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磊

作品数:4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电子电信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卫星
  • 5篇控制器
  • 4篇定轨
  • 4篇定轨方法
  • 4篇收敛性
  • 4篇牛顿法
  • 4篇自主定轨
  • 3篇电机
  • 3篇运动控制
  • 3篇整周模糊度
  • 3篇直线电机
  • 3篇通信
  • 3篇图像
  • 3篇无人机
  • 3篇向量
  • 3篇模糊度
  • 3篇孔径雷达
  • 3篇控制系统
  • 3篇雷达
  • 3篇合成孔径

机构

  • 43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43篇李晓磊
  • 24篇孙光辉
  • 12篇吴立刚
  • 5篇刘健行
  • 4篇张迎春
  • 4篇汪瑞良
  • 4篇韩硕
  • 4篇邵翔宇
  • 3篇程鹏
  • 3篇刘嘉伟
  • 2篇刘越
  • 2篇高会军
  • 2篇耿云海
  • 2篇郭玲
  • 2篇彭涛
  • 2篇王卫
  • 2篇徐殿国
  • 2篇李秋明
  • 2篇郑雪梅
  • 2篇李巍

年份

  • 6篇2025
  • 8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自主定轨方法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自主定轨方法,属于卫星的自主定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低轨卫星的高精度实时自主定轨且不需要地面测控站支持。本方法的具体过程为:设计人工地面标识点的形状、材质;设计地面标识点的排布方式,安置地面...
张迎春李晓磊耿云海汪瑞良
文献传递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自主定轨技术研究
卫星自主定轨是指卫星在不依赖地面站的情况下,仅运用星载观测设备进行轨道确定,其能够提高卫星运行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航天任务成本。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微波遥感雷达,除了具有常规雷达的测速、测距功能外,...
李晓磊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蒙特卡罗法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位置和绳索双空间同步的绳驱并联系统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位置和绳索双空间同步的绳驱并联系统控制方法,它属于多绳索并联驱动系统控制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多绳索并联控制方法的控制精度低、控制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步骤一、建立绳索空间下n根绳索长度的偏差耦...
李晓磊卢彦岐孙光辉向治桦郇百正唐飞龙
一种基于自适应切换模型的H型运动平台全驱同步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自适应切换模型的H型运动平台全驱同步控制方法,它属于精密加工、运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伺服控制领域。本发明解决了H型运动平台因为双侧运动不同步引起的平台振动、控制稳定性差与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根据H型运动平台的物理约...
李晓磊 曾祎 唐飞龙刘健行 高亚斌刘嘉伟
小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
小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涉及一种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PI控制超调量大、系统响应时间长,线性滑模控制存在抖振现象的问题。它的具体方法为:采集电网的三相电压信号和三相...
郑雪梅李秋明王卫徐殿国郭玲李巍李晓磊
一种基于人形仿生的陆空两栖越野机器人
一种基于人形仿生的陆空两栖越野机器人,它涉及越野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传统的轮式和足式机器人在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运动局限性、在极端环境下跨地形越野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机身组件、两个仿生行走组件...
李晓磊曾祎陈俊豪彭涛程鹏邵同义刘文青王艺达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卫星编队系统融合定位优化方法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卫星编队系统融合定位优化方法,它属于卫星编队导航与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卫星编队系统现有天基定位方法精度低以及星间观测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步骤1.基于星间观测数据采用Kalman滤波确定整...
吴立刚李晓磊 鞠殷昊 向治桦 唐飞龙 郇百正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自主定轨方法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自主定轨方法,属于卫星的自主定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低轨卫星的高精度实时自主定轨且不需要地面测控站支持。本方法的具体过程为:设计人工地面标识点的形状、材质;设计地面标识点的排布方式,安置地面...
张迎春李晓磊耿云海汪瑞良
用于直线电机平台轮廓跟踪的离散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
用于直线电机平台轮廓跟踪的离散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它属于直线电机平台轮廓跟踪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连续时间控制方法与数字处理器不适配,且控制过程不稳定以及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考虑到直线电机平台运动时所产生的库...
孙光辉李晓磊匡治安姚蔚然刘健行
小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
小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涉及一种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PI控制超调量大、系统响应时间长,线性滑模控制存在抖振现象的问题。它的具体方法为:采集电网的三相电压信号和三相...
郑雪梅李秋明王卫徐殿国郭玲李巍李晓磊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