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寻常型天疱疮37例误诊分析
- 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不易愈合的太疱病损,其病因不明,发生在口腔黏膜损害以寻常型天疱疮为主。由于该种疾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较易造成误诊。本研究对37例该病误...
- 彭解英张睿张凯马立为
- 关键词:寻常型天疱疮口腔医师
- 文献传递
-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VEGF mRNA的表达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早、中、晚期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的表达,探讨VEGF与OSF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OSF患者30例,其中早、中、晚期组各10例,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每例研究对象取其口腔黏膜,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OSF患者早、中、晚期组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 mRNA在OSF早、中期的表达均较正常口腔黏膜高(P<0.05);VEGF mRNA在OSF早期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中、晚期(P<0.05),其中中期的表达与晚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对OSF微血管病变的影响主要在黏膜下层,各种调控因素在基因转录水平导致VEGF的高表达可能是OSF局部组织缺血的代偿。
- 彭解英王静邢泉张睿张凯
-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缓解疼痛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应用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缓解疼痛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3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行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实验组用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对照组用AHPlus糊剂,观察根充后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为9.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瘘型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无瘘型实验组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18.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应用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能有效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
- 张凯彭解英张睿马立为
- 关键词:地塞米松氢氧化钙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根管治疗期间疼痛
-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可能的口腔黏膜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咀嚼槟榔习惯与OSF的发生关系密切。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 张凯彭解英张睿马立为
-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整合素连接激酶ECM
- 文献传递
-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的表达
-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以及Bcl-2、Bax表达和分布的差异,进一步探讨OSF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TUNEL测定法检测组织上皮中凋亡细胞的数量...
- 彭解英张睿张凯马立为
-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细胞凋亡BCL-2BAX
- 文献传递
- iNOS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正常口腔黏膜(NOR)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OSF(早、中、晚期各10例)、15例白斑(OLX)及15例OSF...
- 彭解英马立为刘丽芳张凯张睿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口腔白斑癌变
- 文献传递
-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组织中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内皮素A型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 A,ETA)和内皮素B型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 B,ETB)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mRNA的表达,探讨ETA、ETB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OSF患者,其中早、中、晚期组各10例,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每例研究对象取其口腔颊黏膜,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ETA、ETB在OSF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ETA mRNA和ETB mRNA在OSF各期中的表达均较正常口腔黏膜高(P<0.05);ETA mRNA在OSF早期的表达明显低于中、晚期(P<0.05),其中期的表达与晚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ETB mRNA在OSF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咀嚼槟榔等理化因素导致的ETA、ETB在基因转录水平的高表达以及由此所介导的缩血管效应可能是OSF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
- 彭解英邢泉王静张凯张睿
-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内皮素-1内皮素受体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