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梗塞后剩余心肌缺血与猝死关系探讨
- 1992年
- 为探讨心肌梗塞后剩余心肌缺血与猝死的关系,以求早期防治,对117例出院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访。其心肌梗塞与猝死诊断标准均符合WHO规定标准,均为心电图有异常Q波的心肌梗塞患者,其中陈旧性98例,亚急性19例。根据远离梗塞部位的导联有无缺血性ST-T改变,将随访对象分为A、B组。A组为有剩余心肌缺血患者,共62例,其中男61例,
- 高太有曾明顺孙吉玉鲁涌王育勤李淑芳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缺血猝死
- 老年隐匿性心肌缺血169例随访观察
- 1989年
- 关于隐匿性心肌缺血的预后,目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笔者检测出老年隐匿性心肌缺血169例,并随访5年,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我们对门诊和住院的60岁以上部队离退休干部寻问病史,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化验血脂、血糖,进行心脏X线透视,做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等项检查。凡无心绞痛及类似症状。
- 高太有黄兴国李淑芳鲁涌王育勤宫卫民张黎萍
- 关键词:隐匿性运动负荷试验静息心电图冠心病危险因素血管再通抗血小板凝集
- 心肌梗塞后远离区心肌缺血表现与左心衰竭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1993年
- 作者对比分析62例心肌梗塞后有远离区心肌缺血表现和52例无远离区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左心衰竭与梗塞后远离区心肌缺血表现关系密切,经统计学处理,远离区心肌缺血表现患者其左心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远离区心肌缺血表现患者,并提示,防治梗塞后左心衰竭的关键,除了改善远离区心肌缺血表现外,更重要的是早期防治冠心病易患因素。
- 高太有曾明顺王锦凤孙吉玉李淑芳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心力衰竭
- 心肌梗塞后剩余心肌缺血与室性早搏关系的探讨
- 1992年
- 为探讨心肌梗塞后剩余心肌缺血与室早搏的关系,求早期防治,我们对117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定期心电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患者均系军人。其心肌梗塞诊断标准不仅符合wHO规定标准,而且系静息心电图均有异常Q波的心肌梗塞患者。根据静息或运动心电图中远离梗塞部位的导联有无缺血性ST—T改变,将心肌梗塞患者分为A、P两组,A组为梗塞后有剩余心肌缺血患者。
- 高太有王育勤孙吉玉安洪英李淑芳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缺血早搏
- 老年心肌梗塞后残余心肌缺血与猝死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1993年
- 对74例出院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的随访结果表明,心肌梗塞后残余心肌缺血与猝死关系密切。经统学分析证明,老年心肌梗塞后有残余心肌缺血患者较无残余心肌缺血患者,残余心肌缺血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较无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合并左心机能不全患者较无合并左心机能不全患者,其猝死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25~0.005)。分析残余心肌缺血患者猝死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为:1.存在持久的心肌梗塞病灶;2.急性心肌缺血的再发作,甚至有再次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3.室性早搏与左心机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故预防老年心肌梗塞后残余心肌缺血患者发生猝死的关键是改善残余心肌的缺血性改变、预防急性心肌缺血的再发作及再次心肌梗塞的发生,并及时防治室性早搏与左心机能不全。
- 高太有孙吉玉王育勤安洪英晏辉李淑芳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缺血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