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忠
- 作品数:55 被引量:5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氯硝柳胺TC型缓释剂现场杀螺试验报告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制氯硝柳胺 TC型缓释剂 ,以用于特殊复杂环境的灭螺。方法 将 TC颗粒与 5 0 %的氯硝柳胺原药按一定比例加适量的水混合成母液 ( 1∶ 0 .8∶ 40 ) ,让 TC颗粒充分吸入药液后捞出 ,经过一定时间避光阴干而成。试验现场分组定量均匀撒药。结果 现场撒药 1 0、2 0、3 0、60、90、1 2 0、1 5 0 d后 ,实验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41 .87% ,5 8.86% ,5 7.3 8% ,62 .84% ,64.44% ,80 .1 5 % ,85 .93 % ;对照组分别为 2 .63 % ,9.3 1 % ,6.82 % ,3 .1 6% ,3 .83 % ,3 .97% ,8.5 7%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结论 TC型缓释灭螺剂 ,灭螺效果较稳定 ,可维持 1 5 0 d。
- 谢木生李华忠贺宏斌石梦芝
- 关键词:氯硝柳胺血吸虫病
- 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调查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了解池州市贵池区本地外出和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526名从本地血吸虫病疫区外出务工人员和507名从非疫区到疫区务工人员进行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采用间接血凝试验筛查,阳性者用Kato-Katz作病原学检查。同时问卷法调查外出人员基本情况。结果从流行区外出务工人员推算血吸虫感染率为3.2%,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务工人员推算血吸虫感染率为3.0%,流行区当地人群推算血吸虫感染率为2.7%。外出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率超过了流行区当地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尽快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加强外出务工人员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 何家昶张世清汪天平陈更新崔道永何宗贵余友胜何兵戴建军郑灿军李华忠
- 关键词:外出务工人员血吸虫病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 常见蠕虫虫卵检测技能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完善蠕虫检测技能竞赛考核标准,提升全国寄生虫病防治队伍的检测能力。方法制备由8种蠕虫虫卵不同组合的4张虫卵标本与1片空白对照标本组成的标本盘,结合专家咨询和基准减分法建立常见蠕虫虫卵检测技能考核评分体系,选择省部联合防治血吸虫病行动项目的湖南、湖北两省的12个联系点的48名血防专业人员对标本盘进行检测,评估常见蠕虫虫卵检测技能考核标准的应用价值。结果 48名受试者平均41.5分,其中≥60分占20.8%(10/48)。虫卵计数减扣15和20分者多达35.42%(17/48)和47.92%(23/48)。正确识别血吸虫虫卵者占94.44%(68/72),其他虫卵识别正确率均在50.00%以下。对空白对照的标本有50.00%受试者错判检出虫卵。结论蠕虫虫卵检测技能考核标准在专业技术考核及其竞赛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基层专业机构人员的蠕虫虫卵检测技能亟待提高。
- 祝红庆许静朱蓉张利娟田利光徐小林陈家旭秦志强李石柱李华忠
- 《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本文介绍了《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功能框架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推广应用建议,以供各级寄生虫病防治人员在使用该系统时参考。
- 李华忠王强郑灿军张倩钱颖骏李石柱吴晓华董有方周晓农
- 关键词:寄生虫病
- 零膨胀的负二项模型在蛔虫与钩虫再感染模式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应用零膨胀的负二项模型探索蛔虫与钩虫再感染的模式。方法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江西省进贤县塘南乡和湖南省岳阳县三荷乡开展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线粪检与驱虫、一个月后复查、一年后复查及问卷调查。应用零膨胀的负二项模型拟合一年后个体虫卵计数数据,考察发生再感染以及再感染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对象374人。