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卫泽

作品数:84 被引量:44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胰腺
  • 18篇胆管
  • 17篇胆囊
  • 17篇切除
  • 17篇内镜
  • 15篇胰腺炎
  • 15篇腺炎
  • 13篇胆管造影
  • 13篇胰胆管
  • 13篇胰胆管造影
  • 13篇造影
  • 13篇手术
  • 13篇腹腔
  • 12篇胆囊切除
  • 12篇逆行
  • 12篇切除术
  • 11篇逆行胰胆管
  • 11篇逆行胰胆管造...
  • 10篇内镜逆行
  • 10篇内镜逆行胰胆...

机构

  • 81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83篇吴卫泽
  • 41篇陈胜
  • 39篇王建承
  • 31篇张圣道
  • 30篇韩天权
  • 22篇费健
  • 17篇雷若庆
  • 16篇彭承宏
  • 11篇邓漾
  • 11篇张卓
  • 10篇许志伟
  • 7篇朱坚
  • 6篇蒋兆彦
  • 6篇毛恩强
  • 6篇陆晔
  • 6篇郑民华
  • 6篇薛永寿
  • 5篇蔡劬
  • 5篇王明亮
  • 5篇汤耀卿

传媒

  • 24篇外科理论与实...
  • 9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上海医学
  • 3篇胰腺病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2009国际...
  • 2篇第14届全国...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痛,发热,黄疸(HIV性肝炎合并急性胆道感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组织会诊讨论记录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女性,50岁,黑色人种,3周前由非洲某国来华。因中上腹痛3d伴发热、黄疸,于2006年12月17日20时急诊转入上海浦东公利医院急诊科。患者于发病前2周曾在我国南方旅游,3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上腹痛,疼痛呈阵发性剧烈钝痛,每次发作时间不等,伴恶心、呕吐,吐出少量胃内容物,有发热,体温约38℃左右,无畏寒。
吴卫泽史冬梅李能平谢青蔡端施维锦
关键词:肝炎肝内胆汁瘀积胆道感染临床病例讨论
内镜在腹腔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1997年
吴卫泽薛永寿王建承费健
关键词:胆囊切除内窥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防治策略被引量:3
2022年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是唯一可能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规范、合理、科学地使用肠内营养治疗,对胰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基于近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做简要概述,为胰腺癌术后的肠内营养治疗提供参考。
李婷婷吴卫泽
关键词:肠内营养
肝脏X受体α对肝细胞HepG2胆固醇代谢基因表达的调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基因对HepG2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特异性LXRα小片段干扰RNA(si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人HepG2肝细胞,同时行HepG2肝细胞LXRα的激动(T0901317)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干扰和激动前后的LXRα以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TP结合盒(ABC)G5、ABCG8、ABCA1 mRNA的表达。结果:LXRαsiRNA干扰24h后,HepG2实验组LXRα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LXRα mRNA表达抑制率为86.06%。实验组ABCG5、ABCG8和ABCA1 mRNA表达水平均较阴性对照组有下降趋势(P>0.05)。HepG2加入激动剂(T0901317)48h后,实验组ABCG8和ABCA1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但ABCG5基因表达仅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RNA干扰使HepG2肝细胞LXRα表达受抑制,继而有使靶基因ABCG5、ABCG8、ABCA1表达降低趋势;人工合成配体T0901317与LXRα结合,使其活性增加,上调了ABCG8、ABCA1和ABCG5 mRNA的表达。提示LXRα可调控HepG2肝细胞的胆固醇代谢基因。
王蕾蔡劬蒋兆彦施敏敏崔巍韩天权袁耀宗吴卫泽张圣道
关键词:肝X受体Α胆固醇代谢RNA干扰激动剂胆石病
Child术后残胃癌一例报道
2011年
本文报道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Child)术后4年残胃发生癌变的病例。该病例在随访中出现中上腹不适及CEA升高,胃镜检查发现胃底病变。Child术后残胃癌发病率低可能与病人5年生存率低且还未出现残胃癌就已死亡有关。Child术后如突然出现CEA增高或中上腹无规律疼痛,要警惕残胃癌可能。病例:男,68岁,因十二指肠乳头腺癌Ⅱ级行Child术后4年,复查发现胃底贲门部肿瘤2周入院。病人20余年前曾行脾切除术。入院前半年有中上腹隐痛不适和消化不良史。
邵堂雷吴卫泽陈胜金筱泰李勤裕陆晔王俊青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残胃癌
十二指肠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与治疗(附七例报告)
陈胜吴卫泽王建承雷若庆费健韩天权彭承宏
关键词:十二指肠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
