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维明

作品数:93 被引量:921H指数:20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5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0篇水稻
  • 21篇基因
  • 20篇选育
  • 19篇杂交
  • 19篇不育
  • 18篇不育系
  • 16篇性状
  • 13篇育种
  • 10篇杂交水稻
  • 9篇雄性不育
  • 9篇雄性不育系
  • 9篇数量性状
  • 8篇籼稻
  • 7篇优质杂交
  • 7篇细胞质
  • 7篇细胞质雄性不...
  • 7篇细胞质雄性不...
  • 7篇花药
  • 7篇花药培养
  • 7篇基因定位

机构

  • 8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福建农业大学
  • 4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省种子总...
  • 1篇中国科学院发...

作者

  • 93篇李维明
  • 46篇吴为人
  • 41篇林荔辉
  • 38篇祁建民
  • 36篇潘润森
  • 29篇周元昌
  • 23篇陈启锋
  • 21篇毛大梅
  • 13篇江树业
  • 13篇唐定中
  • 12篇陈志伟
  • 11篇吴建梅
  • 11篇陈志伟
  • 11篇季彪俊
  • 10篇官华忠
  • 9篇林培青
  • 8篇张轼
  • 7篇段远霖
  • 7篇林光霖
  • 7篇郑云雨

传媒

  • 27篇福建农业大学...
  • 5篇作物学报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福建农业科技
  • 4篇杂交水稻
  • 3篇科学通报
  • 3篇遗传
  • 3篇高技术通讯
  • 2篇Journa...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中国麻作
  • 2篇福建省农科院...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农业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福建农业

年份

  • 1篇2006
  • 6篇2004
  • 15篇2003
  • 4篇2002
  • 14篇2001
  • 11篇2000
  • 10篇1999
  • 6篇1998
  • 8篇1997
  • 6篇1996
  • 4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熟优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78A的选育
李维明曾汉章
T78A由地谷B、龙特浦B和珍汕97B复交后代选育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它具有:不育性稳定、不育度99.99%,品质优,配合力好,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特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性。用它配制的杂种表现高产优质。已用它配组...
关键词:
关键词:三系配套原始材料(育种)选择育种T78A
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7889的选育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法育成的优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T78A,整精米率高、垩白少、直链淀粉含量中等。用 T78A与早恢 89配制成优质杂交早稻 T优 7889,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颁 3级优质米标准。为更好地推广该组合 ,进行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并设计了施纯氮总量、插植规格两种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 ,穗数是 T优 7889最重要的产量性状 ;不同施纯氮量 (112 .5~ 2 0 2 .5 kg· hm- 2 )对 T优 7889产量影响不显著 ;不同插植规格对 T优 7889产量有显著效应 ,插植规格以 17.5 cm× 17.5 cm或 13.2 cm× 2 3 cm为宜。据此提出了 T优
黄华康李维明
关键词:杂交早稻T优7889选育高产栽培
优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80A的选育
李维明祁建民
T80A由地谷B、珍汕97B和龙特浦B复交后代选系与珍汕97A多代回交转育而成,具有(1)不育性稳定:花粉不育率大于99.7%。(2)品质优:在12项测定项目中有8项达部分布优质米1或2级标准。已配制出优质杂交稻组合T优...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三系配套原始材料(育种)选择育种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32
1999年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是育成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辐射诱变和轮回选择等技术,在我国首次创新两份茎杆光滑无刺稀有红麻重要种质901和902,并转育成高产、中偏迟熟无刺红麻新品种金山无刺。采用双列选择交配和穿梭育种法于1992年育成比照青皮3号增产15%以上,高产高纤维支数的红麻新品种福红7号,1995年育成比对照粤74-3增产15%左右,丰产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951和952。
祁建民李维明吴为人林荔辉林培青卢勤郑云雨
关键词:红麻种质创新
红麻高产抗病新品种-福红2号
祁建民李维明卢浩然郑云雨王英娇
红麻福红2号是福建农业大学1982年采用湘红1号与粤红1号杂交,于1992年育成的高产、抗病、强适应性红麻新品种,1996和1999年分别被农业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农学会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育种...
关键词:
关键词:红麻杂交组合抗病性
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红麻种业工程 实现红麻生产新跨越被引量:4
2001年
祁建民林荔辉林培青李维明
关键词:种子产业综合利用
水稻幼穗分化受阻突变体lhd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被引量:27
2003年
从圭630/台湾粳的F_1花药培养后代群体中发现了水稻幼穗分化受阻突变体lhd(leafy head),其植株明显矮化,叶片细小且丛生,始终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遗传分析表明,lhd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该突变基因拟命名为lhd(t).显然,LHD(t)是控制花序分化的关键基因.以lhd杂合体与明恢77和京花8号杂交,建立了2个F_2群体.在与京花8号杂交的F_2群体中,部分lhd植株表现出“中间类型”,说明遗传背景会影响突变性状的表现.利用已公布的水稻RM系列SSR标记及自行设计的SSR标记,结合BSA和突变株(共498株)分析,将LHD(t)基因定位在第10染色体长臂端,其中标记SSR1,RM269,RM258,RM304和RM171位于一侧,与LHD(t)的图距分别为6.4,16.6,18.4,22.2和26.3 cM;SSR4和SSR5位于另一侧,与LHD(t)的图距分别为0.6和2.2 cM.该结果为进一步对LHD(t)的克隆和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段远霖吴为人张丹凤刘华清周元昌潘润森林荔辉陈志伟官华忠毛大梅李维明薛勇彪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幼穗分化突变体植物发育生物学
优质杂交稻花优63
李维明陈启锋潘润森张轼祁建民林光霖江树业林荔辉季彪俊唐秀荷陈志伟
该项目采用籼粳交花培育种途径,1993年育成了籼粳中间型优质不育系花1A,其不育性稳定,米质优,异交率高,1993年配制出杂种优势强、米质优良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花优63,1995年参加福建省水稻联合区试,16个试点平均亩...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花优63
两系杂交稻金两优36
李维明林荔辉陈启锋祁建民潘润森周元昌季彪俊陈志伟江树业吴为人毛大梅
金两优36是以籼稻光敏不育系HS-3为母本,早籼品系946为父本选配的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具有穗大粒多、产量优势强等特点,2000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关键词:两系法杂交水稻金两优36
优质杂交早稻T优7889
李维明曾汉章潘润森陈启锋林荔辉祁建民陈志伟张轼江树业毛大梅吴建梅张绪章郑旋林培青林光霖
由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协作,于1997年育成了优质三系不育系T78A,其不育性稳定,米质优,异交率高。1998年配制了杂种优势强、米质优良的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7889。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省...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T优7889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