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容

作品数:22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护理
  • 2篇压疮
  • 2篇置管
  • 2篇住院
  • 2篇菌数
  • 2篇护理人员
  • 2篇护士
  • 2篇计算机
  • 2篇干预
  • 2篇晨间
  • 2篇晨间护理
  • 1篇导管
  • 1篇调查及对策
  • 1篇跌倒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需求
  • 1篇心理压力
  • 1篇信息处理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修复术

机构

  • 17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吴容
  • 7篇封红伟
  • 3篇朱长生
  • 3篇陈缨
  • 2篇袁艳玲
  • 2篇唐烟萍
  • 2篇蒋爱平
  • 1篇施永斌
  • 1篇徐华萍
  • 1篇范胖娟
  • 1篇黄炳娣
  • 1篇张惠
  • 1篇陆彩萍
  • 1篇唐瑞强
  • 1篇赵宝龙
  • 1篇刘慧珠
  • 1篇王家琪
  • 1篇耿芸
  • 1篇冀伟伟
  • 1篇张文芳

传媒

  • 3篇护理学杂志
  • 2篇现代护理
  • 2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上海护理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院内难免压疮与院外带入压疮的危险因素比较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院内难免压疮与院外带入压疮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将338例院外带入压疮患者(院外组)与69例院内难免压疮患者(院内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13项危险因素中排序前3的为体位受限(92.14%)、年龄>70岁(82.80%)及大小便失禁(80.84%);院外组年龄>70岁者显著多于院内组(P<0.01),院内组血清白蛋白<30g/L、意识障碍、脏器功能衰竭、局部水肿、感觉减退者显著多于院外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6项除血清白蛋白<30g/L外均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院内、院外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有差异,识别压疮高危人群采用的评估量表应有针对性。
吴容唐瑞强
关键词:住院压疮难免压疮
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在临床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应用于住院置管患者的效果。方法建立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对住院置管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从而采取预防监控措施。结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导管脱落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结论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的临床应用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
封红伟吴容张惠
关键词:评估表导管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及需求现状调查被引量:29
2008年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4所医院11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76.6%急诊科护士工作时较紧张或恐惧;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81.1%)、领导对一线护士的不重视(71.2%)和工作强度大(58.6%)等;主要心理需求为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90.1%)、领导尊重和平等对待(70.3%)等。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较大,各级领导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其压力。
陈缨吴容刘慧珠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心理需求
应用计算机压疮管理系统优化压疮监控流程的方法与效果被引量:7
2010年
压疮是指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所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害,尽管不是所有的压疮都能预防,但积极的预防措施确实是控制压疮发生的有效方法[1-2].为了有效指导和监控压疮的预防、处理措施落实情况,国外有研究[3]采用数字化管理,将患者资料储存在计算机中进行动态观察,方便指导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国内也有报道[4]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压力性溃疡患者信息传报监控流程.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压疮管理系统",对预报和带入压疮的471例患者的预防和处理压疮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及时指导和监控降低压疮风险的措施及落实,使有限的医疗护理资源合理分配,从总体上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吴容朱长生封红伟唐烟萍
关键词:计算机压疮压力性溃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被引量:33
2010年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rotein energy malnutntion,PEM)是由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状况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透析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强有力的预测因子。欧美6个透析中心的联合评价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3%有轻至中度营养不良,8%为重度营养不良。国内的研究表明:其发病率为53.6%,其中轻至中度占39.3%,重度达14.3%,明显高于国外。
潘惠芳吴容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感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感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认识和降低工作压力与倦怠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2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宝山地区2所2级甲等医院和1所3级乙等医院的912名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工作倦怠感进行调查,并与文献进行比较。结果工作压力源的五大主要问题分数均高于文献(P<0.001);工作冷漠感分数高于文献(P<0.001);成就感低落分数低于文献(P<0.001);工作倦怠感与工作压力源、被辱骂次数相关(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 score,PSSS)分、年龄和荣誉呈负相关(P<0.01);工作冷漠感与职称呈负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学历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感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感。
王霞金志蓉赵宝龙施永斌吴容陆彩萍刘娟
关键词: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感
乳腺癌改良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比较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和电动负压吸引器这2种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比较2组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情况。结果经校正χ2检验,2组之间在引流效果上无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可替代电动负压吸引器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有效的引流方法,且护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封红伟吴容
关键词:负压吸引引流效果
护理交班报告中的信息调查及对策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改进护理交班报告书写方式 ,保持护理文件完整性 ,防止潜在的医护纠纷发生。方法 调查 3个病区各 96d交班报告 ,对交班报告中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 ,与护理文件相比较。结果 交班报告中有些特殊信息 ,在护理文件中没有记录。结论 护理记录和交班报告合而为一的书写方式 ,保持了护理文件的完整性 ,提高了护理文件中数据的信息价值。
吴容封红伟王家琪袁艳玲黄炳娣
关键词:交班报告护理记录信息处理
香港理工大学结合保健诊所见闻及启迪被引量:1
2005年
吴容
关键词:诊所保健社区服务中心培训班护理界
深静脉置管两种冲管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比较深静脉置管两种冲管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持续式推注冲管方法,实验组采取改良的脉冲式冲管方法,输液结束两组均采用正压封管,观察两组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堵管率。[结果]两组留置时间、堵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脉冲式冲管方法优于持续式推注冲管方法。
封红伟吴容冀伟伟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冲管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