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山秀明

山秀明

作品数:180 被引量:1,139H指数:1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领域

  • 70篇电子电信
  • 5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天文地球
  • 6篇理学
  • 4篇电气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网络
  • 20篇传感
  • 18篇通信
  • 17篇雷达
  • 16篇感器
  • 16篇传感器
  • 14篇地震
  • 12篇数据融合
  • 9篇多传感器
  • 9篇计算机
  • 9篇固体潮
  • 9篇航迹关联
  • 8篇无线
  • 8篇路由
  • 8篇混沌
  • 8篇计算机网
  • 8篇计算机网络
  • 7篇多传感器数据
  • 7篇多传感器数据...
  • 6篇分布式

机构

  • 171篇清华大学
  • 2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2篇云南大学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江南大学
  • 4篇北京市地震局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西南电子电信...
  • 2篇布鲁奈尔大学
  • 2篇中国航天科工...
  • 2篇大庆石油管理...
  • 2篇云南省电子计...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环境特性...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71篇山秀明
  • 76篇任勇
  • 35篇袁坚
  • 31篇王钺
  • 17篇张林
  • 16篇周挚
  • 15篇冯振明
  • 9篇张立
  • 8篇刘琪
  • 8篇翟羽佳
  • 7篇梁虹
  • 7篇仇贲
  • 7篇王耀希
  • 7篇王剑
  • 6篇罗荣联
  • 6篇尹逊和
  • 6篇全海燕
  • 5篇单琳伟
  • 5篇李莹
  • 5篇任丰原

