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艺

作品数:37 被引量:14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油藏
  • 11篇油田
  • 7篇砾岩
  • 5篇克拉玛依油田
  • 4篇地质
  • 4篇油气
  • 4篇油气田
  • 4篇气田
  • 4篇下乌尔禾组
  • 4篇砾岩油藏
  • 4篇孔隙
  • 3篇压裂
  • 3篇油气田开发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气田开发
  • 3篇井距
  • 3篇八区下乌尔禾...
  • 3篇测井

机构

  • 3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北方石油...

作者

  • 35篇丁艺
  • 17篇覃建华
  • 13篇张景
  • 12篇王英伟
  • 8篇朱键
  • 8篇范希彬
  • 7篇张代燕
  • 6篇伍顺伟
  • 6篇董岩
  • 5篇姚振华
  • 5篇师耀利
  • 4篇李映艳
  • 4篇杨智
  • 4篇彭寿昌
  • 4篇舒治睿
  • 4篇徐东升
  • 4篇何金玉
  • 4篇郑强
  • 4篇张方
  • 3篇阳旭

传媒

  • 5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河南科学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三届全国特...
  • 1篇第二届中国石...

年份

  • 8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页岩储层全尺度微观孔喉结构表征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页岩储层全尺度微观孔喉结构表征方法。本方法包括:制样扫描获取毫米级子样CT孔喉图像和微米级子样FIB‑SEM孔喉图像;计算图像特征值,聚类分析获取图像灰度的分布、均值和方差,确定两...
李映艳沈瑞彭寿昌邓远何吉祥宋斯宇徐东升丁艺张方师耀利雷祥辉舒治睿
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在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2019年,新疆玛湖油田玛131井区首次在致密砾岩油藏中采用双井(水平井+直井)微地震监测的方式采集微地震数据,但采用传统的长短时窗比(STA/LTA)微地震事件检测算法在两个阵列上仅检测出少量的可对应微地震事件,无法开展双井同时定位和矩张量反演,也不能获得震源机制特征。为此,采用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对采集的微地震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检测出了大量微地震事件,并开展了双井定位和矩张量反演应用分析,获得了微地震事件震源机制特征和破裂参数。结果表明:模板匹配算法可以在多井阵列中识别出更多的有效微地震事件,使矩张量反演成为可能;针对玛131井区天然裂缝不发育的致密砾岩储层,水力裂缝破裂具有多种走向,可形成复杂缝网;T_(1)b_(2)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1700 m^(3)左右,T 1b 3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820 m^(3)左右,进一步加大压裂规模对产量的贡献作用降低。
范希彬张景丁艺朱世杰边树涛
关键词:微地震监测矩张量反演震源机制
VIP并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1年
并行油藏数值模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既能处理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和超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同时又能加快小规模油藏数值模拟的运算速度,使模拟更大、更快、更准确,缩短研究周期。1999年引进的兰德马克公司VIP5.0版并行模拟软件,包括8个CPU的黑油组分(包括裂缝)软件包及其配套软件,可运行百万级节点的大型黑油组分模型。应用新疆某油田复杂断块油气藏、海外某油田碳酸盐岩凝析油气藏、新疆某油田石炭系弱挥发性油藏对并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解法稳定性、并行效率等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解法稳定、加速效率均在75%以上。在新疆油田分公司承接的海外某油田碳酸盐岩凝析油气田调整方案和新疆油田分公司近期重点调整区块某油田西山窑组油藏加密调整方案中的应用使模型的规模和运算速度与以往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开发调整方案的及时制定提供了便利,赢得了时间。用VIP软件预测的推荐方案指标,在第一年实施中符合率较高。
郑强牛津庐杨新平丁艺潘前樱
关键词:数值模拟VIP油藏油田开发
一种大斜度井/水平井阵列井电阻率各向异性校正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斜度井/水平井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各向异性校正方法,涉及地质勘探领域。通过以下步骤: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建模,进行阵列感应测井响应模拟,模拟不同井斜角下视电阻率变化规律;根据模拟得到的不同井斜角下视电阻率的...
张景王英伟覃建华赵军丁艺冯月丽董岩张代燕范希彬巴忠臣
基于空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被引量:30
2007年
