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亿会 作品数:33 被引量:169 H指数:8 供职机构: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2017-2019年我国西南地区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云南、四川、重庆等各腹泻监测点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采集腹泻病人粪便标本2262份。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病毒检测,并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性腹泻患者是女性的1.30倍,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3岁及以下年龄组,占全部病例的52.21%。散居儿童,占全部病例的49.38%。病毒性腹泻病原轮状病毒检测率最高10.70%,其次诺如病毒10.43%,腺病毒4.60%。云南省、重庆市检出率最高是轮状病毒,分别为20.18%、16.96%,四川省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3.54%。结论轮状病毒仍是西南地区主要的腹泻病原体。冬春季节腹泻病高发,散居儿童是主要患者,应防范诺如病毒及腺病毒引起的暴发。 曹亿会 杨景晖 姜黎黎 寸建萍 杨溪 周晓芳关键词: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腺病毒 星状病毒 2016-2020年云南省病毒性腹泻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了解云南省病毒性腹泻患儿轮状病毒基因型特征并探索其流行规律,为轮状病毒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云南省病毒性腹泻监测点采集腹泻样本894份,送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样本用PCR方法进行G/P基因分型,并用轮状病毒VP7基因测序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病例894例。2岁年龄组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较高,为32.32%(32/99);轮状病毒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气温较低月份轮状病毒高发,12~2月检出率高达47.92%(138/288)。该地轮状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主要的基因型是G9P[8]、G3P[8],分别占总基因型的72.15%(158/219)、8.68%(19/219),2020年云南省首次检出G4P[4]基因型。结论 云南省病毒性腹泻监测发现轮状病毒高发,尤其在气温较低的月份,并有多种基因型分布。应加强幼儿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加强监测,谨防新的型别轮状病毒引起的暴发。 曹亿会 寸建萍 姜黎黎 周晓芳 李丹地 乔恩发关键词:儿童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病原学 昆明市2009~2013年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及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B型流感病毒HA、NA全基因序列,为流感防控提供支持。方法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分离毒株中挑选代表株进行HA和NA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Bv型毒株和标准株比有K129N、K80R、K48E的变异,其中K129N在120环区域,除2009年分离株外,其他Bv株均有75位点的变异。By毒株HA基因相同突变位点比较多,如N116K、S150I、N165Y、S229D、D196N等,云南分离株都有D196N的变异位点,增加了糖基化位点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所有的NA基因没有发生耐药性基因的突变,同源性相对比较高,但有基因重组毒株生成。结论云南分离株B型流感病毒突变位点多,并且有重组毒株生成,说明加强监测耐药株的重要性。 曹亿会 李娟 蒋立 赵晓南 宁德明 罗春蕊 徐闻关键词:B型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血凝素 突变 2011-2016年云南省边境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聚类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边境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防控策略制定、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有序聚类和无序聚类方法,对2011-2016年云南省25个边境县的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按不同月份、年龄段、县区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月份手足口病例数有序聚类可分为3类(1-3月、4-6月、7-12月各聚为一类)。无序分类可分为3类(1、4、7、9月; 5-6月及10-12月; 2-3月及8月各聚为一类)。不同年龄段手足口病例数有序分类可分为3类(0~岁、1~3岁、4~岁以上各聚为一类)。无序分类可分为4类(1~岁、2~岁、0~岁及3~4岁、5~岁以上各聚为一类)。按手足口发病率可将25个县聚为4类:1类为瑞丽市、盈江县; 2类为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芒市;其余19个县可分别归为3类、4类。1类、2类县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3、4类。结论云南省25个边境县手足口病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流行具有差异性,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向以斌 曹亿会 杨景晖 伏晓庆关键词:手足口病 聚类分析 云南省2株柯萨奇病毒A12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监测中分离到的2株柯萨奇病毒A12型(Coxsackievirus A12,CV-A12)VP1区基因序列特征。方法:对HFMD监测中获得的临床标本开展RD细胞上的病毒分离培养,通过荧光定量PCR和测序方法鉴定为CV-A12的毒株,进一步对其VP1区进行序列测定,并搜集GenBank中CV-A12其他型别的参考株,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CV-A12的VP1区基因特征。结果:获得2株CV-A12分离株的VP1区序列(888 bp),与2018年的云南参考株毒株同源性最高,其VP1区氨基酸在多个位点上与其他云南参考株存在特异突变。结论:云南省HFMD标本中发现的CV-A12已经发生地区特异性VP1基因变异。 周晓芳 寸建萍 姜黎黎 田炳均 李楠 伏晓庆 曹亿会关键词:手足口病 VP1基因 2011年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三起霍乱疫情菌株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其南、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因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历来为霍乱疫情的高发地区之一。笔者对该地区2011年3起霍乱疫情的菌株进行了分子分型研究,现报告如下。 