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兵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呼吸内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从TGF-β1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TGF-β1的变化。结果痰热清治疗组的显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8.5%),两者均有显著意义(P<0.05);第30天痰热清治疗组的血浆中TGF-β1水平(2.02±0.29)显著低于对照组(3.36±0.34)(P<0.01)。结论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可能与降低体内TGF-β1水平有关。
- 韩纪昌张祎捷缪东李红兵李四红
- 关键词:痰热清肺炎放射性TGF-Β1
-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分析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其对于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肺炎合例并脓毒症患者完整资料作为探究依据,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将其分为严重脓毒症组(n=24)、轻微脓毒症组(n=30)、脓毒性休克组(n=26),另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35例单纯性肺炎患者资料作为对比分析依据(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间的PCT、hs-CRP、Apache-II变化差异,并以ROC曲线评估PCT、hs-CRP、Apache-II评分对于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轻微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者间的PCT、Apache-II得分呈递增升高的态势,各类脓毒症患者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轻微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间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Apache-II均对肺炎合并脓毒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CT的特异性优于hs-CRP,而敏感度则低于hsCRP。结论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均呈升高状态,其中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评估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程度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 马静李红兵张祎捷马超男贾宗玲
-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治疗老年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治疗老年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呼吸科收治的42例老年肺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脓肿腔灌洗治疗;观察组加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并对脓肿腔进行反复冲洗、抽吸清除脓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发热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周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52.38%和80.95%,出院时(≥第4周)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5.24%和95.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05%和42.86%,52.38%和61.90%)(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05%(4/21),对照组为33.33%(7/21),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37.5℃)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治疗老年肺脓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推广。
- 马静李红兵张祎捷
- 关键词: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肺脓肿纤维支气管镜
-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被引量:5
- 2015年
-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表达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并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3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和6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CD133的表达,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非小细胞肺癌组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CD133蛋白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随着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分化越差,CD133蛋白阳性表达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P<0.05);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3CD133以及TNM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CD133蛋白表达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阴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CD133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浸润和转移,对疾病的进展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都瑾高建辉韩纪昌李红兵程相树
-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干细胞非小细胞肺癌干细胞标志物
-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进展迅速、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2001年美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把重症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其死亡率分别达28.5%和70.6%。因此,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 李磊张明李红兵
- 关键词:重症肺炎双水平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内科
- 乌司他汀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汀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寻求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医院RICU 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痰液培养结果应用抗菌药物,并给予气道湿化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乌司他汀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90.00%;观察组患者体温、白细胞水平、咳嗽消失、血清CRP水平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达93.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各种症状的恢复时间,有效清除细菌,值得推广使用。
- 韩纪昌李红兵杨存葆马超楠戚冠斌张祎捷
- 关键词:乌司他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BiPAP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性脑病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国目前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呼吸衰竭尤其肺性脑病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已取得肯定的疗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重度呼吸衰竭,尤其出现神志改变即合并肺性脑病的研究尚不多。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8月收治老年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8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韩纪昌张祎捷张明李四红李红兵
- 关键词:BIPAP治疗肺性脑病老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重度呼吸衰竭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变化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TNF受体55,75(sTNF-R55、sTNF-R75)的表达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74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9例,缓解期35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TNF-α、sTNF-R55、sTNF-R75的表达,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EV1/FV。结果三组TNF-α、sTNF-R55、sTNF-R7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FEV1、FEV1%、FEV1/FV、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TNF-R55与FEV1、FEV1%、PaO2呈正相关(均P<0.05),sTNF-R75与FEV1、FEV1%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中TNF-α和sTNF-R均有表达,病情不同时期表达也不同,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TNF-α表达增高,而sTNF-R表达降低,稳定期TNF-α表达降低,而sTNF-R表达上升。
- 李现东韩纪昌李磊贾宗岭李红兵吴雪雁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肺功能
- 肺大疱萎陷注入OB胶粘堵内科肺减容治疗体会
- 2003年
- 张祎捷李四红李红兵
- 关键词:OB胶粘堵肺减容
- 妊娠导致支气管哮喘两例10年随访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李红兵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随访分析病情加重妊娠期间哮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