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救治百草枯中毒一例护理体会
- 2011年
- 百草枯作为农药中的高效除草剂,因其与土壤接触后较快失去活性,无残留且不污染环境,现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之一,但其毒性较大,无特效解毒剂,中毒后死亡率极高。我院2010年1月15日收治一名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洗胃,运用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蔡亚萍朱俊霞黄琴红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救治血必净血液灌流治疗特效解毒剂中毒患者
- T型管与气管切开面罩的湿化效能比较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气道湿化连接方法,探寻一种科学有效的气道湿化连接方法。方法收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人。A组使用气管切开面罩与患者连接。B组使用T型管与患者连接。对2组气道在气道湿化效果...
- 朱俊霞
- 关键词:气道湿化
- 右美托咪啶在无创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收集严重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12例,依据原发疾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持续应用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现躁动、焦虑、恐惧等精神症状时,给予右美托咪啶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对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脉博氧饱和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接受镇静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稳定,氧合改善。结论:右美托咪啶在无创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杨晨希朱俊霞
-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啶
- T型管与气管切开面罩的湿化效能的比较
-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气道湿化连接方法,探寻一种科学有效的气道湿化连接方法.方法 收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人.A组使用气管切开面罩与患者连接.B组使用T型管与患者连接.对2组气道在气道湿化...
- 朱俊霞
- 无线体温监测和位置跟踪传感器在ICU重症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无线体温监测和位置跟踪传感器(下称传感器)在ICU重症监护患者体温测量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180例入住ICU的重症监护患者,采用同期自身对照方法分别使用传感器和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比较测温结果有无差异,并比较两种测温方法每日所需护理耗时。结果各时间点及不同年龄患者传感器与水银体温计所测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日测温所需护理时间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传感器测温准确、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节省了护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曹晓东黄云娟黄琴红朱亭立曹燕蔡亚萍朱俊霞浦敏华
- 关键词:水银体温计体温腋温ICU
-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序贯疗法中的应用和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患者通过鼻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正压辅助通气.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NPPV的有效性和可依从性 ,认为NPPV在各种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正在成为急性呼衰(特别是COPD呼衰)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 朱俊霞顾娜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病序贯疗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护理急性呼吸衰竭
- 转运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化管理
- 目的探讨提高转运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方法及管理措施。方法对748例转运患者的转运前静脉输液准备、转运中静脉输液观察及转运后静脉输液交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无静脉输液意外发生。结论安全化管理对转运患者的静脉输液可能是较好的方法...
- 朱俊霞黄琴红曹燕
- 关键词:静脉输液安全化
- 文献传递
- ICU分层次分系统交接班模式对医疗护理质量的影响
- 朱俊霞黄琴红曹燕
- 文献传递
- 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2例。A组使用湿纱布覆盖法,B组使用呼吸过滤器法,C组采用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三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对3组气道在气道湿化效果、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等方面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气道湿化效果、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管道痰痂形成。结论: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能改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 朱俊霞黄琴红曹晓东王芳
- 关键词: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
- ICU实施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考评系统的效果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考评系统临床应用。方法采用ICU实施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考评系统,分别收集传统的床旁交接班模式(观察组)与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模式(实验组)下护理质量考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记录286次(286个床单元),交接班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253项,存在241项护理安全隐患。实验组记录288次(288个床单元),交接班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84项,存在安全隐患18项,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士实施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考评系统明显提高了床旁交接班的质量,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
- 黄琴红曹燕朱萍朱雪芬蔡亚萍朱俊霞
- 关键词:床旁交接班考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