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建光

作品数:27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视网膜
  • 19篇网膜
  • 9篇上皮
  • 8篇细胞
  • 7篇色素上皮
  • 7篇视网膜色素
  • 6篇上皮细胞
  • 6篇视网膜色素上...
  • 6篇网膜色素上皮
  • 5篇凋亡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视网膜脱离
  • 5篇细胞凋亡
  • 4篇源性
  • 4篇上皮细胞凋亡
  • 4篇手术
  • 4篇孔源性
  • 4篇孔源性视网膜...
  • 4篇灌注

机构

  • 17篇济宁医学院
  • 9篇昆明医学院第...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昆明医学院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济南市第二人...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丁建光
  • 10篇姜德咏
  • 10篇李传宝
  • 9篇李文生
  • 8篇吴荣瀚
  • 4篇李永华
  • 3篇张传坤
  • 3篇温俊
  • 3篇何淑艳
  • 2篇胡兆磊
  • 2篇高秀华
  • 2篇盛艳娟
  • 2篇王波
  • 2篇梁勇
  • 1篇江坤尧
  • 1篇李含玉
  • 1篇杨策尧
  • 1篇李承娥
  • 1篇赵冉
  • 1篇胡维沭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山东大学基础...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孔低位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评价孔低位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4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实施25G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孔低位,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眼压、视网膜复位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41.2±5.1)min,观察组手术时间:(37.3±4.8)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5个字母以上的病例多于对照组,视力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孔低位应用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手术中能够扩大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改善视力预后。
李传宝华佳佳万小波盛艳娟丁建光李永华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
三种表面麻醉方法行LASIK术中角膜上皮松解发生情况比较
2014年
目的比较三种表面麻醉方法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中角膜上皮松解发生情况。方法将684例1 343眼拟行LASIK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71例730眼、B组193例375眼和C组120例235眼。A组术前用平衡盐液冲洗结膜囊后点表面麻醉剂1次;B组用平衡盐液冲洗结膜囊后点表面麻醉剂2次;C组点表面麻醉剂1次后用平衡盐液冲洗结膜囊,再点表面麻醉剂2次。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角膜瓣上皮松解发生情况。结果A组12例16眼出现角膜上皮松解,发生率2.2%,均为轻度,无中、重度病例。B组25例36眼出现角膜上皮松解,发生率9.6%,其中轻度27眼,中度9眼,无重度病例。C组41例54眼出现角膜上皮松解,发生率22.7%,其中轻度17眼,中度29眼,重度8眼。A、B、C三组角膜上皮松解发生率A组
丁建光赵冉翟平张红丽李茗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上皮麻醉
吲哚美辛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温俊李文生姜德咏丁建光
关键词:细胞增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吲哚美辛DNA合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吲哚美辛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4年
背景:一些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凋亡相关的疾病均与炎症刺激有关。目的:探讨用吲哚美辛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凋亡。设计:随机对照、单盲法的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实验中心进行,胎儿标本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妇产科。干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00,200,400,600μmol/L的吲哚美辛作用24h;600μmol/L作用6,12,24后用透射电镜定性观察凋亡细胞,并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凋亡RPE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结果:经200,400,600μmol/L吲哚美辛作用24h后RPE细胞凋亡数为(2.7000±1.3375),(5.1000±1.3703),(6.8000±1.6865),与对照组(0.2000±0.421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4.624,9.062,12.206,P<0.01),随着吲哚美辛浓度的增加,RPE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多;600μmol/L吲哚美辛作用12,24h后RPE细胞凋亡数为(4.4000±0.8433),(6.4000±1.2649),与对照组(0.2000±0.421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8.617,13.274,P<0.01)。结论:吲哚美辛能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胚胎RPE细胞的凋亡,并且RPE细胞的凋亡呈现出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
李文生姜德咏丁建光吴荣瀚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吲哚美辛脱噬作用
吲达帕胺致双眼葡萄膜渗漏综合征1例
2023年
患者男,18岁。因双眼突然视力下降2d,于2022年4月至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1个月前体检测得血压145/95mmHg(1mmHg=0.133kPa),未治疗;1周前复查血压150/90mmHg,口服吲达帕胺片(2.5mg/次,1次/d)控制血压。眼部检查:右眼、左眼视力均为0.02、矫正视力分别为0.6、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2、14mmHg;眼轴分别为23.57、23.50mm;中央晶体厚度分别为3.94、4.10mm。
