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水文
  • 3篇黄河
  • 2篇水文缆道
  • 2篇特性分析
  • 2篇缆道
  • 2篇洪水
  • 1篇电源
  • 1篇多用途
  • 1篇育林
  • 1篇运用方式
  • 1篇三门峡水库
  • 1篇山东河段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水库
  • 1篇水深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水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

机构

  • 7篇黄委会山东水...
  • 1篇山东黄河河务...

作者

  • 7篇李庆金
  • 3篇谷源泽
  • 2篇王静
  • 2篇张广海
  • 2篇崔传杰
  • 1篇阎永新
  • 1篇李存才
  • 1篇刘以泉
  • 1篇程进豪
  • 1篇李祖正
  • 1篇陈洪山

传媒

  • 3篇水文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山东水利科技
  • 1篇水利建设与管...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黄河山东河段“96·8”洪水特性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阎永新李庆金张广海李存才崔传杰
关键词:洪水特性分析黄河山东河段
多用水文缆道简介
1995年
多用水文缆道简介游立潜,谷源泽,李庆金(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l前言目前,不少水文站为满足不同时期测报工作的需要,在测验河段内分别架设吊船缆道、水文缆车、流速仪缆道等几种类型缆道,既不经济,又加大了养护维修的工作量,同时有些位于城市的测站,往往难以...
游立潜谷源泽李庆金
关键词:水文缆道多用途结构形式
三门峡、小浪底水库防凌调控能力及运用方式分析
2005年
气温、河道边界条件、流量是影响凌汛的主要因素,气温及河道边界条件难以改变,流量调节则是控制冰凌灾害的有效措施.三门峡水库在历年黄河下游防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使黄河下游防凌调控能力增强,两水库的联合防凌调度对防止和减轻黄河下游冰凌灾害作用重大.本文结合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实践,提出了水库在凌汛期封河前后及封河期的防凌调控运用模式.同时也对水库防凌运用与发电的关系、对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淤积影响进行了探讨.
陈洪山李庆金
关键词:运用方式水库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黄河下游下游河道
黄河山东段洪水运行特性分析
1996年
根据历年实测资料分析,黄河山东段洪峰削减率较大,流量在8000m2/s以上,平均削减率近40%;流量在8000m3/s以下,平均削减率近28%。其原因与洪峰流量大小,漫滩程度、洪峰形状等因素有关。洪水运行速度,平槽流量以下,随流量的增加而加快,且自上而下沿程加快,洪水漫滩后则随流量的增加而减慢,且艾山以上自上而下沿程递减,而艾山以下则沿程速增。
程进豪谷源泽李祖正李庆金
关键词:洪水洪峰黄河
水文缆道循环索托架简介
1995年
水文缆道循环索托架简介游立潜,李庆金(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1前言水文缆道在60至70年代,大多架设在中小河流上,跨度一般在100~200m,最大也只有300m。在大江大河上推广应用受到限制,主要因为跨度一大,由循环系统引起的测深、测距误差较大,且...
游立潜李庆金
关键词:水文缆道托架
黄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本文通过实地查勘调查、依据多年积累的原型观测资料,在分析黄河源地区基本情况、水文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近年来黄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解答了这种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得出了在河源地区封山育林植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初步对策;提出了河源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全河统一调度、开发、利用规划的建议;以期找出对付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
谷源泽李庆金杨风栋王静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封山育林
水文测船悬杆测验设备技术改造被引量:1
2001年
针对黄河下游悬杆测验设备落后的局面,对绞车进行了部分改造,并研制了一套适合于测船安装的HCX-1型直读式流速水深计数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张广海刘以泉李庆金王静崔传杰
关键词:流速水深电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