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文斌
- 作品数:28 被引量:21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BV转化B淋巴细胞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转化培养后其中是否仍有丙型肝炎病毒 (HCV)存在。用EB病毒感染患者HCV阳性PBMC并使其转化 ,获得永生化B细胞 (EBVTB)。而后 ,用套式RT -PCR检测培养细胞和上清中的HCVRNA ,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HCV抗原在细胞中的表达。HCV在传代细胞中持续存在 ,而培养细胞中的HCVRNA负链和培养上清中的HCV间断阳性。免疫组化发现HCVNS3、NS5和C抗原分布于胞浆、细胞膜和核膜周围也可见阳性着色 ,细胞核阴性。HCV可以在体外EB病毒转化B细胞系中较长时间存在和复制。
- 程计林耿直仝文斌范涛高建恩马文彬冯百芳
- 关键词:B淋巴细胞EBV抗原
- 不同区引物检测庚型肝炎病毒RNA被引量:1
- 1999年
- 仝文斌高巍邵杰费然冯百芳陶其敏
-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RNAHGV-RNA引物
- EBV体外转化丙型肝炎病人PBMC中HCV持续存在的研究
- 1998年
-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病程慢性化并迁延发展。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HCV感染单个核细胞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与干扰素治疗后丙型肝炎的复发关系密切。HCV不仅具有亲肝细胞性,也有淋巴细胞嗜性。
- 程计林刘宝玲仝文斌高巍费然冯百芳陶其敏
- 关键词:PBMCHCV
- 中国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8
- 1999年
- 近些年,医学检验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型医院的临床检验部门在许多检测项目上都已实现自动化,所能测定的项目种类也比以前丰富了很多,为临床上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检测结果。可以说,医学检验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临床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 陶其敏仝文斌
- 酶免疫法量化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产物被引量:3
- 1998年
- 有关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是利用其能够短时间内在体外扩增出数百万个特异性靶DNA序列拷贝的特点,对感染者体内含量极低的病原体核酸模板(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进行...
- 仝文斌高巍费然冯百芳陶其敏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扩增酶免疫法
- 2',5'寡腺苷酸合成酶及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1998年
- 2′,5′寡腺苷酸合成酶及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仝文斌陶其敏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ligoadenylatesynthetase,25AS)是干扰素(Interferon,IFN)抗病毒、抗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关键酶。由它催化合成的...
- 仝文斌陶其敏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慢性丙肝腺苷酸连接酶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HCV不同区抗原的增殖反应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了解 HCV 感染后细胞免疫在其中所起作用.方法对27例慢性丙肝患者及15例正常献血员,以 MTT 法检测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 HCV 不同区抗原的增殖反应。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丙肝患者PBMC 对 HCV 抗原 C22、C33有明显增殖反应,(P值<0.01)而对 NS5却无明显增值。C22抗原性最强。结论在慢性 HCV感染时可同时存在针对 HCV 相关抗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这种细胞免疫不能消除 HCV 感染,并且疾病的状态与这种细胞免疫无关。
- 姚鹏张春英李静仝文斌冯百芳
- 关键词:丙型肝炎PBMC
- 快速灵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被引量:7
- 1996年
- 近几十年来,实验室免疫检测技术从比较简单的免疫扩散、免疫电泳、直接及间接血凝、补体结合试验,到应用免疫标记技术的放免、酶免、免疫荧光、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等均得到了较大发展。最近,又出现了新的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免疫分析技术。与其它免疫检测手段相比较,ECL 具有明显的优势,下面对此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一、ECL
- 仝文斌陶其敏
-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正常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抗体与其DNA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何晋德仝文斌邹磊杜绍财
-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抗-HBSDNAELISA
- 抗-HBs基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本研究应用RT-PCR、DNA-PCR及Southern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不同人群中针对一株抗-HBs优势克隆的基因水平。发现慢性乙肝(HBsAg阳性)患者中检出率为20.69%(6/29),明显低于乙肝疫苗注射后人群的62.96%(17/27),P<0.01;而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组的检出率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后者阳性率为21.42%。这一结果提示:慢性乙肝患者与乙肝疫苗注射后相比,在抗-HBs基因水平上存在差异,可能有抗-HBs克隆的缺失或转录、mRNA翻译合成抗-HBs的异常。本工作中对人群中抗-HBs基因研究的尝试,为乙肝免疫耐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也为乙肝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 张春英仝文斌冯百芳王琰陶其敏
- 关键词:免疫耐受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