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秀文

作品数:36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污染
  • 8篇感器
  • 8篇传感
  • 8篇传感器
  • 6篇污染物
  • 5篇点源
  • 5篇点源污染
  • 5篇流域
  • 5篇径流
  • 5篇非点源
  • 5篇非点源污染
  • 5篇SWAT模型
  • 4篇湿沉降
  • 4篇干湿沉降
  • 3篇地表径流
  • 3篇液位
  • 3篇液位传感器
  • 3篇通量
  • 3篇泥沙
  • 3篇泥沙含量

机构

  • 2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4篇环境保护部华...
  • 5篇中山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广东水利电力...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广东省水利水...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36篇任秀文
  • 14篇李开明
  • 11篇刘爱萍
  • 8篇姜国强
  • 6篇陈中颖
  • 6篇陆俊卿
  • 5篇吴仁人
  • 3篇汪光
  • 2篇李炜
  • 2篇刘晓伟
  • 2篇周雯
  • 2篇黄国如
  • 2篇张杨
  • 2篇张强
  • 1篇卢文洲
  • 1篇徐林春
  • 1篇吕永龙
  • 1篇赖成光
  • 1篇李适宇
  • 1篇钟满妮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新疆环境保护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海洋技术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2008年中...
  • 1篇“加快经济发...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品烹调处理过程中砷的浓度、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食品作为人体砷暴露的主要途径,其砷的含量和形态备受关注。由于食品原料通常要经过烹饪加工后才会被人食用,因此,食品的烹调处理过程及方式对砷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在砷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中,需要作为重要因素进行研究。通过综述不同食品烹调处理前后砷浓度、形态和生物可给性变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砷变化的特征,探讨了相关机理,并得出如下结论:烹调处理能使食品中砷的浓度发生升高或降低;高温烹调能使食品中砷形态发生变化,目前研究结果确定的变化主要是砷甜菜碱的分解,烹调中食品砷形态变化的机理尚不明确。不同烹调方式下,食品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较大,砷的形态变化可能是其生物可给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烹调特别是高温烹调下食品砷浓度升高及形态变化导致的健康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汪光李开明吕永龙任秀文卢文洲吴仁人
关键词:烹调生物可给性
活插式地表径流测定装置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活插式地表径流测定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器和采集器,采集器包括液位传感器、集流箱、挡雨盖和挡雨盖支架,集流箱正面设置有活插堰口板,正面两侧设置有插槽,活插堰口板插入到插槽中,集流箱背面设置有引流管,...
任秀文刘爱萍郁献军张国清钟满妮叶惠东
一种新型微波雷达超薄水流测定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波雷达超薄水流测定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和微处理MCU,信号发射端的发射信号经目标水面反射后,产生的回波信号被信号接收端接收,信号接收端对接收的回波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频率为...
任秀文李开明刘爱萍郁献军张国清钟满妮
大亚湾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通量估算研究
调查了大亚湾12条主要入海河流的流量、水质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和污染物通量.入海河流水质整体较差,总氮指标最差,其次是氨氮和总磷,CODCr和CODMn相对较好,在白云河、竹园河和大浦屯河营养物水质指标的季度性变化明显,受...
任秀文姜国强刘爱萍李开明
关键词: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通量估算
紫外光强化铁离子循环活化PS氧化苯胺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了草酸铁离子(Fe(C_2O_4)_3^(3-))在UV光照条件下的铁离子循环转化过程及其强化过硫酸钠(PS)活化氧化苯胺的机理,考察了Fe(C_2O_4)_3^(3-)浓度和初始p H对PS活化及苯胺氧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UV光照条件下,0.75 mmol·L^(-1)的Fe(C_2O_4)_3^(3-)溶液在初始p H值为3时,Fe^(2+)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6%,远高于柠檬酸铁铵和氯化铁体系,但反应过程中草酸根离子(C_2O_4^(2-))会发生分解并引起p H升高,导致Fe^(2+)转化率急剧下降;Fe^(2+)循环转化过程对UV/Fe(C_2O_4)_3^(3-)体系强化PS活化的作用远大于UV光照直接活化PS过程,对PS活化分解率的贡献达到79%;初始Fe(C_2O_4)_3^(3-)浓度决定了Fe^(2+)循环转化的最大浓度并显著影响PS的活化效果,当Fe(C_2O_4)_3^(3-)初始浓度从0.25 mmol·L^(-1)逐渐提高到0.50、0.75、1.00 mmol·L^(-1)时,PS活化分解速率不断增大,但当浓度高于0.75 mmol·L^(-1)时,C_2O_4^(2-)对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竞争作用显著增强,导致苯胺的氧化效果出现降低;中碱性条件不利于UV/Fe(C_2O_4)_3^(3-)体系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Fe^(2+),但在其活化PS过程中,由于PS分解引起p H下降,在初始p H为7和9时PS仍可被有效活化,PS分解率可分别达到86%和68%.
韩东晖李瑛任秀文吴仁人吴仁人应光国
关键词:紫外光草酸铁过硫酸盐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大气氮磷干湿沉降采样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大气氮磷干湿沉降采样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若干个现场采样器和一个远程数据处理器,每一个现场采样器包括箱体、雨水感应器、雨量计、翻转盖板、干沉降收集缸、湿沉降收集缸、位置传感器、电机以及...
陈中颖刘爱萍鲍若峪任秀文孙力张强
基于SWAT模型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以增江流域为例
随着对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提高,非点源污染的严重性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已是导致水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本文在全面阐述国内外非点源污染模型发展的基础上,应用最新版本的分散参数连续性非点源模型SWAT,对中...
任秀文
关键词:SWAT非点源污染水资源
水温分层对水库污染物输移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水库温度分层使水库水动力特性及污染物输移过程异于均温型水库.采用三维非线性RNG浮力流模型对分层水库污染物输移的典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水体分层条件对污染物输移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分层条件下污染物在不同密度流流动区域射流区、交换区、潜流区的输移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分层条件对污染物输移有显著影响,污染物输移的分离点水深、交换区厚度、无量纲时间参数与水库分层强度成反比.研究结果可为水库水质、水生环境管理与调度、水库应急预警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陆俊卿张小峰徐林春任秀文任实
关键词:污染物数值模拟
光纤浸入式泥沙含量传感器自动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浸入式泥沙含量传感器自动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该装置包括进液管、泵、导管、喷头,其中进液管一端与外部蓄液池连接,另一端与泵连接,泵的出液口通过一导管与喷头相连,喷头喷口与传感器中光纤导光面相对,用于使喷...
陆俊卿任秀文胡海华刘爱萍
珠三角地区大气氮磷干湿沉降通量及其组成特征
为准确评估大气氮磷沉降负荷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内陆至海岸带设置了五个大气氮磷干湿沉降观测站,观测并研究了大气氮磷干湿沉降通量及其化学组成特征的时空变异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观测期内大气总氮和总磷...
刘爱萍李来胜任秀文卢平陈中颖
关键词:大气沉降干湿沉降珠江三角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