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晔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学
  • 2篇断陷
  • 2篇三角洲
  • 2篇扇三角洲
  • 2篇层序
  • 2篇层序地层
  • 2篇层序地层学
  • 1篇地堑
  • 1篇断阶
  • 1篇徐家围子
  • 1篇徐家围子断陷
  • 1篇旋回
  • 1篇营城组
  • 1篇油田
  • 1篇三角洲前缘
  • 1篇扇三角洲前缘
  • 1篇剩余油
  • 1篇汤原断陷
  • 1篇盆地

机构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篇刘华晔
  • 2篇柳成志
  • 2篇孙海雷
  • 2篇李军辉
  • 1篇田亚
  • 1篇毕殿辉
  • 1篇李跃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上海地质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依—舒地堑汤原断陷达连河组三维区沉积微相研究
本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依据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测试分析数据,进行了各级层序单元的识别与划分,建立汤原断陷湖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开展达连河组沉积微相研究,总结该区各层段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对有利储集砂体进...
刘华晔
关键词:汤原断陷达连河组层序地层学沉积微相
文献传递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2024年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小于12%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70.2%,渗透率小于1 mD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66.3%,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少量原生孔隙和大量次生溶蚀孔隙。(2)沉积相控制了研究区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总体分布规律,南屯组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压实作用对储层具有减孔效应,溶蚀作用普遍发育,形成了大量粒间和粒内溶孔,对储集性具有一定改善作用。(3)盆地中部断陷带发育缓坡断阶构造带、陡坡断阶构造带和洼槽带3种构造带,其中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断裂的大量发育均早于或同期于烃源岩大量排烃阶段,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4)将“沉积相-孔隙度-储层厚度-砂地比-埋藏深度”五要素进行叠合,定量评价有利储层发育区,其中Ⅰ类、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断陷带的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
田亚李军辉陈方举李跃刘华晔邹越张晓扬
关键词:扇三角洲前缘南屯组下白垩统海拉尔盆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油田精细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84—安12块为一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根据区内钻井、测井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沈84—安12块Es33段地层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分析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特征、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基准面旋回内不同部位剩余油的富集规律:(1)基准面下降晚期、上升早期,砂体面积广,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剩余储量易于动用且多连片分布;(2)基准面下降早期、上升晚期,砂体面积小,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剩余储量不易动用且零星分布;(3)基准面下降中期、上升中期,剩余油储量中等。研究证实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手段在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孙海雷柳成志李明辉刘华晔李军辉毕殿辉
关键词:大民屯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剩余油
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营四段储层沉积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对该区构造演化和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对岩心的细致观察和描述,对岩性进行成因解释,综合利用测井、资料,对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开发区营城组四段地层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沉积体系的沉积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确定该区为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并对沉积相带与油气关系进行了分析。
孙海雷柳成志刘华晔
关键词: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扇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