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凤兰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流程管理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的效果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对院前急救出车时间的影响。方法评估院前急救出车现有流程,对存在的问题通过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流程,全方位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流程管理。比较流程管理前后院前急救出车时间。结果流程管理前后院前急救出车时间由(2.68±0.94)min缩短到(2.04±0.7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前后,除2—3min时间段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流程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出车流程中,能有效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提高院前急救出车效率。
- 余惠谭惠仪曾凤兰伍艮玉李书琴
-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流程管理
- 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小儿惊厥急诊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小儿惊厥急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小儿惊厥的急诊抢救质量。方法:选择应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前(2013年11月~2014年5月)及应用链式流程管理后(2014年6月~2015年6月)2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急救操作执行总分。结果:实施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后护士抢救措施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小儿抢救应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能有效缩短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质量。
- 曾凤兰叶东红罗立荣
- 关键词:急诊小儿惊厥
- 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的实施与成效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5月院前急救病例978例作为对照组,由传统的急诊科护士兼院前急救出诊完成;选择2011年7—9月院前急救病例1023例作为观察组,所有院前急救均由专职护士队伍人员出诊。比较实施院前急救专职护士模式前后院内反应时间达标情况及专职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情况。结果实施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后,院内反应时间缩短,达标率由实施前的99.3%上升到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5);专职化运作后,护士掌握专科理论知识以及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止血包扎、脊柱板固定的技能考核成绩较实施前成绩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颤仪与便携式呼吸机的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提高了护士专项护理操作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缩短院内反应时间且全部达标。
- 谭惠仪余惠伍艮玉曾凤兰李书琴
- 关键词:专职护士院前急救
- 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中的价值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比较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心脏骤停患者130例,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接受心肺复苏机复苏,对照组接受徒手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效果以及心肺复苏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救治心脏骤停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徒手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荐。
- 吴伟曾凤兰赖伟华戴穗茹
-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机徒手心肺复苏并发症
- 模块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应用及成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模块管理方法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院内危重症转运患者为对照组(n=1285),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院内危重症转运患者为观察组(n=1794),分别应用传统管理方法转运和应用模块管理方法转运。比较两组护士安全转运管理措施执行准确率、转运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执行安全转运管理措施不准确138例,其中转运前准备45例、转运时监测32例、转运时交接28例、转运意外应急处理18例、转运后质控及上报1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转运过程发生意外310例,其中输液管道异常36例、仪器故障2例、引流管异常1例、气管插管异常1例、氧流量不符15例、病人病情加重或出现不适255例,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诊科院内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实行分模块管理,可提高转运安全管理质量,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曾凤兰王志良张倩
-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