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若旭
- 作品数:25 被引量:37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部分液体通气对胎粪性急性肺损伤的病理学影响
- 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是围生期新生儿的严重疾病,重症MAS可发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ALI属于目前临床上治疗难点之一。
...
- 朱晓东陈菲嵇若旭狄华谢利娟朱建幸
-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液体通气
- 文献传递
- 儿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主要菌株的流行病学状况和其相关的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从2000年5月~2004年2月,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进行细菌学检查,同时对发现的相关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对所获得的阳性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在所进行的8220次细菌学检测中共发现1320株阳性细菌,其中发现202株CNS,占总体检出率的15.3%(202/1320),其中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等为主要的前5位致病菌。这些阳性菌株中苯唑西林耐药CNS占86.63%。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保持敏感。结论 CNS感染已经成为儿科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苯唑西林耐药CNS菌株呈多重耐药;针对CNS感染。需要在细菌学检查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万古霉素依然是最后的治疗手段。
- 嵇若旭朱晓东狄华单炯
- 关键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性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7
- 2006年
- 朱晓东单炯周晓苓嵇若旭狄华朱建幸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流行病学
- 上海市霾期间PM_(2.5)、PM_(10)污染与呼吸科、儿呼吸科门诊人数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72
- 2011年
- 为了探讨上海市霾期间PM2.5、PM10污染与呼吸科、儿呼吸科日均门诊人数的相关性;对上海市6所大中型医院2009-01-01~2009-12-31期间医院呼吸科、儿呼吸科日门诊人数及霾天PM2.5、PM10的浓度数据运用广义相加泊松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当日和滞后日的危险度评估.结果发现,在霾发生当日,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50μg/m3,呼吸科、儿呼吸科日均门诊人数分别增加3%和0.5%;PM2.5日均浓度每增加34μg/m3,呼吸科、儿呼吸科日均门诊人数分别增加3.2%和1.9%;同时PM2.5、PM10污染对门诊人数影响的滞后累积效应大于当日效应,且在霾污染暴发第6 d时累积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推测,上海市霾期间PM2.5、PM10污染对医院呼吸科、儿呼吸科日均门诊人数具有一定影响.
- 殷永文程金平段玉森魏海平嵇若旭于金莲于宏然
- 关键词:PM2.5PM10门诊人数呼吸科
- 儿童型肺母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8年
- 儿童型肺母细胞瘤(pleuropulmonary blastoma)是小儿罕见的肺部和胸膜侵袭性胚胎源性肿瘤,其发病率仅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25%~0.50%,最常发生于5~6岁以下的儿童,儿童平均发病年龄3.2岁。其表现为胸腔内巨大的新生物,常与胸腔积液相伴,但并不累及胸膜,部分病例可以发生气胸。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该病患儿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朱晓东嵇若旭张辅贤梅举李文华奚政君
- 关键词:肺母细胞瘤文献复习儿童型肺部恶性肿瘤侵袭性新生物
- 部分液体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部分液体通气(PLV)在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并发严重呼吸衰竭和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时肺氧合不良,在使用Babylog8000+呼吸机进行常频机械通气无效的情况下,将加温后的全氟化碳(PFC)缓慢注入患儿肺内,通过球囊加压,使其在肺内均匀弥散后继续进行常频通气。同时监测患儿的PaO2、PaCO2、氧合指数(OI)和相关生命体征,定时进行气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结果使用PLV治疗后,患儿的氧合情况明显改善,OI明显下降,6h后OI比PVL前下降41.18%,无明显二氧化碳潴留。使用PLV后77h撤机,撤机后7d复查:动脉导管关闭、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肺部X线显示病变吸收,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脑缺氧缺血性病变好转,健康出院。结论PLV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时可以使用,需要继续评价其在临床医疗中的效果和规范。
- 朱晓东朱建幸单炯嵇若旭狄华陈菲
- 关键词:部分液体通气全氟化碳胎粪吸入综合征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标本中细菌的分布
- 2004年
- 重症感染性疾病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引起儿童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是治疗的关键,但对于危重患儿来讲,抗菌治疗常是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的经验性治疗.因此,临床医生需了解当前当地有关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细菌药敏资料,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我们对2000年5月至2003年2月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分析.
- 嵇若旭朱晓东狄华刘瑛
-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致病菌
-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非髓过氧化物酶介导系统活性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细菌感染状态下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非髓过氧化物酶 (non myeloperoxidase,NMPO)介导系统活性的变化 ,以及脐带血血浆对NMPO介导系统激活的影响。方法 利用佛波醇乙酯 (phorbol1 2 myristate 1 3 acetate ,PMA)、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刺激脐带血中性粒细胞 ,并将脐带血的血细胞或血浆与成人外周血的血细胞或血浆进行交叉混合 ,结合荧光染色 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NMPO介导系统的活性。结果 利用PMA刺激 ,以模拟非感染状态下NMPO介导系统的激活 ,新生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的NMPO介导系统的活性与成人相比明显低下 (t=3 378,P <0 0 1 )。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刺激 ,以模拟感染状态下NMPO介导系统的激活 ,新生儿脐带血NMPO介导系统的活性均表现为低下 ,但是在大肠埃希菌刺激时表现的更明显 (t=1 2 1 50 ,P <0 0 0 1 )。同时 ,在利用大肠埃希菌刺激时 ,脐带血血浆可以明显地抑制NMPO介导系统的活性 ,表现为混合了脐带血血浆的新生儿脐带血和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MPO介导系统的活性均明显降低。结论 新生儿的中性粒细胞功能本身可能存在着发育的不完善。大肠埃希菌刺激时 ,新生儿脐带血NMPO介导系统的活性明显低下 ,可能与新生儿血浆中所含有免疫球蛋白量较低有关 ,这提示免疫?
- 朱晓东陈同辛嵇若旭周晓苓王廉文朱建幸
- 关键词: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
- 住院患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9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儿科住院患儿中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菌株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3年 2月期间儿科住院患儿中ESBLs阳性菌感染情况 ,根据NCCLS(1999版 )规定做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在所进行的 6 32 3次细菌学检测中有 994株阳性菌株 ,其中大肠埃希菌 30 4株 ,肺炎克雷伯菌 71株 ,阴沟肠杆菌 2 2株 ,其他菌株为 5 97株。ESBLs阳性菌株为 97株 ,总检出率 1 5 3% ;其中内科系统检出 80株 ,外科系统检出 17株 ,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ESBLs阳性菌中有6 9株为大肠埃希菌 ,2 5株为肺炎克雷伯菌 ,3株为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最高 (35 2 1% ,2 5 / 71) ,与大肠埃希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ESBLs阳性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及敏感率不同。结论 ESBLs阳性菌已经成为儿科住院患儿中较为重要的耐药菌株 ,对其治疗应当依据细菌学药敏检测结果 ;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仍是治疗ESBLs阳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朱晓东嵇若旭刘瑛狄华王廉文朱建幸
- 关键词:住院患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分析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
- 2004年
- 嵇若旭朱晓东狄华刘瑛单炯朱建幸
-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