现,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经临床综合诊断的结核性脑膜脑炎25例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其中20例同时进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结果头颅MRI检查示20例患者脑内见粟粒性结核瘤,1例见大结核瘤及小血肿形成,增强扫描结核瘤结节样及环形强化;20例脑膜增厚、强化;5例脑底池狭窄;3例表现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脑梗死样改变;2例幕上脑室积水。结论结核性脑膜脑炎MRI表现多样,结核瘤是其特征性表现。
- 杨友付春来龙江涛罗学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结核性脑膜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