靳睿张玉洁华佳佳丁建光常红敏李传宝
关键词:葡萄膜渗漏综合征吲达帕胺病例报告
神经生长因子对N-甲基-D-门冬氨酸诱导人胚胎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hF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hFRPE细胞,用200μmol/L,300μmol/L 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建立诱导的hFRPE细胞凋亡模型,并用吖啶橙(AO)荧光染色计数和透射电镜(TEM)观察NGF对凋亡细胞的保护作用。 结果 用AO荧光染色及TEM均观察到经200 μmol/L,300μmol/L NMDA处理72 h后的hFRPE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200μmol/L.NMDA作用72 h后hFRPE细胞凋亡指数为(32.587 9±1.488 0)%和200 μmol/L NMDA+300 μmg/L NGF作用72 h后的hFRPE细胞凋亡指数(20.768 7±1.302 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q=2.941 4,P=0.005 0);300 μmol/L NMDA作用72 h后hFRPE细胞凋亡指数为(42.506 4±3.014 8)%,与300 μmol/L NMDA+300 μg/L NGF作用72 h后的hFRPE细胞凋亡指数(25.687 2±1.8974)%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q=4.117 8,P=0.000 0)。 结论 NCF能拈抗NMDA诱导的hFRPE细胞凋亡。
李文生姜德咏丁建光吴荣瀚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NGF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N-甲基-D-门冬氨酸
N-甲基-D-门冬氨酸诱导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用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体外目的 探讨用 N-甲基 -D-门冬氨酸 (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凋亡。方法 加入终浓度分别为 1 0、50、1 0 0、2 0 0、3 0 0 μmol· L-1的 NMDA作用 72 h;3 0 0 μmol· L-1NM-DA作用 1 2、2 4、3 6、48、72 h后用透射电镜定性观察凋亡细胞 ,并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 经 2 0 0、3 0 0 μmol· L-1NMDA作用 72 h后 RPE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51 .0 0 0± 1 .4491 ) %和 (74.0 0 0± 1 .71 2 7) %与对照组 (2 .0 0 0 0± 0 .42 1 6)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t=1 0 .0 66、1 4.790 ,P=0 .0 0 0、0 .0 0 0 ) ,随着 NMDA浓度的增加 ,RPE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多 ;3 0 0 μmol·L-1NMDA作用 2 4、3 6、48、72 h后 RPE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0 0 0 0± 0 .73 79) %、 (1 3 .0 0 0 0± 1 .0 593 ) %、(2 5.0 0 0 0± 0 .70 71 ) %、(53 .0 0 0 0±0 .82 3 3 ) %与对照组 (2 .0 0 0 0± 0 .42 1 6)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t=2 .0 1 4、3 .1 65、6.61 8、1 4.676,P=0 .0 50、0 .0 0 3、0 .0 0 0、0 .0 0 0 )。结论  NMDA能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胚胎
李文生姜德咏温俊丁建光吴荣瀚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上皮细胞N-甲基-D-门冬氨酸细胞凋亡
眼眶内巨大植物性异物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丁建光王常观马志中
关键词:眼眶外伤
丹参素钠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以及丹参素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3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5只,丹参素钠组为12只,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素钠组所有兔双眼均行视神经结扎60min诱导缺血,于缺血-再灌注开始时立即分剐给予生理盐水(1.5mL·kg^-1)、丹参素钠(0.15mg·kg^-1)静脉注射,以后每日相同时间给予相同剂量。测定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素钠组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0h、3h、24h、48h、168h的视网膜节细胞VEGF表达。结果生理盐水组视网膜VEGF表达自再灌注0h开始增强,至24h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弱,168h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丹参素钠组再灌注3~48hVEGF表达与同时间段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68h时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弱。结论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期间VEGF表达增强,丹参素钠对再灌注早期VEGF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再灌注晚期可使VEGF表达减弱,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丁建光姜德咏吴荣瀚李文生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素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丹参素钠对兔视网膜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我们用血管结扎法制作了兔视网膜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对缺血-再灌注期间视网膜电图(ERG)、视网膜厚度和细胞密度,节细胞与双极细胞的超微结构,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的观察,对丹参素钠对视网膜缺血-再...
丁建光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素钠视网膜电图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