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丽燕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文学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文化
  • 3篇文化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道德
  • 2篇艺术
  • 2篇社会组织
  • 2篇人格
  • 2篇历史发展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道德规范
  • 1篇道德规范体系
  • 1篇道德自律
  • 1篇独立人格
  • 1篇读经
  • 1篇性格
  • 1篇学分

机构

  • 17篇温州职业技术...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7篇丁丽燕
  • 2篇汪德宁
  • 1篇沈潜

传媒

  • 6篇温州职业技术...
  • 4篇学术界
  • 2篇探索与争鸣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浙江工贸职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流文学的话语空间与文化生态的合理构建——以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文本《时代英雄》为例
2006年
鉴于目前大众文学事实上的强势地位,茅盾文学奖在遴选作品时适当考虑文学的社会功用,有其殷切的现实要求和深远的理论背景。因为不同形态的文学有不同的目标诉求及存在价值,提供合适的条件让它们共生竞长,是文学的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但主流文学要获得足够的话语空间以促使文化生态的平衡,关键在于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让意识形态话语与审美话语相互渗透。而这既需要创作主体自身的修炼,也离不开评论界客观公正的品评与引导。
丁丽燕
关键词:主流文学话语空间艺术品位文化生态
柳建伟长篇小说创作散论被引量:1
2003年
当下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凸现,既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文学传统发展的必然。主流意识形态代表作家柳建伟的系列长篇,以崭新的题材视角,近距离反映当下社会生活,塑造系列当代英雄,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社会难题,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顽强生命力。但小说非审美倾向也很严重,真正的时代英雄形象依然缺席。究其原因,当与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悟及创作心态密切相关。
丁丽燕
关键词:长篇小说小说创作现实主义审美
温州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而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发展的重要主体。随着温州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社会组织也得以迅猛发展,但整体上仍处于培育孵化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面临管理体制权责不清、类型发育不均衡、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亟需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提升社区社会组织主体能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分类引导、重点培育。
丁丽燕高莹莹
关键词:社会组织
从“温州人形象”到“温州文学现象”——温州作家的当下写作被引量:3
2011年
改革开放以来,在商业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温州文学创作经历了一个由对"温州人形象"的生动描绘到对市民生活的冷峻剖析、再到幽深世界的多元书写、直至迎来"温州文学现象"的发展过程。这一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不仅标志着温州作家创作的丰收和成熟,更生动地展现了文学对时代的响应。温州作家的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浙江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宝库,也为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中转型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丁丽燕汪德宁
生态文化的缺失——从温州人的消费观谈起
2005年
温州人爱讲排场、性喜奢侈的传统与东渐的消费主义思潮在市场经济的特定环境中得以迅猛发展,形成了现代温州人异化的消费观和以物质消费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这种“高物质消耗”的生活方式虽然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的短期发展,但庞大的消费需要超出了自然资源的可承受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不是通过物质消费量的无限增长来企求幸福,而是通过高品质的精神消费来获得幸福感,应该是未来的新“温州生活与消费模式”中所必须添加的要素。
丁丽燕
关键词:生态文化消费观人均可支配收入
时代潮涌中的温州当代文学历史发展——温州文学60年被引量:1
2012年
建国后新型文学体制的建构,虽内在地规约了文学活动的可能空间和进行方式,但温州文坛"三杰"的文学创作还是令人瞩目。"文革"十年间,许多作家因生活的困顿和精神的劫难放下了手中的笔,但是唐湜这位"诗坛圣火的点燃者"却在寂寞中打磨出文学的精品。在新时期强大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文学和经济、作家和商人几经碰撞、相互融合,最终形成难分难解、互动共生的态势。一批敏锐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温州作家,把专注的目光投向温州这一块神奇的土地,用手中的笔记下了这个时代的风云,用各种文学形态对温州和温州人形象作了全景展现。
丁丽燕
关键词:文学体制
温州民间环保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
2004年
近年来,温州民间环保组织有所发展,但无论是官民二重结构模式还是纯民间模式,都还属于起步阶段,其数量与规模、作用与影响都非常有限,民间环保组织在发展及参与环保中面临的困境源于我们体制上和文化上与NGO精神的不相容性。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政府、社会及民间环保组织自身多方面的努力。
丁丽燕
关键词:环境保护组织民间组织社会责任
“重读经典”的“过度”与“不足”——试论“重读经典”的大众文化现象被引量:1
2010年
当前我国"重读经典"等文化现象十分流行,作为一种时尚消费的大众文化,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重读",就意味着是对一个文本的重新诠释,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该如何诠释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大众文化中对经典的"重读"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诠释",至多只能算是一种"过度诠释"或"不足诠释",而其"有用"性也极为有限。
汪德宁丁丽燕
关键词:大众文化
温州文化精神与温州当代文学历史发展——温州文学六十年
温州有"其货纤糜,其人善贾"的商业传统,也有"其诵读弦歌近乎邹鲁"的人文传统。"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在这片偏居海隅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书面文本、大地文本和口头文本、既有鲜明的民俗风情和语言特色,又有本土文...
丁丽燕
文献传递
儒家的“精神自律”与健全的现代人格养成
2002年
西方有识之士为何对东方儒学产生兴趣?儒学群体本位的价值与西方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互补是原因之一。儒家道德规范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精神自律”的历史建构,涵盖了西方“情商理论”的内容。它倡导敬业乐群的精神,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人际交往的一般性、共同性成分。若能对儒学的合理内涵作出现代化的诠释,使其融合于个人意识中,将有利于健全的现代人格养成。
丁丽燕
关键词:儒家学说人格养成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自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