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娈英
- 作品数:81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承德地区莱姆病自然疫源性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存在状况。方法于承德林区捕鼠、采蜱;巴伯-斯托纳-凯利培养基(BSK)分离蜱内病原体;PCR扩增蜱、鼠体内目的片段及序列测定;对林区居民及动物牛、羊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全沟硬蜱为优势蜱种,从中PCR扩增出目的片段,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提示此感染菌株与欧亚大陆常见的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afzelii种具有高度同源性。林区居民及动物牛、羊血清抗体检出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3.3%,23.3%,30%。结论全沟硬蜱是承德地区的优势蜱种;并发现其感染有致病性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afzelii种。林区羊、牛为重要的贮存宿主。林区人群存在莱姆病螺旋体自然感染,可初步认定承德地区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 杜娈英陈晓宁孙毅郭天宇鲁亮张泮河
- 关键词:莱姆病全沟硬蜱聚合酶链式反应贮存宿主自然疫源地
- 旋毛虫抗原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年来,放疗和化疗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副作用大、生存率低等弊端仍是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肿瘤生物治疗是指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肿瘤进行防治的新疗法[1]。国内外研究者发现,天然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存在于多种生物中,除多种动、植物外,一些寄生虫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目前报道的主要有弓形虫[2]、疟原虫[3]和粪类圆线虫[4]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旋毛虫的抗肿瘤研究就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野。
- 李美辰潘靖丹吴合亮张晶晶徐雯雯杜娈英
- 关键词:旋毛虫抗原抗肿瘤
- 旋毛虫排泄分泌蛋白对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对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旋毛虫肌幼虫培养24 h,收集培养液,取上清,即为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将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编号A054)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A组)和细胞凋亡组(B组)的NCI-H446细胞(5×106/ml)分别与旋毛虫排泄分泌蛋白(终浓度为0.3 mg/ml)和顺铂(6.4μg/ml)共培养24 h,空白对照组(C组)的NCI-H446细胞培养24 h,不作任何处理。RT-PCR检测3组NCI-H446细胞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配体(Fasl)mRNA的表达水平。以抗原癌基因C-myc标签鼠单克隆抗体为一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细胞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3组NCI-H446细胞中C-myc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经旋毛虫排泄分泌蛋白处理的NCI-H446细胞(A组),Bcl-2 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低,为(0.575±0.047),与B(0.850±0.073)、C组(0.975±0.06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为(0.975±0.115),B(0.817±0.121)、C组(0.769±0.061)相对较低(P<0.05)。A、B和C组细胞Fasl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69±0.051、0.787±0.124、0.875±0.125(P<0.05)。A、B和C组细胞Fas/Fasl mRNA比值分别为1.475、1.038和0.878。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A组C-myc相对表达水平最低(0.566±0.054),B(1.074±0.069)、C组(1.172±0.026)相对较高(P<0.05)。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旋毛虫排泄分泌蛋白和顺铂作用后24 h,C-myc蛋白在细胞浆/细胞核表达。结论旋毛虫排泄分泌蛋白可促进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446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蛋白C-myc表达、进而抑制Bcl-2 mRNA的表达并调节Fas/Fasl mRNA比例来实现的。
- 常红敏赵蕾王小杰方艳辉李丹罗婧梅杜娈英
- 关键词:旋毛虫小细胞肺癌NCI-H446凋亡基因凋亡蛋白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耶氏肺孢子菌感染及基因型研究
- 邴玉艳陈晓宁杜娈英赵蕾纪正春孙淑红
- 该课题通过对非HIV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感染耶氏肺孢子菌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病原体做基因型分析。课题选取了85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过巢式PCR技术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研,并详细记录了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动物实验
- 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构建及特异性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
- 陈晓宁张丽王丽娜赵蕾邴玉艳许士奇方艳辉刘金霞杜娈英李欣石艳华
- 该项目建立了云南株、黑龙江株旋毛虫的动物模型,通过计算感染小鼠膈肌虫荷、囊包指数、旋毛虫的繁殖力指数,比较云南、黑龙江、河南株旋毛虫囊包幼虫对小鼠的感染性,可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株旋毛虫对人的感染性提供有用的临床资料。同时探...
