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蔚 作品数:118 被引量:371 H指数:9 供职机构: 浙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网络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基层医师高血压诊治水平及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评价网络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基层医师高血压诊治能力以及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的作用。方法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制定了《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根据此方案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于2007—2010年,对干预组医务人员进行网络跟踪临床指导,对干预组≥35岁居民实施全人群分类及高血压分级管理、综合干预,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运用专家网络跟踪指导模式培训社区医师,3年后高血压知识和病例诊治能力均明显提高,平均总分由47.3提高到78.1(P<0.05);干预组实施高血压社区信息化管理后效果显著(P<0.05):全人群管理率由36.0%提高至63.1%;人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下降5.5 mmHg和1.7 mmHg;一、二、三级高血压管理级别比例变化明显,一级管理的比例由干预前67.2%提高至93.8%,二级、三级管理的比例由干预前19.8%、11.8%下降到5.3%、1.9%;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由58.7%、48.5%、33.4%提高到89.7%、77.0%和72.6%;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所改善,人群吸烟率、饮酒率、饮食偏咸以及少运动比例由19.7%、24.3%、23.5%、74.2%下降至14.5%、17.5%、15.5%、34.1%;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发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医师的诊治能力和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 徐小玲 唐新华 严静 章一丰 方顺源 罗建勇 俞蔚 金宏义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网络 老年心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方法68例本院门诊或住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低剂量组(100mg/天)及阿司匹林高剂量组(300mg/天),分别测定阿司匹林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水平。结果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均能产生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两组均有阿司匹林抵抗,低剂量组占40%,高剂量组占30.3%。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之间,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较高。结论无论阿司匹林治疗剂量高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均有部分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不稳定性心绞痛影响较明显。 俞蔚 胡申江 王志军 黄抒伟 陈建明 钟诚 王丽娟 沈法荣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 不稳定性心绞痛 老年 心血管疾病 双腔起搏器自动房室间期搜索功能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器自动AV间期搜索功能(auto AV search)减少心室起搏的有效性及对心功能和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43例植入具有自动AV间期搜索功能的双腔DDD(R)起搏器的患者,术后6个月内随机交叉关闭或打开AV search功能各3个月,分别在第一阶段(3个月末)、第二阶段(6个月末)程控获取心室起搏百分比(Vp)、高频心房事件及测试血浆BNP值。结果43例患者按计划完成随访,AV search关闭组心室起搏(VP)比例为78.0±10.3%,心房高频事件为58±15次,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为333±30pg/ml;AVsearch打开组Vp比例为15.9±4.8%,心房高频事件为29±13次,BNP65±21 pg/ml,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双腔起搏器的auto AV search功能可有效减少非必须的心室起搏,促进自身心室激动。 陈建明 郑良荣 王志军 俞蔚 钟诚 吴巧元关键词:双腔起搏器 血脂异常基层健康管理规范 被引量:21 2021年 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基层血脂异常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实施相对复杂,在基层转化应用困难,本规范综合基层高血压管理实践经验,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在《浙江省血脂异常社区综合防治规范》试点实施基础上,经优化整合,形成基层血脂异常健康管理规范,用于个体血脂异常健康管理服务。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心脑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俞蔚 严静 张洁 丁芳关键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 健康管理服务 治疗率 控制率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研究 背景:乙酰水杨酸在1897年首先被发现并命名为阿司匹林,在七十年代,JohnVane发现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化酶产生血小板抑制作用,从而它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994年的一项大于10万阿司匹林治疗... 俞蔚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脑血管疾病 文献传递 老年人如何控制血压 2018年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2013年调查显示我国≥6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平均每2位老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高血压也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慢性肾病等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要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尤为重要。 