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施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路径介入背景下围术期桡动脉闭塞的预防
- 2024年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造影在全球广泛开展,其中经桡动脉路径已被证实优于经股动脉路径,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首选路径。而TRA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桡动脉闭塞。据2017年Hahalis等荟萃分析,TRA围术期RAO的发生率为6%~8%。RAO会妨碍同侧再次行TRA介入诊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使用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需旁路移植患者桥血管的使用。因此,本文将对经dTRA介入背景下围术期RAO的预防进行一个综述。
- 吴映红张施明
- 关键词:桡动脉闭塞
- 抗氧化应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ysC及Pro-BNP的影响及相关性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抗氧化应激治疗后对CysC及Pro-BNP变化的影响,以及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126例为研究组,同期住院无心功能不全患者62例为对照组,分别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基线资料,心脏彩超评估心功能状态: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D),并测定血清CysC、Pro-BN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随后分析所产生的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EF、TC、HDL-C水平降低(P<0.05);LVEDD、LAD、TG、Cr、BUN水平均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CysC及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NYHA 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CysC及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抗氧化应激治疗后,6个月内随访结果可见:抗氧化应激后HF组CysC及Pro-BNP水平仍高(P<0.05);治疗后各组CysC及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CysC与Pro-BNP、LAD、LVEDD、TG、Cr、BUN呈正相关;与LVEF、TC、HDL-C呈负相关。心力衰竭组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均高,而死亡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应激治疗与血清CysC及Pro-BNP水平关系密切,具有负相关性,血清CysC及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心功能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的预测因子。
- 李杰张施明杨淑莲
- 关键词:抗氧化应激心力衰竭胱抑素CB型钠尿肽前体
- 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介入诊疗现状被引量:4
- 2015年
- 肾动脉造影是确诊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肾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肾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介入治疗优点更为突出,可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门诊肾动脉造影诊疗成为现实。
- 张施明
- 关键词:经桡动脉肾动脉造影肾动脉介入治疗
- 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连同肾动脉造影的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连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01月-2013年1月,我院行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连同。肾动脉造影52(男31,女21)例,年龄35~79(59±10)岁,身高149~172(1584-7)cm,所有患者左、右手均为Allen试验阳性,右桡动脉穿刺成功后,先行冠状动脉造影,之后换用长度117cm的5FMPAl造影导管行肾动脉造影检查,收集患者造影成功率、造影操作时间、X线曝光量、所用造影剂剂量、止血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达100%,经右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成功率达96%,无严重并发症,止血时间短,术后患者即刻可下床活动。结论: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连同肾动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选择性应用。
- 张施明
- 关键词:肾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右桡动脉
- 经dTRA、常规TRA穿刺置管在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对比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比观察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 TRA)、常规桡动脉入路(TRA)穿刺置管在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的受检者49例,随机分为d TRA 24例、TRA组25例,d TRA受检者采用经d TRA穿刺置管进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TRA组采用经TRA穿刺置管进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手术时间、X射线曝光时间、术中累计放射总量、造影剂用量、压迫止血时间、术后食指血氧饱和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第3天VAS评分、住院患者满意度等手术相关资料,以及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穿刺点出血、右手及前臂张力性血肿、桡神经损伤、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皮肤溃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 TRA组受检者穿刺置管时间、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TRA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第3天VAS评分、压迫止血时间均低于TRA组(P均<0.05)。两组受检者均未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穿刺点出血、右手及前臂张力性血肿、桡神经损伤、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皮肤溃烂等相关并发症。结论与经TRA穿刺置管进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相比,经d TRA穿刺置管进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术后疼痛减轻、压迫止血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更高,可作为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的常规入路之一。
- 夏仙之张施明吴映红王颖颖
- 关键词: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桡动脉
- 双超滑导丝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超滑导丝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4)。研究组采用双超滑导丝辅助跨越桡动脉痉挛段,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处理桡动脉痉挛。比较两组桡动脉痉挛程度及长度,单侧桡动脉完成手术情况,成功通过痉挛血管段所需时间、到达导管室至梗死血管开通时间,以及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桡动脉痉挛程度及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通过单侧桡动脉完成手术率高于对照组,成功通过痉挛血管段所需时间、到达导管室至梗死血管开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局部血管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行PCI中并发桡动脉痉挛时应用双超滑导丝辅助可快速、安全有效地使指引导管跨越痉挛段,较常规应用抗痉挛药物方法更为安全、有效。
- 张施明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桡动脉路径桡动脉痉挛
- 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华法林抗凝初始阶段出现高凝状态的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可以有效降低栓塞并发症,已应用于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换瓣术后抗栓疗法、瓣膜病及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冠心病、外周动脉血栓栓塞等疾病[1],但其过量易致各种出血[2],早期表现有牙龈出血、鼻衄、瘀斑、紫癜、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月经量过多等;偶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瘙痒性皮疹、
- 张施明
-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下肢深静脉血栓
- β受体阻滞剂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一例
- 患者,男性,57岁。主因'反复心前区疼痛2天,突发意识丧失30分钟'于2010年12月10日17时50分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病史。入院查体:T 36.5℃;BP 110/65 mmHg;昏...
- 张施明杨淑莲
- 关键词:心室电风暴急性心肌梗死Β受体阻滞剂成功抢救
- 文献传递
-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20年
- 常规桡动脉途径仍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首选途径,但是存在桡动脉闭塞、桡神经损伤、桡动脉痉挛后穿刺困难等缺点。因此,部分医生提出了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途径,该途径具有定位方便、能更好地保证近端桡动脉开放、术后易止血、节约手术费用、可以作为近端桡动脉闭塞逆行再通的入路、对近端桡动脉损伤少、左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可使术者操作更舒适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远端桡动脉直径偏小、穿刺难度大、学习曲线长、不利于使用大型号(7 F以上)的导管手术、与常规桡动脉导管长度不匹配等缺点。因此,建议患者穿刺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鼻烟壶区穿刺部位桡动脉直径,有助于术者选择适当型号的动脉鞘及穿刺点;对于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直径偏小、体质量低及身高偏矮的女性尽量不选择该入路,对于常规桡动脉途径操作不熟练的术者也尽量不选择该入路。由于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而非常规技术,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其优劣。
- 张施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
- 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影响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扫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46例,卡托普利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36例。治疗1周~12个月后,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CUG)检查,分别测定计算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DV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乙VPWT)的变化。结果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CUG各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12个月后培哚普利组LEDVI、LESVI均显著低于卡托普利组(P〈0.05),而LVEF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D能有效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的发生。培垛普利与卡托普利比较,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大、耐受性更好。
- 覃俊安张施明林小刚
- 关键词:培哚普利卡托普利心肌梗死左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