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吉平

作品数:189 被引量:1,767H指数:23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6篇农业科学
  • 42篇天文地球
  • 16篇经济管理
  • 16篇生物学
  • 7篇历史地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0篇湿地
  • 34篇三江平原
  • 31篇土壤
  • 20篇沼泽
  • 17篇沼泽湿地
  • 16篇生态
  • 13篇土地利用
  • 12篇气候
  • 11篇影响因素
  • 10篇生态系统
  • 10篇湿地变化
  • 9篇GIS
  • 8篇气候变化
  • 8篇空间自相关
  • 7篇遥感
  • 7篇生态安全
  • 7篇农业
  • 7篇群落
  • 6篇地理
  • 6篇驱动力

机构

  • 149篇吉林师范大学
  • 53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长春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唐山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 2篇吉林向海国家...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重庆市环境科...
  • 1篇青海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四平市第一高...
  • 1篇四平市国土资...

作者

  • 188篇刘吉平
  • 22篇吕宪国
  • 15篇赵丹丹
  • 13篇武海涛
  • 12篇杨青
  • 11篇刘雁
  • 11篇田学智
  • 10篇刘家福
  • 9篇赵丹丹
  • 9篇陈智文
  • 8篇宋开山
  • 8篇赵亮
  • 7篇李闯
  • 7篇王海霞
  • 7篇盛连喜
  • 6篇姜明
  • 6篇张丽
  • 6篇马冲亚
  • 6篇于佳
  • 6篇于洋

传媒

  • 21篇生态学报
  • 17篇湿地科学
  • 12篇吉林师范大学...
  • 7篇农业与技术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地理科学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水科学进展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农业灾害研究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世界农业

年份

  • 3篇2025
  • 14篇2024
  • 15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12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地面积的丧失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本文在分析世界及中国湿地面积的丧失的基础上,对湿地面积丧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李凤娟刘吉平
关键词:湿地面积
吉林省梨树县保护性耕作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以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和金山村的农田土壤养分为例,利用地统计学模型,结合GIS技术,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影响;保护性耕作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大于传统性耕作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比传统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结构性强,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除速效磷外,传统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最大变程均小于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最大变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图表明,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呈团块状分布,传统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呈垂直于垄向的条带状分布;保护性耕作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而传统性耕作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受人为随机因素影响较大;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大于传统性耕作模式,而且结构性和相关性较强,说明精准施肥更适用于保护性耕作模式。
张丽刘吉平陈智文
关键词:土壤养分保护性耕作黑土
ArcGIS10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4年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10为地理课程制作与展示平台,通过分析Arc GIS10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例,研究Arc GIS10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意义。结果表明,Arc GIS10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产生地理兴趣,形成地理思维,提高地理素养,同时达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充分表现出Arc GIS10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声光色俱全,符合中学生心理的需求和感受。
刘广超刘吉平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素养
一种利用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恢复退化盐沼湿地植被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恢复退化盐沼湿地植被的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选种;⑵、选地与平整土地;⑶、播种;⑷:水文管理。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在吉林省西部盐沼湿地地区出现的现有生态脆弱性强,盐碱化和沙化严重...
刘吉平刘亚斌刘家福
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热点地区被引量:1
2014年
以地形图与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结合热点分析方法,对1970-2012年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0-2012年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综合动态度呈先减小后增加,而空间变异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斑块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而邻近指数的变化与斑块密度相反;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流域破碎化程度较高地区由下游逐渐向中游地区转移,而上游地区破碎化程度一直较低;流域下游地区斑块形状较单一,景观聚集度较低,景观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流域的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热点地区的数目逐渐减少,流域上游热点地区的面积逐渐减少。
马冲亚刘吉平赵丹丹
关键词:土地利用
一种湿地修复用水生植物种植设备
本发明湿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湿地修复用水生植物种植设备,包括多个左右连接或者多个前后连接的一号种植机构和二号种植机构,当多个一号种植机构与多个二号种植机构连接之后的顶部四个拐角处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根据本...
赵丹丹刘吉平
中国湿地土壤分类系统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7
2007年
在对湿地土壤分类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土壤的独特规律,参考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类标准、美国土壤分类标准和中国最新的土壤系统分类的标准,对中国湿地土壤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根据成土过程、人类活动、有机物的含量、土壤化学物质含量、地貌条件等因素,将中国湿地土壤划分为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土系6个级别。对中国湿地土壤分类的研究,有利于湿地科学研究中对土壤的认识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对土壤分类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杨青刘吉平
关键词:湿地土壤
1955—2010年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时空格局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的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55—2010年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的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湿地面积先后在别拉洪河流域、研究区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及中部地区减少;湿地斑块数量不断增加,1955—2010年湿地斑块个数净增加6 298个,湿地呈现破碎化现象;湿地全局Moran’I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小幅度增加与减少的"M"字型变化,湿地高—高自相关类型逐渐减少,而低—低自相关类型逐渐增加.三江平原东北部地区湿地质心呈现出先向东北方向移动,再向西南方向移动,最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规律.
刘吉平刘亚斌吕宪国
关键词:沼泽湿地空间自相关破碎化三江平原
1986-2020年东北三省气候变化对水田格局影响的定量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域,利用3期水田空间分布数据,并结合影响水田面积和格局变化的11个气候因子,定量评价不同时期影响水田格局气候因子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1986—2000年东北三省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呈现降低趋势。2000—2020年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呈现升高趋势;水田面积呈增加趋势。热量和水分条件是影响东北三省水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但不同时期影响水田的主要气候因子不相同,热量资源是制约1986—2000年东北三省水田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水分条件是制约2000—2020年水田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黄嘉彬刘吉平马兰张丽赵丹丹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田东北三省
我国湿地变化的气候效应研究综述
2016年
湿地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维持地球化学循环和控制污染等环境功能和效益.在自然和人类干扰下,湿地正在经历着显著的变化,湿地变化必然引发环境变化.湿地变化所产生的气候效应研究成为我国湿地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梳理了我国湿地变化在影响碳存储(排放)、区域气候方面的研究进展,据此,提出了加强湿地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过程机理研究、尺度效应和转换研究以及加强人工湿地研究应作为湿地科学未来重要研究方向的建议.
刘雁刘吉平孙占海
关键词:湿地变化碳排放气候效应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