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雷 作品数:27 被引量:9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茵栀黄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联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两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均连续治疗6 d后记录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5.5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与对照组(1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蓝光短时多次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优,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张晋雷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 蓝光照射 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病原学分析及影像学特征 2021年 目的分析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239例,采集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使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脑脊液中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对所有患者作头部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239例患者多为单菌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多见,占46.52%,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占16.48%;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比较高,为13.19%。革兰阴性菌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哌拉西林有高度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1.67%、100%和100%;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67%和28.57%。革兰阳性菌中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为66.6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8.95%和87.50%;3种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耐药率为0。头颅MRI检查异常140例,占58.58%。脑出血为常见影像学表现,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以及脑室室管膜下脉络丛出血等。同时可见脑白质损伤、脑外间隙增宽和脑室管膜下部位异常信号。结论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多数脑膜炎患者均出现头颅MRI异常,脑出血为常见影像学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孙元杰 陈龙华 石梦园 贾西中 张晋雷关键词:脑膜炎 病原菌分布 耐药情况 影像学 极低体重儿常见危重症的治疗及管理措施 2015年 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常见危重症的治疗及管理措施,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择38例极低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儿采用对症治疗和综合治疗管理方法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且无死亡病例,其中平均住院时间为(32.7±18.6)d,出院时平均体重为(2.22±0.43)kg。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12个月,其身长、体重、头围增长等均属正常水平,没有出现视力、听力障碍和明显的行为能力、智力障碍。结论极低体重儿通常伴随各种常见危重症,只有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给予及时的治疗管理措施才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保证其健康成长。 张晋雷关键词:极低体重儿 治疗管理 早产儿重症监护室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早产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作进一步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115例已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痰标本做药敏及培养试验,观察并记录从痰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再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NICU内的115例下呼吸道感染早产儿共送检痰标本1 187例次,分离出14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0株,占比6.99%;革兰阴性菌133株,占比93.01%。检出率占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中,有4株为多重耐药菌株;28例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中,有5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在87例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有36株为多重耐药菌株,5株为泛耐药菌株。结论:NICU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较为多见且耐药性较高,及时了解早产儿下呼吸道感染后的病原菌耐药性及分布情况对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姜念依 薄延桥 陈恒 张晋雷关键词:早产儿 重症监护室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疗法,观察组予以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以及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PedsQLTM)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A区、B区、C区、D区、E区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上述5个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BP、NS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MBP、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I及PedsQLT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训练治疗有利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肌力恢复,改善脑损伤程度,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张晋雷 杨英阁 邢含业关键词:脑瘫 肌张力低下 平衡疗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NBNA)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5、10天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病情,值得推广。 张晋雷关键词:神经节苷脂 纳洛酮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早产儿更是如此,但病情进展迅速,是引起婴儿尤其是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特点呈现出时代和地域的差异,而足月儿和早产儿在败血症病原菌分布、 张晋雷 张国英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早产儿 足月儿 病原菌分析 严重并发症 病原菌特点 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心肌酶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6年8月6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液、低流量吸氧等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肌酶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6,P〈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 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 cTnI、CK-MB、CK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以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可改善患儿心肌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张晋雷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磷酸肌酸钠 心肌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南阳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初步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共纳入218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192例,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为8.79%;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TSB峰值、B/A值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所建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05(P<0.001,95%CI:0.875~0.936),最大Youden指数为0.687,模型灵敏度为0.81,特异度为0.87,预测效能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风险,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高危患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发生提供参考。 张晋雷 张靖 杨英阁关键词: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脑病 ROC曲线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4 2017年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征,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20例,对其给予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分析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32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患疾病主要为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气管炎,分别占73.44%、14.06%、8.12%、4.38%;调查320例患儿中,256例送检呼吸道分泌物,46例检出病毒,检测阳性率17.97%,143例检出细菌,检测阳性率为55.86%,共分离出病毒48株,细菌158株;0~1、2~7、8~12岁患儿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7.92%、8.24%、4.35%,冬春季与夏秋季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7.92%、7.41%,不同年龄、季节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2~7、8~12岁患儿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2.83%、30.59%、21.74%,冬春季与夏秋季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0.00%、34.26%,农村与城镇患儿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8.31%、38.05%,对不同年龄、季节、居住环境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3%。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以肺炎多见,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革兰阴性菌为主,病毒感染与患儿年龄及发病季节关系密切,细菌感染与患儿年龄、发病季节、居住环境关系密切。 张晋雷 杨英阁 东建亭 陈玉才 陈中慧关键词:小儿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