传媒

  • 2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3篇物理学报
  • 10篇微计算机信息
  • 8篇系统工程与电...
  • 7篇计算机应用研...
  • 7篇地震研究
  • 6篇电子学报
  • 6篇北京邮电大学...
  • 4篇计算机学报
  • 4篇计算机应用
  • 4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电信科学
  • 3篇计算机工程
  • 3篇软件学报
  • 3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计算机与网络
  • 2篇电讯技术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微电子学与计...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17篇2011
  • 15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16篇2007
  • 13篇2006
  • 14篇2005
  • 18篇2004
  • 4篇2003
  • 11篇2002
  • 9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7
  • 3篇1994
  • 3篇1991
  • 1篇1989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算机网络的长程相关特性被引量:10
2004年
针对一种计算机网络模型 ,利用节点排队长度累计量的均方涨落函数 ,研究了网络节点在时间上的长程相关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负载的增加 ,网络节点数据包排队长度在时间上由自由流状态的不相关或短程相关逐渐演变为临界和拥塞时的长程相关 ,关联范围逐渐增大 ,长程关联特性开始显现 .在自由流状态时 ,节点的不相关或短程相关 ,并且有一致的数值为 0 .5的幂指数这一典型特征 .而在临界状态时 ,节点数据包排队长度长程相关 ,有大于0 .5的幂指数为特征 .并且随网络规模的增大 ,节点间的群体作用逐渐显著 。
刘锋山秀明任勇张军马正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相变幂律网络节点
QoS路由及其在IP中的实现被引量:3
2000年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实时传输视频、音频信息,正成为一个不断凸现的应用,同时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发展,也给网络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QoS路由,即给定QoS需求参数,寻求一条路由满足其要求,并同时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QoS路由可以分为三类:源路由、分布式路由和层次路由。讨论了QoS路由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由于IP是无连接的网络,因而也初步探讨了如何在IP中引入面向连接的QoS路由机制入其引入机制的开销和效益。
吴霖任勇袁坚山秀明
关键词:QOS路由服务质量IP网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时代地震观测技术的产业化问题被引量:5
2004年
国家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前瞻性技术领域的竞争 ,占领技术制高点成为各国国家发展的基本取向。本文结合地震观测现状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展 ,概述了地震观测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和科学需求 ,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层次上初步探讨了地震观测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周挚山秀明任勇李倩王征郭天乐
关键词:地震观测技术信息化信息网络技术自控技术
P2P应用系统用户共享行为的复杂网络模型被引量:5
2008年
分析了因特网上主流P2P应用的体系结构,构造了一个描述用户共享行为的复杂网络演化模型——SNET模型。在用户共享文件持续增长的驱动下,SNET模型可以演化出与实际P2P应用相似的拓扑结构。通过分析SNET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清华校园网的实际测量数据,发现P2P应用和SNET模型中用户的连接数量都表现出幂率分布规律。
山秀明刘旸张林王磊任勇袁坚王耀希
关键词:复杂网络对等网络
大时滞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算法被引量:91
2003年
主动队列管理(AQM)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目的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近年来TCP端到端拥塞控制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大多数AQM算法在设计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时滞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仿真试验证实了已有的几种典型算法控制的队列在大时滞网络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剧烈的振荡,导致瓶颈链路利用率下降和延时抖动加剧.为此,在进行了适当模型拟合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控制理论中的内模补偿原理设计了鲁棒的延时补偿主动队列管理(delay compensation-active queue management,简称DC-AQM)算法,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大时滞小期望队列长度的网络配置中表现出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已有的算法,链路利用率是其他算法的3~4倍.
任丰原林闯任勇山秀明
关键词: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算法计算机网络AQM算法主动队列管理
一种P2P文件共享网络流量分析模型被引量:3
2011年
为反映P2P网络中节点间自组织的数据传输行为对底层网络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二维阴影模型,用于分析和比较节点间对等访问、异质性访问以及引入代理节点后网络性能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对等访问和异质性访问情况下,网络关键性能参数都出现了相变现象;与对等访问相比,访问的异质性引起相变点的明显左移,表明网络性能恶化;引入代理节点可减缓路由器节点数据包排队长度和丢包率的突变,均衡了网络流量的空间分布,相变点的右移说明网络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李一鹏任勇袁坚山秀明
关键词:P2P网络相变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飞机目标识别法被引量:17
2001年
通过将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 (AWNN)中的小波基函数直接替换为 Gauss径向基函数 ,提出了一种适于对目标一维距离像信号直接进行分类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对用于信号分类的 RBFNN网络结构的确定、RBFNN的训练以及最终判决规则的确定等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 6个目标不同信噪比下的分类结果表明 ,提出的 RBFNN对距离像信号具有很强的分类能力 。
杨华任勇李莹山秀明肖志河巢增明
关键词:高分辨距离像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目标识别
分层地电模型的正演递推关系被引量:2
1997年
通过对分层地电模型中电磁波传播的路径分析,我们导出了一种逐层向上的地电系统正演迭代关系。研究系统函数特性,可以得出:①层状地电结构对于垂直入射电磁波的脉冲响应为低通特性;②在低频端,浅层路径对于深层界面反射的掩盖是严重的;③根据脉冲响应反演分层参数存在着不适定性。
山秀明李龙俊冯振明王衡鉴
关键词:地电结构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探
宽带雷达光学区频域识别法
2001年
该文以宽带雷达光学区目标识别为背景,由频域测量数据构造了不随目标距离像沿径向平移而改变的频域波形—回波幅值波形和相位特征波形;基于此波形,提取了两种对目标方位角不敏感的识别特征—广义频数和波形长度;并借助于时频分析中“尺度变换”的概念,把特征集进一步完备化。针对频域直接识别法易受测量噪声影响的缺点,设计了相应的预处理算法。选用FMM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并修改了它传统的学习算法。对5种喷气飞机模型的识别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
李莹任勇山秀明肖志河巢增明
关键词:宽带雷达
固体潮的地震预测研究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之分析比较被引量:12
2005年
本文分析了现行固体潮地震研究中的历史影响,对比研究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和固体潮地球动力学研究二者在振动频率、振动源体积、传输距离与介质等方面的地球物理特点与本质区别,强调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中最根本的工作是建立地震预测的目标和基本概念.
周挚山秀明任勇罗荣联杨配新杨胜梅
关键词:固体潮地震预测地球动力学研究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