介绍了测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在生态足迹的预测方面采用消费预测模型和人口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方面采用地理元胞自动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采用以上模型方法计算了1995、200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了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足迹在逐年上升,生态承载力前5年上升后5年下降。采用该模型方法计算与预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具有快速、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预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常斌熊利亚侯西勇丁艺
关键词:RSGIS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土地适宜性
玛18井区百口泉组砂体分布及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属于低渗致密储层,油藏特征受岩性控制,水平井压裂是主要的开发方式.为了有效地指导水平井生产,需要充分认识储层发育特征.通过岩心、测录井等资料,分析了不同小层沉积相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砂体分布和储层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百一段分流河道砂体垂向上以切叠式为主,平面上连片分布;百二段河道砂体垂向上接触式分布,平面上呈树枝状;百三段砂体以分散式分布为主.将储层分为三类:Ⅰ类储层主要发育在百一段和百二段;Ⅱ类储层主要发育在百二段;Ⅲ类储层主要发育在百三段.Ⅰ、Ⅱ类储层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对水平井水平段钻遇储层研究发现,水平段主要以Ⅰ类储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产量明显较高,厚层的河道分流间溢岸砂次之,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研究区的水平井开发建议.
朱键周雕朱越丁艺钱根葆邱子刚
关键词:沉积相砂体分布储层特征
扎纳若尔油田石炭系划分及沉积特征被引量:7
2003年
扎纳若尔凝析油气田是新疆油田分公司承担国外油气田研究项目中的第一个中亚地区的油气田。根据大量的测井、岩心以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通过与中亚地区的达尔瓦兹、费尔干纳等盆地的广泛对比,对油气田含油气层系———石炭系进行了合理划分,修正了前人所确定的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的地层界限,确认了石炭系内部的3个地层假整合,以及其它海蚀面;从沉积旋回性的分析入手,在含油气层系内部细分为5个油层组19个油层,为油气田开发分析奠定了地质基础;依据岩心描述和岩矿鉴定等资料,第一次对含油气层系进行了细分沉积相研究,认为含油气层的主要沉积相带为浅海的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这些研究成果为该油气田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雍天寿杨瑞麒关维东郎风江杨智丁艺
关键词:石炭系碳酸盐岩化石沉积旋回沉积相扎纳若尔油田
扎纳若尔凝析油气田改善开发效果的对策被引量:2
2004年
扎纳若尔凝析油气田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西部的一个大型油气田,发现于1978年,1983年起陆续投入开发.从油气田地质、开发特征出发,分析了影响油气田开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对策,即:加强人工注水,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水平;逐步完善加密开发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使之达到合理的开采速度;选用合理的避水、避气厚度,进行油水井补孔,提高油藏剖面上的动用程度;适时转换采油方式,增大生产压差,保持稳产;采用有效的增产增注措施,保持旺盛的开采能力;适时开发气顶,取得最佳效益等.实践证明,这些对策是有效的.
杨瑞麒关维东郭双根阿不都热西提·吐尔逊丁艺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凝析油气田油环气顶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小井距开发试验被引量:4
2009年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巨厚的特低渗透砾岩油藏,前期采用275 m井距反九点井网注水开发,油井见效低、压力保持程度低、采油速度低,低渗透储集层较大注采井距难以建立有效水驱是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小井距试验通过细分开发层系、缩小井距、改变井网方式以建立有效水驱体系。将开发层系细分为3套,逐层上返,首先试验P2w4,由275 m×388 m反九点井网加密为138 m×195 m反九点井网,后期转为五点井网平行裂缝方向注水。同时,控制单井注水量,采用点弱面强的注采政策。试验3 a后,与八区正常井距区块相比,各项开发指标明显好转,预计可提高采收率8.5%.
覃建华丁艺阳旭池建萍潘前樱路培毅林革
关键词: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加密井开发层系
一种评价致密砾岩可动孔隙半径界限的实验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致密砾岩可动孔隙半径界限的实验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内筒体的上端设有闭合压力活塞和上堵头,下端设有下堵头;上堵头和下堵头内部分别设有与内筒体内部连通的第一、第...
高阳伍顺伟王英伟户海胜张景臣张代燕丁艺张景赵龙范希彬何金玉单江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