俞蔚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 控制血压 心脑血管病 慢性疾病 心房颤动 慢性肾病 浙江省城市社区基层医生家庭血压自测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浙江省城市社区基层医生对家庭血压自On,0的认知情况。方法选择杭州市下城区参加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基地建设的影响研究》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的138名社区医生,对两组社区医生进行中国家庭血压测量现状“医生版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32份,其中干预组70份,对照组62份。在家庭血压自测的认知上,干预组社区医生优于对照组,其中:80.0%(56/70)干预组医生和62.9%(39/62)对照组医生在日常门诊工作中经常建议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自测;正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时间在早晚进行、每次测量2—3遍、记录3次血压值,以及家庭自测血压诊断标准为血压≥135/85mmHg(1mmHg=0.133kPa)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医生分别为:67.1%(47/70)和32.3%(20/62)、55.7%(39/70)和29.0%(18/62)、92.9%(65/70)和66.7%(40/62)、38.6%(27/70)和6.4%(4/62),以及57.1%(40/70)和38.7%(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压测量的频率,92.9%(65/70)的干预组医生和67.7%(42/62)对照组医生认为控制不佳的患者应每日一测,81.4%(57/70)干预组医生和14.5%(9/62)对照组医生认为控制良好的患者应每周一测,87.1%(61/70)干预组医生和35.5%(22/62)对照组医生认为非高血压者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医生普遍认为家庭血压自测简便、真实性强,能提高患者高血压知晓率以及降压治疗的达标率,但是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不够。结论社区医生总体上对家庭血压自测的了解不够、信任不足,经过培训的干预组医生对其的认知高于对照组医生;应普及《中国 黄歆然 徐小玲 唐新华 蒋天武 丁宏健 俞蔚关键词:血压测定 问卷调查 社区卫生服务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8 996例,使用建档管理、血压分层管理、个体化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高血压综合防治手段进行管理3年.管理后患者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以及血压控制率均有明显提高,分别由68.30%、55.40%以及38.60%升高至98.90%、86.70%以及77.80%;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等高血压相关指标明显改善;超重肥胖、吸烟、饮酒者减少,规律运动者明显增多,均P<0.05.提示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杨丽 徐小玲 严静 俞蔚 章一丰 罗建勇 刘庆敏关键词:高血压 疾病管理 杭州地区职业人群血脂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职业人群健康体检结果,了解杭州地区职业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现状,以及分析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调查我院职业体检人群35559例,测定人群的身高、体重、体重... 徐洋慧 严静 俞蔚 黄勍栋 张伟娟关键词:血脂异常 文献传递 浙江省社区医生获取慢性病防治知识途径及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方式调查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社区医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获取途径、需求以及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主要方式,分析影响社区医生将知识转化为临床诊治能力的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参加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基地建设的影响研究》基层医生培训的891名社区医生,进行有关慢性病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及处理临床疑难问题的方式、目前常规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自身能力提高的因素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55份。855名社区医生中,35.2%(301/855)选择“常规培训I课程”是获取慢性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次是阅读专业期刊书籍(17.8%,152/855)和上级医生指导(17.2%,147/855);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职称的社区医生获取知识途径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社区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时,36.5%(23/63)的高级职称医生常用的解决问题方式为“查看教科书籍或期刊”,其次是“查看有关疾病的诊疗指南”者占31.7%(20/63);27.1%(68/251)的中级职称医生和29.4%(159/541)的初级职称医生采用的主要方式为“请教上级医生”。社区医生认为影响诊疗水平提高的原因为“工作忙无暇学习”的占30.1%(257/855),“难以得到专家的实际指导”的占28.3%(242/855),此外认为“相关指南新知识难以掌握理解”者占13.5%(115/855),“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机会少”者占13.1%(112/855)。社区医生认为目前常规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临床实际联系不够”、“授课时间或地点安排不合理”。结论常规培训课程是社区医生获取慢性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现有的培训模式和内容等都需要改进 徐小玲 唐新华 严静 俞蔚 章一丰 罗建勇 刘庆敏 杨丽关键词:慢性病 社区医生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