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振海

作品数:22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阜新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缺血
  • 6篇血性
  • 6篇缺血性脑卒中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5篇颅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损伤
  • 5篇急性
  • 5篇急性缺血
  • 5篇急性缺血性
  • 5篇急性缺血性脑...
  • 5篇急性缺血性脑...
  • 4篇预后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3篇血肿
  • 3篇颅内
  • 3篇残疾
  • 3篇出血

机构

  • 22篇阜新市中心医...
  • 6篇苏州大学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常州市疾病预...
  • 1篇常州市中医医...
  • 1篇沈阳二四二医...

作者

  • 22篇龙振海
  • 6篇周蓦
  • 5篇张英波
  • 4篇佟伟军
  • 4篇孙秀艳
  • 4篇周硕
  • 4篇齐萍
  • 4篇张屏
  • 4篇刘长江
  • 4篇鲁增
  • 4篇李双
  • 3篇李志伟
  • 2篇吴迎艳
  • 2篇许锬
  • 2篇王萍
  • 2篇贺莉
  • 1篇周晓辉
  • 1篇安淑香
  • 1篇岳巍
  • 1篇牛蕾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199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李志伟龙振海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脑疝脑挫裂伤
重度颅脑损伤脑疝的治疗分析(附52例报告)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脑疝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迅速行血肿清除术和减压术。结果52例患者经治疗后根据GOS脑伤结果分级:死亡24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5例。结论重度颅脑外伤脑疝患者,予早期术前抢救、快速血肿清除及减压术能明显提高成活率,改善预后。
张英波龙振海
关键词:颅脑损伤并发症脑疝外科学病因学
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43例体会
2003年
1996~2001年,我们应用尿激酶脑室引流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4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龙振海
关键词:尿激酶脑室出血脑室引流术
重组EPO辅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炎症反应、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研究重组EPO辅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炎症反应、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3月期间在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EPO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时,分别评估脑组织缺氧程度、神经损伤程度、炎症反应程度以及红细胞糖代谢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d、14d时的PbtO_2水平以及血清NGB、HGB含量以及PFK活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清NF-H、NF-L、NF-M、NSE、S100β、IL-2、P-选择素、sICAM-1含量以及G-6PD、AR活性均显著低于治疗前;EPO组患者治疗后7d、14d时的PbtO_2水平以及血清NGB、HGB含量以及PFK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NF-H、NF-L、NF-M、NSE、S100β、IL-2、P-选择素、sICAM-1含量以及G-6PD、AR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组EPO辅助治疗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红细胞糖代谢的方式来减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
鲁增龙振海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氧代谢炎症反应红细胞糖代谢
颞部小骨孔开颅脑造瘘术治疗壳核出血23例报告
1995年
颞部小骨孔开颅脑造瘘术治疗壳核出血23例报告李春德,信铠,王钊,龙振海我院自1990年~1993年采用出血后24小时内小骨孔开颅脑造疾术清除壳核出血23例.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好.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ffi岁7例、ffi岁一印...
李春德信铠王钊龙振海
关键词:脑出血壳核出血外科手术
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不良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14 d(或出院)时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本研究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从国内14家医院纳入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1 150例,检测入院时血清HSV-2 Ig G水平,以发病后14 d(或出院)发生死亡或心血管事件为不良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SV-2 Ig G水平与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依HSV-2 Ig G四分位数将病例分为4组,以第1分位组为参照组,经多因素调整后第4分位组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是参照组的4.32倍(95%CI:1.33~14.03,P=0.015),且随不同组间HSV-2 Ig G水平的增加,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有增加的趋势。亚组分析发现,病例为女性、或不饮酒、或伴有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压时,高水平HSV-2 Ig G可增加14 d(或出院)时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均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HSV-2感染时,高水平的HSV-2 Ig G能增加病后14 d(或出院)时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且随HSV-2 Ig G水平的增加,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有增加的趋势。
张培培黄萍国钰梅吕利英周蓦龙振海张永红许锬
关键词:卒中流行病学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脏器损伤50例诊治体会
2005年
李志伟龙振海
关键词:脑损伤内脏损伤血肿清除术
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15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并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凝血四项的测定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无残疾组2640例,残疾组407例,死亡组104例;511例为短期不良结局。残疾组的高血糖史、脑卒中复发、血脂异常比率及体温、血糖、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无残疾组(均P<0.05)。死亡组的高血糖史、脑卒中复发、血脂异常的比率及年龄、体温、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无残疾组(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复发、体温升高、高血糖、血脂异常、纤维蛋白原升高、尿素氮升高与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发生短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0.1×109/L^11.0×109/L、11.1×109/L^12.0×109/L、≥12.1×109/L是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01),并且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风险随着白细胞计数的增高而增加(趋势性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增加了短期预后不良发生的风险。
张屏刘长江周蓦孙秀艳龙振海齐萍李双周硕贺莉吴迎艳佟伟军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
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体会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治疗,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成2组。A组: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及显微外科手术组34例,B组:非显微手术组26例,分别分析其疗效。结果:A组的34例患者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B组的26例患者,死亡5例,植物生存3例,出现并发症情况A组明显低于B组。术后随访A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B组。结论: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及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张英波龙振海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颅显微外科
入院血糖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残疾、死亡和复合结局的关联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残疾、死亡和复合结局的关联.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2009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阜新市中心医院3 15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入院时血糖水平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出院时脑卒中量表mRS≥3分为残疾,mRS≥3或死亡为复合结局.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6.1mmol/L,6.1 ~ 6.9 mmol/L,≥7.0 mmol/L)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入院时血糖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残疾、死亡和复合结局的关联.结果 残疾组和死亡组的入院血糖水平和血糖升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校正后,以第1组为参比,第3组增加了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发生残疾、死亡和复合结局的风险,HR值和95% CI分别为1.58(1.28~ 1.96)、4.13(2.54~6.70)和1.89(1.56~2.29)并且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发生残疾、死亡和复合结局的风险也增加(趋势性检验P<0.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升高增加了出院残疾、死亡和复合结局发生的风险,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孙秀艳周蓦刘长江张屏龙振海齐萍李双周硕贺莉吴迎艳佟伟军
关键词:血糖缺血性脑卒中残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