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峰

作品数:49 被引量:42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源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建筑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8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园林
  • 15篇风景园林
  • 13篇遗产
  • 12篇世界遗产
  • 10篇文化
  • 8篇景观
  • 8篇风景
  • 8篇风景名胜
  • 8篇风景名胜区
  • 7篇城市
  • 5篇自然遗产
  • 5篇建筑
  • 4篇城市形态
  • 3篇遗产地
  • 3篇文化景观
  • 3篇国家公园
  • 3篇城市形态学
  • 2篇形态学
  • 2篇遗产价值
  • 2篇中国风景名胜...

机构

  • 44篇北京大学
  • 8篇伯明翰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住房和城乡建...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剑桥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政...
  • 1篇北京清华同衡...

作者

  • 44篇宋峰
  • 5篇石春晖
  • 4篇王博
  • 4篇代莹
  • 3篇邓浩
  • 3篇熊忻恺
  • 2篇刘敏
  • 2篇祝佳杰
  • 2篇熊筱
  • 1篇冯健
  • 1篇刘业成
  • 1篇赵鹏军
  • 1篇邓辉
  • 1篇曹广忠
  • 1篇阙维民
  • 1篇杜伟
  • 1篇柴彦威
  • 1篇陈耀华
  • 1篇戴林琳
  • 1篇林坚

传媒

  • 16篇中国园林
  • 4篇自然与文化遗...
  • 2篇文物世界
  • 2篇人文地理
  • 2篇风景园林
  • 2篇世界遗产
  • 1篇规划师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中原文物
  • 1篇新建筑
  • 1篇开发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文化遗产
  • 1篇遗产与保护研...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肌理与可步行性——城市步行空间基本特征的形态学解读被引量:47
2013年
以城市步行者的空间游历与感受作为观察对象,尝试将城市肌理及其内蕴的"解析度"概念运用于城市步行空间与可步行性的研究中,对尺度层级性、连续性以及公共性这3个城市步行空间的基本特征展开城市形态学的分析与解读,认为在不同尺度层级的城市空间中主动追求城市步行的空间连续性与历史连续性,是提升城市空间公共性和民主性的重要途径;城市肌理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将当前城市步行空间建设所面临的形态学问题层层地呈现出来,从而辅助分析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邓浩宋峰蔡海英
关键词:城市肌理解析度尺度层级连续性公共性
我国世界遗产地可持续业态引导策略研究——以西湖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业态是世界遗产地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然而在我国世界遗产属地化管理体制下,管理机构、当地居民、社会资本多方博弈,导致了我国世界遗产地业态发展在强度、类型、文脉传承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永续利用造成了威胁。文章基于我国的文化和体制背景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探讨了世界遗产地可持续业态引导框架,并以西湖世界遗产地为典型案例,剖析了其业态问题的肇因和表现,提出了业态增量管控、存量业态提升、业态长效管理机制等调控引导措施。
石春晖李宁汀宋峰
关键词: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风景资源“软”开发与文化自信的构建被引量:1
2016年
风景名胜区源于古代名山大川,是中国国土资源的精华,是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构建和唤起集体记忆,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而这有赖于风景名胜资源"软"开发的进行。风景资源"软"开发的基础是资源调查和价值判识,途径是基于价值认知的资源利用活动,在多种价值的交叉感悟及多样化的资源利用活动下,能激发爱国情怀,从而增加文化自信。分析了风景资源"软"开发存在的问题,对美国国家公园经验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对风景资源"软"的建议。
刘敏代莹宋峰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文化自信资源调查
混合遗产地的建筑分区控制及其设计原则——以风景名胜区为例
2005年
以我国的混合类遗产——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了解决风景区中建筑与遗产保护的矛盾的技术途径:整体布局上保持合理的功能分区,构建了保护遗产、保护生态、体现自然美和地域文化等的风景名胜区建筑创作原则体系。
宋峰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
风景资源'软'开发与文化自信的构建--风景资源调查与价值判识
名胜区是我国国土资源的精华,是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之一,进而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风景资源的"软"开发是其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利用活动,是风景名胜区对于文化自信构建的贡献所在,而风景...
代莹刘敏宋峰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文化自信
国家遗产·集体记忆·文化认同被引量:17
2012年
通过对遗产概念的历史过程回顾及其本体价值的分析,论证了遗产的本体价值在于集体记忆的传承和文化认同的构建,并以以色列的马萨达要塞为例说明这一观点,从而得出国家遗产地所内涵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不应该随着世界遗产的申报而被抹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中国国家遗产所面临的2个重要问题:一是国家遗产申报世界遗产所引起的本体价值割裂;二是过度旅游开发所引起的国家遗产本体价值缺失。
宋峰熊忻恺
关键词:风景园林国家遗产集体记忆文化认同
基于城市形态学的文化景观利用强度评估与保护管理策略制定--以庐山牯岭镇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作用的累积结果,维持人地关系的可持续性是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核心任务。以世界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地庐山牯岭镇为例进行探讨。在划定了保护管理单元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形态学康泽恩学派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划定评估单元,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牯岭镇的利用强度进行评估,并从多尺度制定牯岭镇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策略。结果显示,应注重城镇不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并通过多层级的保护管理单元对牯岭镇的形态要素进行保护管理。
肖景馨石春晖宋峰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化景观城市形态学
基于形态学的历史性城镇景观遗产价值判识与地理过程分析——以庐山牯岭镇为例被引量:16
2017年
当今我国历史性城镇景观的研究、保护与管理多基于历史遗存的现状展开,对其价值认知和保护管理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形态学领域的康泽恩学派根植于城镇的历史演化过程,为历史性城镇景观的认知及保护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对庐山牯岭镇开展了遗产价值判识与地理过程分析,其间,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对该方法进行了调整与发展,旨在探讨适合中国历史性城镇景观的保护管理及更为广泛的城镇景观的管理方法。
熊筱代莹宋峰卢叶祝冬娥
关键词:城市形态学遗产价值地理过程
从城市的角度阅读遗产--基于城市形态学分析的上海曹杨新村现代居住建筑遗产研究
作为现代居住建筑遗产代表的工人新村是1949年以后受计划经济影响下中国城市生活的典范。然而对于这些同样承担着城市居住功能的遗产而言,如何理解它们的遗产价值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由于缺乏方法论而难以找到有效的途径。作为以建...
熊忻恺宋峰
关键词:工人新村城市形态学
风景名胜区建筑物及构筑物适应性再利用与业态管理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作为杭州市建成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遗产地——西湖风景名胜区,承载着风景游赏、旅游服务、城市公园等多重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风景区范围内的业态空间多通过现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构筑物适应性再利用的方式获得,利益相关方与风景资源保护的矛盾也凸现出来。在分析西湖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其业态与建筑产权、风景资源分布的空间关系,归纳建筑物/构筑物适应性再利用的主要方式,总结适应性再利用和业态管理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适应性再利用管理的主要原则以及以特许经营和业态监督为主体的业态长效管理模式。
吴梦荷石春晖宋峰
关键词:风景园林特许经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