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涛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物流
  • 1篇动机
  • 1篇业态创新
  • 1篇应急
  • 1篇应急产品
  • 1篇应急物流
  • 1篇应急物资
  • 1篇灾后
  • 1篇制造商
  • 1篇中介
  • 1篇中介效应
  • 1篇数字经济
  • 1篇思想源头
  • 1篇碳税
  • 1篇讨价还价
  • 1篇讨价还价模型
  • 1篇配额
  • 1篇驱动机制研究
  • 1篇诸子
  • 1篇先秦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李涛
  • 2篇尚文芳
  • 1篇余丽

传媒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新乡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业态创新对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2025年
物流业态创新是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立足业态视角,采用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异质性检验,剖析业态创新对物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效应规律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第一,传统物流要素结合构成基础业态,基础业态和新物流要素结合构成新兴业态。第二,业态对物流高质量发展既有通过基础业态的直接路径,也有通过新兴业态作为中介变量的“业态创新”间接路径。第三,随着数字经济水平提高,“业态创新”路径对物流高质量发展贡献度呈现出上升态势。
秦愚刘静怡李涛
关键词:业态创新数字经济中介效应
基于可变路网的灾后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
2024年
为研究灾后路网结构变化下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考虑到道路受损及中断路段抢修,通过路网预处理得到不同时段下的受灾点间最短距离路径,以车辆启动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含时间窗的灾后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以列生成和动态规划算法为基础,改进分支定价算法实现模型的精确求解;为加快算法求解,利用启发式取整法生成整数解上界以压缩解空间。研究结果表明:与优化求解器比较验证模型准确性和算法有效性,且模型充分考虑到路网结构变化,能够有效降低配送总成本,识别出关键抢修路段。研究结果可为灾后的应急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狄卫民张威风李涛
关键词:应急物流
差额碳税视角下应急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
2024年
为提高应急产品的资源利用效率并强化应急体系协同绿色发展,构造制造商处主导地位、零售商处从属地位的应急产品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从差额碳税视角出发对比分析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应急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各个均衡决策,推导出利用“讨价还价”模型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条件,并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差额碳税政策可以提高再制造应急产品的市场占比份额,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发展;讨价还价模型可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有效协调。研究结果可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理论参考。
尚文芳李洁李涛
关键词:应急产品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模型
中国国家间道义思想探本溯源--基于先秦诸子国家间道义思想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中国先秦时期的国家间道义思想具有整体性特征,其内在逻辑基点和现实支持即是人性中的道德。它有两个理论支点:一是国家间道义与国家利益具有统一性;二是国家间道义有助于形成国际权威。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主张将国家间道义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考虑因素,认为符合道义应该成为国家对外行为的最高追求,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国家利益。先秦诸子(韩非子除外)均认为,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应遵循"道之以德",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不以战争方式扩大国家利益的原则;孔子、荀子和管子还强调遵循"言而有信"、讲求国际诚信的原则;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以及遵守国际规范的原则。先秦诸子普遍认为,具备坚实的道义基础是一个国家成功崛起的必备条件。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与西方主流国际道义思想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承认道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的作用,其不同点在于:前者将道义视为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后者则将道义因素虚拟化处理。以孔子和老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杰出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余丽李涛
关键词:先秦思想源头
碳配额分配策略对绿色与非绿色产品制造商竞争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在碳交易政策背景下,考虑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和绿色与非绿色产品制造商之间的价格博弈,引入不同碳配额分配方式,研究其对两制造商减排和定价决策的影响。通过构建并对比分析不同碳配额分配方式下绿色与非绿色产品制造商的博弈模型,得出如下结论:(1)历史法和基准线法下,市场规模越大,减排难度越低,单位产品的碳减排量就越高,且市场规模增大对绿色产品需求的促进作用大于非绿色产品。(2)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下单位产品的碳减排量介于历史法和基准线法之间,且随着基准线法所占比重的增大而增大。奖惩机制下单位产品的碳减排量随着奖惩系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凹性变化,且始终大于历史法下的减排量。(3)历史法下绿色产品的市场份额小于基准线法下,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下的市场份额介于二者之间。奖惩机制可以在增大绿色产品需求的同时降低非绿色产品的需求,使其获得大于基准线法的市场份额。论文研究有助于为政府碳配额分配策略制订提供参考,为供应链成员的决策提供依据。
尚文芳谷鑫涛李涛
老子的国家间道义思想及启示
2011年
老子国家间道义观的内在逻辑是:"道"是万物的始宗,统领着宇宙人间万事万物的运行。在国际关系中,遵循"道"的要求的国家行为就是讲道义的,否则,就是不讲道义的。老子的国家间道义原则包括:善生利物,尊重人的生命;不搞强权政治;以大德而非强力赢得人心;谦让守弱而不争;不滥用武力。
李涛
关键词:老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