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 2024年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为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脏病较为常见的原因。本病在早期常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经常通过实验室检出发现,而一旦出现蛋白尿,则意味着已经进入到糖尿病肾病阶段,若持续大量蛋白尿、水肿、难治性高血压时,说明肾功能已明显受损,最终向终末期肾病发展。糖尿病发展至糖尿病肾病阶段常受血糖、血压、体重、年龄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本病治疗,目前有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两种治疗方式,而中医治疗包括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而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肾脏替代治疗。目前临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较好地维持患者的肾功能、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本文将对中西医治疗本病进行综述。
- 李月于思明陆鑫鑫韩泽会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发展至后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以及肾衰竭。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紊乱的代谢、血流变学的改变、氧化应激和炎症改变等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肾脏的并发症时,应积极治疗血压、血糖、血脂及尿蛋白。目前,中西医治疗本病均有着各自的优势,但纯西药或者纯中药治疗本病均不能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中西医的结合用药更能发挥其各自优势。
- 韩泽会于思明李月陆鑫鑫王陈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
-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犯泌尿系统并引起感染。而复发性尿路感染则指泌尿系统感染经过治疗后再次发生感染或者再次感染致病菌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分为复发性的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者腰痛及发热等,本病多发生于女性患者。在尿路感染的发病原因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也是感染率较高的感染类型,而其他的致病菌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及细菌等。目前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西医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而中药治疗则包括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本文就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机制及方法进行综述,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 陆鑫鑫于思明李月韩泽会
-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中西医
- 益心定悸方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模型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目的:本研究以高脂血症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为模型,探讨以益气养心、活血定惊为治则而组成的益心定悸方对高脂血症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模型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工作基础。 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结合静脉注射肾上...
- 李月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快速性高脂血症
- 文献传递
- ERβ/JNK通路介导的杜仲提取物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5年
- 研究杜仲提取物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空间学习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β(ERβ)/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关系。将60只3月龄雄性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抗脑衰胶囊组(0.585 g·kg^(-1))、盐酸多奈哌齐组(0.65 mg·kg^(-1))、杜仲提取物组(1.3 g·kg^(-1));15只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为野生(WT)对照组。通过水迷宫实验(MWM)、避暗实验(PAT)及新物体识别实验(NOR)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TEM)观察小鼠海马区组织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将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小鼠海马齿状回(DG)区中ERβ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小鼠海马区ERβ、p-JNK、JNK的表达情况。与WT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MWM中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AT中逃避潜伏期显著减少、错误次数显著增加,NOR中新物体识别指数显著降低;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出现神经元数目减少,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等变化;TEM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海马区部分神经元细胞核有固缩状态,核膜略微增厚和畸变,胞质内尼氏体较少;IHC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海马DG区ERβ表达显著降低;WB结果表明,海马组织ERβ的表达降低,p-JNK/JNK水平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杜仲提取物组小鼠在MWM中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AT中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错误次数显著减少,NOR中新物体识别指数显著提高;小鼠海马区出现神经元数目增多,锥体细胞排列趋于有序;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核状态较好;小鼠海马DG区ERβ表达显著升高;海马组织ERβ的表达显著升高,p-JNK/JNK水平显著降低。盐酸多奈哌齐和抗脑衰胶囊对APP/PS1小鼠在行为学、HE、TEM实验指标中的作
- 李月张莉莉赵灿赵红梅王堰付金蕾张杰张宁徐红丹
- 关键词:杜仲提取物APP/PS1ERΒJNK
-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大鼠模型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应用多种刺激联合输卵管注菌的方法、制造出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大鼠模型,观察通过膈下逐瘀加减方治疗对该模型大鼠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组)、成药组(康妇炎胶囊组)、中药组(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组)。正常对照组予以普通喂养,模型组给予输卵管注菌造模,并采用多种刺激干预处理以造成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不孕大鼠模型,并观察大鼠输卵管及外部体征变化情况。成药组与中药组:即经过康妇炎胶囊以及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后,观察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大鼠的TNF-α蛋白表达情况的不同。结果模型组出现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的症状,输卵管与周围组织黏连,显微镜下观察输卵管形态改变、增粗、积水,炎症指标TNF-α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刺激联合输卵管注菌建立的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模型,符合输卵管炎病理特点和中医气滞血瘀证候的主要辨证要点,是较为理想的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模型。膈下逐瘀汤加减方能抑制输卵管上皮TNF-α蛋白的表达,强度优于成药组。
- 李月陈培刘丽
- 关键词:膈下逐瘀汤TNF-Α蛋白
- 膈下逐瘀汤对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膈下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膈下逐瘀汤(低、中、高剂量)(0.324 g·kg^(-1)、0.648 g·kg^(-1)、1.296 g·kg^(-1))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其余大鼠复制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造模后第29天开始连续给予相应的药物28 d。观察大鼠的宏观表征,并记录受孕率;RT-PCR法检测大鼠输卵管组织TGF-β1 mRNA、p38 MAPK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膈下逐瘀汤组大鼠输卵管病理损伤有改善,宏观表征积分降低,受孕率提高,同时输卵管组织TGF-β1 mRNA、p38 MAPK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能改善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大鼠输卵管炎症反应,提高受孕率。
- 刘丽袁孟珂李月刘进哲邓楠
- 关键词:膈下逐瘀汤输卵管炎性不孕气滞血瘀TGF-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