- 关键词:
- 关键词:旋毛虫病基因克隆药物治疗
- PBL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实施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国传统的以课堂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基于讲授的学习(LBL),西方一些国家的森林式教育则注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1-2]。PBL教学方法最早应用于60年代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医学课程,随后延伸到美国和澳大利亚一些大学的医学课程中。随着近年《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学时的压缩,再加上是考查课,学生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
- 杜娈英关晓东赵蕾邴玉艳李丹苏萌
- 关键词:PBL教学人体寄生虫学大学教学
- 易误诊医学寄生虫与非寄生虫的形态学鉴别被引量:1
- 2019年
- 在我国,感染人体的寄生虫种类大约有229种,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及医学节肢动物,医学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在感染性疾病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人口流动、人员出入境及宠物饲养的逐年增多,我国再现寄生虫病、新现寄生虫病与输入性寄生虫病发生的风险正在逐渐增加。
- 邴玉艳李丹杜娈英赵蕾许士奇
- 关键词:形态学
- 肺泡一氧化氮测定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老年哮喘患者肺泡一氧化氮测定(CaNO)与肺功能的关系的研究,探讨CaNO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年龄大于60岁,首次因咳嗽或呼吸困难症状超过3周于我院就诊的患者,行口呼气一氧化氮(FeNO)和CaNO测定及肺功能检查,分为哮喘组和非哮喘组,比较两组CaNO、FeNO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60名,其中男性62名(38.75%),女性98名(61.25%);哮喘组80人,非哮喘组80人,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哮喘组FeNO均值(44.575±30.018)ppb,高于非哮喘组的(21.300±7.876)ppb,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哮喘组CaNO均值为(13.670±8.324)ppb,高于非哮喘组的(9.013±4.971)ppb,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CaNO与FeNO呈正相关(r=0.254,P值=0.001),CaNO和FeNO与FEV_(1)/FVC、MEF75%pred、MEF50%pred、MEF25%pred、MMEF%pred、FEV_(1)%pred呈负相关。老年哮喘患者中,ROC曲线下FeNO的截断值为31.5ppb,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95%CI 0.698~0.847)。CaNO的ROC曲线下截断值为14.3ppb,曲线下面积为0.666(95%CI 0.582~0.750),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 0.768~0.894)。结论对于老年哮喘患者FeNO和CaNO有辅助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FeNO和CaNO越高,提示小气道功能越差,CaNO比FeNO更敏感地反映气道炎症情况。
- 陈文丽王少飞韩梅冉欣欣庞桂芬于超伟郑洪飞李金玲张勃杜娈英张庆
-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哮喘老年
- 青少年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为了调查青少年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口腔疾患的关系。采用二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承德市中小学生559人,同时随机抽取口腔医院儿科门诊患者220人。以消毒牙签取受检者口腔齿龈上或病灶表面附着物,生理盐水涂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显示,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性别、年龄、地域无关。而与口腔卫生习惯、所使用的牙膏类型以及是否患有口腔疾病有关:经常刷牙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明显低于不经常刷牙者(χ2=9.47,P<0.01);使用普通牙膏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显著低于使用药物牙膏者(χ2=8.38,P<0.01);有口腔疾病的患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在各种口腔疾病中,牙周炎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最高(χ2=20.02,P<0.01)。表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
- 赵惠敏杜娈英何廉波张贺荣金奎
- 关键词:齿龈内阿米巴口腔疾病
- 热疗联合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对小细胞肺癌H446凋亡及S期阻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对小细胞肺癌H446凋亡及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446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H446细胞培养过程中不作任何处理;热处理组:将细胞消化后放置离心管中42℃水浴加热2 h;ESPs处理组:将提取的旋毛虫肌幼虫ESPs(0.30 mg/ml)与H446细胞共培养;热处理联合ESPs组:先经水浴处理后加入ESPs(0.30 mg/ml)与H446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分析细胞周期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周期蛋白Cyclin D1、p27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总凋亡率为11.39%,ESPs处理组细胞总凋亡率为15.94%,热处理组细胞总凋亡率为22.35%,热疗联合ESPs组细胞总凋亡率为29.32%。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为27.01%, ESPs处理组S期细胞占39.83%,热处理组S期细胞占51.54%,热疗联合ESPs组S期细胞占51.83%。ESPs处理组、热处理组、热疗联合ESPs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热处理联合ESPs组与对照组比较Bax、Cyclin D1、p27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热疗联合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可诱导小细胞肺癌H446凋亡,存在S期细胞阻滞,可能与Bax、Cyclin D1、p27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 吴合亮安子熙邵薪诺李美辰于莉阴皓锋李世昌杜晶晶潘靖丹张嘉琦李灿张银广杜娈英
- 关键词:旋毛虫凋亡热疗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