古文鹏 伏晓庆 杨建斌 尹建雯 曹亿会 李超群 杨溪 徐闻 赵世文关键词:分子分型 疫情 霍乱 菌株 少数民族 气候条件 中国西南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中国西南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方法通过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监测平台,收集2012年1月12日至2015年3月14日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上报的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的10384例监测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收集其基本信息。对标本中的流感病毒(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副流感病毒(HPIV)、人腺病毒(ADV)、人冠状病毒(HCoV)、人偏肺病毒(HMPV)、人博卡病毒(HBoV)和鼻病毒(HRV)进行检测,并对不同特征病例的不同病毒阳性率进行描述。结果10384例监测病例中,共检测8013份样本。病毒阳性率为33.31%(2669例),其中HRV的阳性率最高(10.23%,820),HMPV最低(1.05%,84)。RSV、HRV、HPIV和HBoV阳性率在0~5岁组最高,分别为14.74%、14.64%、9.71%和7.16%。另外,HCoV在鼻咽拭子样本中的阳性率最高(2.47%)。RSV和HRV在鼻咽抽吸物样本中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0.28%和21.74%。贵州省HRV和Flu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3.66%和11.95%。重庆市RSV的阳性率居于首位,为16.95%,四川省则以HRV和HPIV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3.55%和9.81%。监测病例中,656例病例样本同时检出两种及以上病毒,两种病毒感染占多重感染总数的83.54%。结论各省病原体种类不同,流行程度各异,鼻咽抽吸物病毒检出率最高。加强和完善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监测平台,尽早确定病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曹亿会 伏晓庆 徐闻 乔恩发关键词:发热 病毒 云南省2009年至2014年B型流感毒株血凝素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2009年至2014年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基因突变及其抗原变异情况.方法将云南省2009年至2014年流感哨点监测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随机抽取12株B型流感病毒进行HA1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测序产物进行分析,通过MEGA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构建HA基因进化树.结果云南省流感毒株血清型和基因型鉴定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基因变异后量的积累量不够引起.在HA1蛋白的抗原决定簇的3个重要区域120环,150环和160环都有氨基酸的变异.云南省流感毒株在120环的131位置氨基酸变异为N131K,137位置B-Victoria系氨基酸发生了N137H的变异,187位置有2株发生了P187S的变异.结论云南省的B型流感毒株在血凝素基因重要位置发生了多处变异,有和疫苗株相同的变异,也有不同于疫苗株的变异. 曹亿会 李娟 赵晓南 宁德明 罗春蕊 徐闻关键词:B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进化分析 2015~2018年玉溪市5岁以下儿童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2020年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5岁以下儿童暴发腹泻病例的主要病原。为了解局部地区5岁以下儿童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并为诺如病毒胃肠炎的防控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2015~2018年在云南省玉溪市的哨点医院采集1017份5岁以下儿童腹泻粪便标本,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并对诺如病毒ORF1-ORF2连接区进行扩增,对其中的GⅡ型诺如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017份腹泻粪便标本中共检出诺如病毒79份,阳性检出率为7.77%,其中GⅠ占15.19%(12/79),GⅡ占84.81%(67/79)。79份诺如病毒标本中37份GⅡ型诺如病毒测序成功,结果显示,GⅡ.4 Sydney[P31](36.71%,n=29)是主要基因型,其次是GⅡ.3[P12](6.33%,n=5),其他型别包括GⅡ.6[P7](2.53%,n=2)和GⅡ.2[P16](1.27%,n=1)。2015~2018年云南省玉溪市儿童诺如病毒以GⅡ.4 Sydney[P31]基因型为主。 俞进存 向以斌 靳淼 张芹 曹亿会 曹亿会 徐闻 米弘瑛 米弘瑛 杨景晖关键词:诺如病毒 胃肠炎 基因型 2018—2020年丽江市手足口病持续流行及2020年EV-A71分离株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明确2018—2020年丽江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情况及2020年EV-A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对收集到的2018—2020年丽江市HFMD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EV-A71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扩增其VP1区,获得的序列与参考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018—2019年,丽江市HFMD报告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历年男性病例数均高于女性,但男女性病例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构成丽江市HFMD主要病原的是EV-A71、CV-A16和其他EV。其中EV-A71阳性病例2018年1份(0.48%,1/210),2019年未检出,2020年159份(66.53%,159/23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丽江市EV-A71分离株均处于C4a分支,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9.44%~100%和99.65%~100%,与攀枝花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9.10%~100%和98.99%~100%。所有丽江分离株在中国内地EV-A71常见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均发生了S283T和A293S突变,在B细胞抗原中和表位中的氨基酸序列均未发生改变。结论其他EV、CV-A16和EV-A71作为丽江市2018—2020年的HFMD流行的优势病原交替出现。2020年丽江市流行的EV-A71均为C4a亚型,与攀枝花参考株亲缘关系最近,考虑为攀枝花市输入传播。 李楠 姜黎黎 周晓芳 曹亿会 杨溪 寸建萍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VP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