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波

作品数:55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26篇肺癌
  • 19篇小细胞
  • 18篇放疗
  • 17篇细胞肺癌
  • 17篇小细胞肺癌
  • 15篇非小细胞
  • 13篇肿瘤
  • 13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预后
  • 7篇分子
  • 7篇癌细胞
  • 5篇影像
  • 5篇脱氧
  • 5篇脱氧葡萄糖
  • 5篇敏感性
  • 5篇放疗敏感性
  • 5篇NSCLC
  • 5篇表皮
  • 5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4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6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55篇刘宁波
  • 29篇赵路军
  • 17篇王平
  • 14篇于金明
  • 12篇王平
  • 12篇袁智勇
  • 9篇庞青松
  • 8篇胡漫
  • 7篇杨国仁
  • 7篇王鹏
  • 5篇李明焕
  • 5篇马莉
  • 5篇刘维帅
  • 4篇巩琳琳
  • 4篇章文成
  • 4篇曲晨慧
  • 4篇孙新东
  • 4篇徐利明
  • 4篇王军
  • 4篇韩安勤

传媒

  • 9篇中国肿瘤临床
  • 7篇中华放射肿瘤...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第八届中国肿...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2007第六...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拟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46例,术前行^18F—FDG PET—CT常规全身显像和胸部延迟显像,计算标准摄取值(SUV)和储留指数(RI)。结果46例患者共切取584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显示,有31例患者的134枚淋巴结出现转移,而常规显像淋巴结转移为189枚,双时相显像为161枚。双时相显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92.2%、92.8%、78.9%和98.1%,高于常规显像时的指标(87.3%、84.0%、84.8%、61.9%和95.7%)。结论^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诊断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为NSCLC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胡漫于金明刘宁波刘兰平郭洪波杨国仁张品良徐晓庆
关键词:FDGPET-CT非小细胞肺癌双时相显像淋巴转移
142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3--2009年治疗的142例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对预后影响。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可能影响局部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率为93.7%,随访满5、10者分别为63例、6例。本组病例男女比例为1:1.8,18~35岁女性为高发人群(25.4%)。病变部位发生于躯干(55.6%)及四肢(31.7%)多见。5、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4.4%、31.1%,生存率均为99.3%。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X^2=4.37,P=0.037)和切缘情况(X^2=12.36,P=0.002)为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切缘情况为独立的复发危险因素(RR=2.129;x。=9.47,P:0.002),放疗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保护因素(RR=0.360;X^2=4.95,P=0.026)。放疗后切缘阳性患者10年局部复发率从70.1%降至20.7%(X^2=4.22,P=0.040);而切缘阴性患者从19.8%降至10.4%(X^2=0.90,P=0.344)。结论根治性切除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首选治疗,术后放疗可以降低切缘阳性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但对切缘阴性患者的意义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曹玲赵路军刘宁波张柏林伊帅王平
关键词:预后
常山酮抑制放疗导致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探讨常山酮对放疗所致的Lewis肺癌细胞及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分别进行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并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C);常山酮组(HF);放疗组(RT);放疗联合...
陈扬刘维帅王鹏刘宁波赵路军
关键词:肺癌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药理机制
基于分子生物学信息的恶性肿瘤个体化靶向治疗
胡漫张燕刘宁波韩安勤杨彦琴刘希军陈大卫范秉杰
《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中国新增肿瘤病例高居世界第一位。恶性肿瘤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恶性肿瘤的治疗依据仍然是循证医学,即群体化的证据指导个体的治疗。由于肿瘤个体之间和肿瘤内部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对治疗的反...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分子生物学
射波刀治疗48例肺转移瘤的疗效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射波刀治疗肺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2010年间本院射波刀中心治疗的有病理诊断的肺转移瘤患者48例,治疗肺转移病灶93个。病灶中位靶体积6.0cm^3(0.2—135.2cm^3),中位生物等效剂量为140.8cGy(53—180cGy)(α/β=10),中位分割次数为3次(1—7次),中位等剂量线为81%(71%~91%)。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6%,随访时间满2年者33例。病灶有效率为90.3%,2例患者2个病灶局部进展。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98%,总生存率分别为83%、63%,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37%。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进展生存的高龄患者(〉60岁)有好于低龄患者(≤60岁)趋势(x^2=3.45,P=0.063),单发患者优于多发患者(X^2=4.49,P=0.034);总生存的原发确诊至转移时间〉18个月患者优于≤18个月患者(x^2=6.50,P=0.011)。不良反应为1级急性放射性损伤5例,2、3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各1例,皮下组织纤维化改变伴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着1例。结论射波刀在肺转移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急性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需进一步随访。
曲晨慧刘宁波庄洪卿宋勇春董洋巩琳琳袁智勇
关键词: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疗法肿瘤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放疗敏感性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常规分割放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疗效有限,大分割放疗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有相当部分肿瘤细胞具有放射线抗拒,其分子机制未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分割放疗抗拒有关,但与大分割放疗抗拒关系尚未明确。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有望增加NSCLC肿瘤细胞对大分割放疗的敏感性,并可能达到逆转放疗抗拒的效果;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诸多基因中,有望从临床样本中筛选获得预测NSCLC大分割放疗疗效的分子标记。
刘宁波王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放疗放疗敏感性AKTMTOR
常山酮防治放射性肺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常山酮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常山酮组及照射联合常山酮组,每组18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常山酮组每只小鼠予常山酮灌胃1次/d,连续1个月或至处死;联合组灌胃方法同常山酮组,并于灌胃至15 d时予全肺6MV-X线单次照射12 Gy;照射组予全肺照射,照射时间及剂量同联合组;照射后24 h、1、2、4、12、20周各组随机处死3只,留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羟脯氨酸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测定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示联合组小鼠各时间点肺泡炎症及(或)肺纤维化程度较照射组均明显减轻。联合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低于照射组,至照射后20周达统计学差异(P=0.037)。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结果示照射后各时间点照射组及联合组肺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常山酮组(均P<0.05);联合组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于照射后2、4、12、20周显著低于照射组(均P<0.05),TGF-β1 m RNA水平于照射后4、12周显著低于照射组(均P<0.05)。结论:常山酮可抑制胸部照射后小鼠肺组织炎性及纤维化改变,这可能是通过抑制放射导致的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升高引起的,有望将常山酮开发为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新型药物。
王鹏巩琳琳王帅刘宁波庞青松赵路军王平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放射性肺损伤羟脯氨酸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子影像构建及验证研究
研究目的: 1、探讨利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1C-PD153035构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分子影像的可能性。 2、验证11C-PD153035 PET/CT分...
刘宁波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分子影像正电子发射喹唑啉EGFR蛋白表达
4D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初步结果
目的:评价采用对肿瘤位置实时追踪的4D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局控、总生存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11-2011.2期间经射波刀治疗的5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其中原发36例,复发11例,远处转移9例;男性...
王宝虎袁智勇李丰彤董洋王竞生王娟刘春雷刘宁波王平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波刀
文献传递
预防照射区同步减量的调强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放疗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普遍认为提高放疗剂量可提高疗效.而RTOG0617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74Gy)的患者总生存反而降低,可...
刘宁波陈秀丽赵路军姬凯石祥宇王大权陈曦刘志艳王平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