胰腺淋巴瘤误诊为胰腺癌(附5例报道)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5例胰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例患者临床症状以腹痛、发热、黄疸为主,除1例外血浆CA19-9均正常,临床表现无法区分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CT等影像学有助于鉴别诊断。胰腺淋巴瘤CT增强扫描后均见强化表现,胰管不粗,和周围大血管关系紧密,邻近血管结构被推移,但无浸润、包绕现象。治疗以化疗为主,除1例失访外,其余4例分别存活24、14、14、13个月。结论胰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与胰腺癌混淆,治疗和预后却与胰腺癌不尽相同,临床上应该尽量通过CT或超声下穿刺明确诊断,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黄中岳费健王建承陈胜吴卫泽韩天权彭承宏张圣道
关键词:胰腺淋巴瘤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作用的探讨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作用。方法:收集1997年经内镜诊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0例,并以同时期作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作对照。结果:ERCP操作成功率为85%,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呵同时采用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置鼻胆管引流。治疗成功率为100%。内镜治疗减少了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结论:内镜是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诊治手段。
王建承吴卫泽陈胜费健叶忻张圣道
关键词:内窥镜外科手术胆源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3例,治疗方案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原则草案》进行选择。其中胆源性胰腺炎375例,手术治疗182例,非手术治疗193例。非胆源性胰腺炎408例,手术治疗147例,非手术治疗261例。结果共治愈患者698例,治愈率89.1%。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愈357例,治愈率95.0%,其中手术治疗治愈171例,治愈率94.0%,非手术治疗治愈186例,治愈率96.4%;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愈341例,治愈率84.0%,其中手术治疗治愈110例,治愈率74.8%,非手术治疗治愈231例,治愈率88.5%。存活患者中有48.3%发生了脏器功能障碍,其中18.3%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患者中100%有脏器功能障碍,其中97.6%为 MODS。呼吸功能障碍、神经系统障碍与休克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6.3%、11.7%和10.3%,死亡患者中呼吸、肾和心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94.1%、60.0%和60.0%。存活与死亡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9%与37.6%;消化道瘘发生率分别为0.9%和14.1%。结论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治疗和针对胰腺坏死感染的手术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MODS 是造成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呼吸、肾和心功能障碍危险性较高。
王敏许志伟雷若庆毛恩强陈胜王建承吴卫泽韩天权汤耀卿张圣道
关键词:外科治疗
内镜下针形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探讨在十二指肠乳头梗阻性病变的内镜处理。方法 :从 1 999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对于 2 4例病人 ,其中男性 1 5例 ,女性 9例 ,平均年龄 52岁。在临床上出现黄疸 ,化脓性胆管炎、胆道蛔虫症、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所致的oddis括约肌开口处的梗阻性病变 ,包括胰头部肿瘤 4例 ,壶腹部肿瘤 1例 ,胆总管结石嵌顿1 3例 ,蛔虫嵌顿 2例 ,oddis括约肌严重狭窄 3例 ,十二指肠乳头扭曲 1例。这些病变在常规内镜诊断治疗时 ,乳头插管往往困难。利用针型切开刀 ,在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近端 ,即胆管隆起部作开窗并置管插入胆道 ,再进行一系列相应的内镜治疗。结果 :乳头开窗术在 2 4例病人中均获成功。经乳头开窗术置管作内镜治疗包括乳头括约肌切开 ,网篮取石 ,取蛔虫 ,置入胆道内置管、鼻胆管引流 ,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在乳头开窗时有 2例出现少量渗血 ,经电凝、喷洒止血药物后缓解。无十二指肠穿孔发生。结论 :对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时 ,利用针型切开刀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提高了内镜诊断治疗的成功率。特别对于乳头处的嵌顿病变 ,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吴卫泽陈胜王建承张卓
关键词: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