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4篇血浆
  • 4篇QRS波
  • 4篇QRS波时限
  • 3篇动脉
  • 3篇心力衰竭患者
  • 3篇利钠
  • 3篇利钠肽
  • 2篇电图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心病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血浆脑钠肽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活化
  • 2篇血小板活化因...
  • 2篇脑钠肽
  • 2篇活化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刘琮琳
  • 2篇沈德良
  • 2篇韩战营
  • 2篇张金盈
  • 2篇海祺旻
  • 2篇邱春光
  • 2篇黄振文
  • 2篇张菲斐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脑的钠肽水平的关系
研究背景 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已成为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力衰竭根据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与否可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
刘琮琳
关键词:心力衰竭QRS波时限
文献传递
哮喘在人和小鼠腹主动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哮喘是人腹主动脉瘤发生及破裂的风险因素  目的:  哮喘和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均为炎症性疾病。哮喘患者血浆IgE水平可能升高,并且在支...
刘琮琳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动脉破裂哮喘炎症反应发病机制
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试验组),并选取年龄和性别与试验组匹配的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测定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以LVEF≤45%为收缩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将所有入选的心力衰竭病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组(SHF组,LVEF≤45%,n=52)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组(DHF组,LVEF>45%,n=60),比较各组Q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及NYHA分级,并对SHF组进行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心电图QRS波时限在SHF组为(135.17±39.75)ms,显著长于DHF组的(100.93±27.13)ms及对照组的(80.56±7.7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水平在SHF组及DHF组分别为(1 248.25±45.84)pg/ml、(664.07±35.75)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4.96±47.84)pg/ml,且SHF组和DHF组比较显示前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SHF组患者QRS波时限与血浆NT-proBNP水平、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与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及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可用于辅助判断心力衰竭类型及指导治疗。
刘琮琳张菲斐韩战营邱春光黄振文
关键词:心力衰竭QRS波时限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各型冠心病中的表达及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各型冠心病(CHD)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因疑似冠心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术(CAG)者140例,依据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冠心病组(108例)和对照组(32例);冠心病组再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1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AF水平,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组间PAF水平,分析PAF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冠心病组的PAF水平分别为(6.27±1.35)、(12.26±2.02)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AMI组的PAF水平分别为(10.61±1.97)、(13.01±1.48)、(13.31±1.36)μg/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两两比较显示:UAP组、AMI组与SAP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与AM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AF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42,P<0.05)。结论血浆PAF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间存在差异,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冠心病的指标。
海祺旻沈德良刘琮琳张金盈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血小板活化因子GENSINI积分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心功能Ⅲ~Ⅳ级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量血清胱抑素C(Cys-C);日立7600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简化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NT-proBNP、Cys-C、S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GFR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均<0.05).结论 缬沙坦能显著降低CHF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NT-proBNP、Cys-C水平,提高LVEF,改善GFR,提升治疗效果.
韩利红黄伟刘琮琳
关键词:胱抑素C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将12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21例)、冠心病组(107例)。冠心病组记录冠脉病变支数。用酶联免疫法(ELASA)测量血浆PAF浓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PAF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F浓度水平有望作为冠心病病情监测的指标。
海祺旻沈德良刘琮琳张金盈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血小板活化因子冠脉造影
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关系
研究背景:   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已成为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力衰竭根据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与否可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
刘琮琳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电图脑钠肽水平
文献传递
QRS波时限、血浆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测定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价值。方法按2009年ACCF/AHA心力衰竭指南诊断标准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50例,非心力衰竭(对照组)4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测定QRS波时限及检测血浆BNP、hs-CRP水平,并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结果CHF组QRS波时限、血浆BNP、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上升(P〈0.05)。CHF组QRS波时限、血浆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均小于0.05);血浆hs—CRP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和血浆BNP及hs—CRP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QRS波时限及血浆BNP与左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对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指导治疗有较高价值。
刘琮琳张菲斐韩战营邱春光黄振文
关键词:心力衰竭QRS波时限脑钠肽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