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义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中药配合超短波疗法治疗小儿肺炎1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我们从2007年开始采用中医中药配合超短波治疗126例小儿肺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疗法可加速炎症早日吸收,病程缩短,使患儿早日康复,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对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途径的临床意义,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 刘学义张昌华
- 关键词:中医中药超短波小儿肺炎支气管炎
- 排毒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8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排毒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排毒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8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64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痊愈病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为8例;显效病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为1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62.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缩短病程及缓解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的病例(2例)也较对照组(15例)低。结论:排毒活血汤行气活血、抗病毒作用强,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剂。
- 刘慕松刘学义
- 关键词:带状疱疹中医治疗
- 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8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的“痹证”,《金匮要略》谓之“历节”,后世称为“自虎历节”。病起于风寒湿三气侵入经络,流注关节,郁而化热,则为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病因较复杂,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我们从2002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8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组。
- 刘学义李红波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中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 中药类风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的特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作者从2003年2月至今,以自拟中药类风消治疗本病112例与采用西药治疗的75例比较,效果...
- 江波刘学义郑琼美
- 关键词:中药类制附子关节肿胀类风湿因子仙灵脾
- 文献传递
- 止呃饮加减治疗术后呃逆18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用中医中药和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术后呃逆,比较两种疗法的优劣。方法:将符合呃逆诊断标准的307例呃逆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病程等采取分层次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187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止呃饮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甲氧氯普胺(灭吐灵)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187例总有效率92.57%,对照组总有效率50.83%。根据统计学处理P=0.001<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医中药止呃饮加味治疗术后呃逆效果较好,能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
- 刘学义
- 关键词:术后呃逆中医中药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10
- 2006年
- 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病人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酸,症状重者吐较多量的涎液,呕吐,上腹胀痛及长期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促动力药物如普瑞博斯等治疗一定时期后,多数病人的症状可以缓解或解除,但也有部分病人症状顽固,缓解不明显。1995年-2005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患者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许川陈志昌刘学义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胃肠功能紊乱中西医结合
-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针灸、牵引、关节松动技术及中药内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均采用针灸、牵引、关节松动技术及中药内服,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注意体育锻炼与生活调理相结合,如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睡眠时勿使用过高的枕头。结果治愈42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7%。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有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 徐铭婧刘学义严芳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关节松动技术中药
- “解毒利湿益肾汤”治疗小儿急性肾炎87例临床观察
- 2011年
- 近年来,笔者自拟解毒利湿益肾汤治疗小儿急性肾炎,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74例为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肾炎患儿,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治疗组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3.5~12岁,平均年龄8.13岁;病程最短7d,最长1.8个月,平均病程20d;轻型21例,
- 刘学义张昌华
- 关键词:急性肾炎儿童
- 中医治疗术后呃逆187例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术后呃逆是外科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呃逆时腹压升高,易使伤口崩裂,吻合口瘘结扎线脱落导致出血渗出感染等,西医对本病给予安定谷维素等对症处理,效果较差。为此,我们尝试用中医中药治疗术后呃逆。方法从2001年元月至2009年12月,将307例术后呃逆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187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止呃饮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谷维素、维生素B6、安定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187例总有效92.57%,对照组总有效率50.83%,根据统计学处理P=0.001<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医中药止呃饮加味治疗术后呃逆效果较好,能促进伤口愈口,缩短病程,因此不失为治疗术后呃逆的一种好方法。现总结如下:
- 刘学义张昌华
- 关键词:术后呃逆中医中药
- 麻杏石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58例被引量:3
- 2011年
- 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158例小儿支气管炎应用中医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同时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158例治疗进行比较。经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痊愈有效率为87.92%,对照组痊愈有效率为57.60%,治疗组在缩短病程、减轻费用方面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刘学义张昌华
- 关键词:中医中药西药小儿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