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庆举
-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杜威教育哲学中的民主及其人性论视角被引量:3
- 2017年
- 诞生在美国社会转型期并对中国等产生影响的杜威教育哲学,其生成的主线是"民主与教育",是对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联思考。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首先通过生物学和社会学考察,提出了对"教育"的独特界定,进而在"民主"社会中研究具体的教育目的、过程与课程等,确立了教育哲学的社会基础。"民主"尚有其"人性"信仰,社会基础尚有其人性基点。通过对人作为"未成熟的社会生物"之依赖性与可塑性的辨析,杜威确立了其教育哲学的人性基点。从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角度,重新考察杜威教育哲学的基础、路径及其广度、深度与综合性,对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尤其是几代学人百年努力的教育学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 庞庆举
- 关键词:杜威教育哲学社会基础
- 当代中国教育学之“生命·实践”特征——叶澜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述评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国教育学自近代从西方引进,百余年间,几代学者持续努力创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叶澜教授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以"论纲"方式呈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它纵贯西方三千年学科观,回归突破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形成了以"生命·实践"为内核基因、扎根民族"文化传统"和学校教育"变革实践"、提出中国式教育命题和体现中国思维、运用中国话语、呈现教育学"独立学科"立场的中国原创教育学。它有字书写的背后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与研究团队数十年学术生命实践的无字之书。
- 庞庆举
- 关键词:教育学人
- 从教育与生命的关系探析教育的适度智慧被引量:3
- 2007年
- 对教育的思考离不开对生命的求索。教育活动的生命性、实践性和面向未来性决定了教育需要适度智慧,是一切艺术中最复杂的实践艺术。通过对教育与生命之间关系的思考,由教育的生命性、实践性生发出教育的适度智慧问题,从学习者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与教育内容或中介这三个方面谈寻教育适度智慧的内在依据。在当前,“教育的适度”需要“改革的适度”来保障: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要“破立有度”;在变革的速率控制上,要“疾徐有度”;在改革的关系把握上,要“收放有度”。也就是说,适度智慧不仅需要理论思考,更需要在实践中体悟和把握。
- 庞庆举
- 关键词:教育生命
- 综合活动领域的四季系列探索与创生——来自“新基础教育”四季系列活动的改革研究
- 2019年
- 综合活动是“新基础教育”整体转型性变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经20余年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的研究性变革实践,形成了领域基本特质:价值取向上的儿童立场,行为策略上的整体策划与重心下移、日常创生与系列累进,以及思维方式上的综合融通等。四季系列活动作为综合活动领域相对成型后的自我突破,秉承基本特质,进一步打开促进儿童整体成长的教育时空,沟通自然、社会与儿童健全成长和学校生活节律的内在关系,开发自然之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生命智慧的独特育人价值,生成了具有领域特质的新经验。
- 庞庆举
-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
- 偌大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教育学——记“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发布会暨研讨会
- 2015年
- 叶澜教授提出并主持创建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自2004年正式面世,至今已走过十年历程。继2007—2009年叶澜教授主编、出版了“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回望》《立场》《基因》和《命脉》)之后,2014~2015年,
- 庞庆举
- 关键词:教育学生命发布会论著
- 论“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实践影响力被引量:3
- 2017年
-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实践影响力日益显现,体现在学校整体转型变革和区域共生体建设中,其影响力生成于中国独创的"深度介入"研究方式与推进路径。研究主体理论适度先行、读懂实践、介入实践并承担变革责任,在持续的"扎根""读懂""共生"转化中,提升了变革主体的"内生力",实现了变革实体的"自组织"机制,并表明入地扎根、读懂转化、主体融入的理论具有实践影响力。
- 庞庆举
-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深度介入
- 叶澜:教育要先读懂“人”被引量:2
- 2016年
- 从教50余年,叶澜的自我定位是“一位甘心以教育学为志业的学人”。“我为什么愿意做教育学人?”叶澜说,“因为教育的丰富复杂,需要以研究者个体生命的全部丰富性去体悟、理解和表达,做教育学研究令人永远有学习的冲动。教育学人的生命会因此越发丰富、美丽和幸福。”
- 庞庆举
-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个体生命丰富性
- 以“生命·实践”创造新型师道尊严——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
- 2012年
- 她,生就一张娃娃脸,目光温润而明亮,最喜欢别人称她为"老师";她,是一名教育学研究者,却认定教育不是写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她,以自觉的生命实践,引领生命自觉的人,打造"生命·实践"教育学,创造出新型师道尊严。她,就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主持人、"生命·实践"
- 庞庆举
- 关键词:生命实践师道尊严教育学研究者主持人
- 学校变革中的管理、领导与治理:类型区别与阶段转化被引量:8
- 2017年
- 当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创造性地落实"治理"理念。结合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特殊性,发现阻碍学校变革推进的瓶颈问题是运行重心太高、价值取向模糊、缺乏系统综合思维。为此,本文在理论上通过比较相关概念,进一步厘清"治理"的理念;在实践上,努力提炼当代学校变革走向治理的转化路径。最后指出,实现治理需要重心下移的运行方式、成人成事的价值取向和综合融通的思维方式。
- 庞庆举
- 关键词:运行方式思维方式
- 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
- 就学科自身而言,人的问题是教育学理论发展至今,常新常在的核心式问题,人性假设日渐成为当代教育学需要直面的基因式概念,它渗透在、生发出教育学理论的物种性特质。就中国范围而言,教育学科百年发展提出了学科独立性、理论原创、研究...
- 庞庆举
- 关键词:教育科学教育学科学科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