治疗前蛔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38.08%(139/365)和39.17%(141/360),治疗后一年时蛔虫和钩虫再感染率分别为15.89%(58/365)和8.89%(32/360)。蛔虫模型结果显示:治疗前感染度高,则发生再感染的风险高(OR=I.94,95%CI:1.33~2.81),家用电器档次高、不喝生水都是保护因素,15-4岁组与45-64岁组发生再感染风险显著低于5~14岁组;治疗前感染度越高,治疗后再感染获得高感染度的风险越大(OR=1.56,95%CI:1.10-2.23),与5~14岁组相比,15~44岁组与65~70岁组再感染获得高感染度的风险小;不喝生水获得高感染度的风险小。钩虫模型结果显示:治疗前钩虫感染度越高,发生再感染的风险越高(OR=3.97,95%CI:2.07—7.60)。居住砖瓦房相对土坯房是再感染的保护因素;与5~14岁儿童相比,其他3个年龄组钩虫再感染获得高感染度的风险均较其高,其中45~64岁风险最高;接受中学教育较文盲或半文盲获得高感染度的风险低。结论零膨胀的负二项模型是拟合蛔虫和钩虫虫卵计数数据的最优模型,研究证实再感染过程中倾向性现象的存在,蛔虫和钩虫再感染的发生及强度与治疗前感染度、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环境及行为等因素相关。
- 王骏梁松陈颖丹李华忠汤林华
- 关键词:蛔虫钩虫再感染零膨胀
- 湖南华容县废弃集成垸血吸虫病现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调查集成废弃垸滞留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提出防控对策控制疫情。方法 1.人文现状调查:滞留人、畜数量和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来源。2.螺情常规调查:钉螺分布、钉螺感染率与感染螺密度。3.病情调查与治疗感染期后(即退水1月)用Kato-Katz直接进行人群粪检,用顶管孵化法进行牛群粪检,同时给予吡喹酮进行人畜化疗。3.对所有滞留人员进行血防健康教育,登记造册,定期回访。结果 1.滞留人员现状:滞留人员主要为以前老居民。分散居住在沿大堤和老集镇原有未拆房屋,饮用水及生活用水均为江水,厕所为自搭茅坑,主要靠养牛羊和渔业为生。2.钉螺主要分布在沿堤与长江相通的垸内外,活螺平均密度为1.12只/0.11m^2,钉螺阳性率为3.57%,人群感染率为20.6%,牛群阳性率为42%。结论集成废弃垸人畜感染率高,应改善废弃垸的卫生条件,加强人畜血吸虫病的查治力度和健康教育,联合林业,卫生等多个部门,减少传染源,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 蔡建新贾铁武赵正元李岳生喻鑫玲李华忠周玉波黄胜文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解析被引量:60
- 2015年
- 2014年11月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以下简称'方案')。笔者参与了'方案'研讨与拟订,现就'方案'背景、思路、内容、特点等试作解析,并就教于同仁。背景一、发展过程我国自1990年开始在重点流行区设置了13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以下简称国家监测点),后逐步增加。根据'方案'安排,2014年设置国家监测点454个,
- 李华忠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疾病监测预警
- 论药物灭螺引入市场机制被引量:15
- 2009年
-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药物灭螺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就药物灭螺如何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了阐述,以指导当前的血防工作。
- 李华忠
- 关键词:钉螺药物灭螺
- 荆州市感染性钉螺环境分布调查及处置被引量:8
- 2012年
-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查螺,对粪检阳性病人可能的感染地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荆州市2004-2010年有1721处感染性螺点,其中94.1%的感染性螺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500m,97%的粪检阳性病人自认的感染地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400m。采用问卷法调查粪检阳性病人有助于快速确定感染性钉螺环境。
- 彭孝武李华忠王加松荣先兵何亮才张华明刘雄
- 关键词:钉螺感染性钉螺湖沼型地区
- 改良压碎逸蚴法检测感染性钉螺
- 王加松何亮才李华忠荣先兵袁梅枝朱少良王璐赵耀升彭孝武曾巍
- 该项目属人口与健康领域。2009年~2012年,在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部联动”血防项目资金资助下开展了该项研究和推广。含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称感染性钉螺,有感染性钉螺的地带称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检测发现...
- 关键词:
- 关键词:疾病预防血吸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