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红
- 作品数:51 被引量:205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1091例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临床送检的1 091例泌尿生殖系感染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 091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有163例(14.94%),其中解脲脲原体阳性143例(13.11%),人型支原体阳性6例(0.55%),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14例(1.2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原始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48%、96.94%、90.19%、96.94%。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8.59%、4.90%。结论临床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是解脲脲原体,其检出率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且耐药率较高,进行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潘少敏黄东红
-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耐药性
- 放射根瘤菌感染六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放射根瘤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为预防与治疗放射根瘤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例血培养放射根瘤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5—88岁。6例均发热,伴畏寒、寒战或疲乏感;血常规均示白细胞增高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肺部感染5例,均有轻度咳嗽、咳痰,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胸片或胸部CT可见斑片状阴影;另1例感染部位不明。6例均存在免疫受损的基础疾病包括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及低白蛋白血症,5例有土壤密切接触史,4例曾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6株放射根瘤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及呋喃妥因均敏感,对青霉素类及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第一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单环类均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大部分药物敏感。6例患者均未出现继发性脏器损害,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后均好转出院。结论放射根瘤菌感染常见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放射根瘤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经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
- 张华平樊冀闽黄东红曾奕明
- 关键词:根瘤菌属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变化观测
- 1999年
- 检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46例,其红细胞MCV79.03±7.09fl,RDW-cv0.174±0.013,MCV下降,RDW变宽,且与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5.71和4.91,p均<0.001).而非缺铁性贫血118例,就不具有这一变化.缺铁性贫血MCV和RDW变化与小儿年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84及0.32,p均>0.05).这一变化特征。
- 李小云郑淑霞黄东红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小儿
- 2013年—2016年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变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用VITEK 2 Compact检测了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的5 168株革兰阴性细菌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2016年判断标准进行判断,用WHONET-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4年间共检出5 168株,前4位是大肠埃希菌(2 140株,41.4%)、铜绿假单胞菌(956株,18.5%)、鲍曼不动杆菌(537株,10.4%)、肺炎克雷伯菌(454株,8.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1.0%和3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94.9%~99.6%)。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保持相对稳定的低水平;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尤以2016年上升幅度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给临床抗菌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连续性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黄加铭范春梅黄东红潘少敏
-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抗生素
- TRIzol法与磁珠法用于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检测的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比较TRIzol法与磁珠法对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117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及其基因分型信息。分别采用TRIzol法与磁珠法提取患者血清样本的HCV RNA,qPCR检测提取HCV RNA的病毒载量,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所得HCV RNA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qPCR结果显示TRIzol法和磁珠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y=0.978x+0.063(R2=0.973)。Bland-Altman统计分析显示TRIzol法提取的HCV RNA病毒载量对数值的平均值略低于磁珠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1a、1b、2a、3a和6a基因型中两种提取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zol法提取HCV RNA的定量检测结果和磁珠法相当,且成本低廉,可在国内广泛用于试剂盒的开发和HCV RNA临床检测。
- 尤柳霞林晓容黄东红陶耕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TRIZOL法磁珠法RNA定量检测基因型
- 老年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蜡块标本,从100例胃癌组织蜡块标本上随机抽取50例,提取其癌旁组织作为癌旁对照组。比较EGFR、HER2、MMP7在胃癌组和癌旁组织的关系,并记录其和常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EGFR、HER2、MMP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癌旁组织高(P<0.05);EGFR、HER2、MMP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不同浸润程度、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组织中,EGFR、HER2、MMP7的表达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EGFR、HER2、MMP7和老年胃癌中许多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三者呈协同作用,可作为对病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余晓完高戈黄东红蔡俊峰袁衡吴翔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质金属蛋白酶7胃癌
- 2009-2011年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以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采集刷检物,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检出病原菌1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95.2%、革兰阳性球菌占4.8%;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科、ICU、免疫血液科、神经外科;分布前3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占29.6%、18.4%、12.0%;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3.5%、16.2%、18.9、16.2%;鲍氏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7.4%和21.7%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42.9%。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黄东红谢若腾章宏斌蔡晶晶
- 关键词:防污染毛刷病原菌耐药性
- 2015—2020年某院CRE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CRE)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CRE感染的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采用microflex LRF MALDI-TOF型质谱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检测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磷霉素等16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48)及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并测序确认;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确定肺炎克雷伯菌的序列分型(ST)。结果38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大肠埃希菌13株,其他肠杆菌目细菌10株;主要分离自痰液、血液及尿液标本;来自普内科的分离率占比最高(23.69%);38株CRE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呈现较低耐药率(5.26%、13.16%),对阿米卡星、磷霉素、米诺环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均<53%,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71%。最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是blaNDM(65.71%),其次是blaKPC(22.86%)和blaIMP(8.57%),在1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鉴定出9种不同的ST,其中ST11型7株(46.67%)。结论该院CRE仅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等少数抗菌药物呈现较好敏感性,产blaNDM型碳青霉烯酶是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是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流行克隆菌株,未发现该地区的克隆菌株暴发流行。
- 黄加铭王启徐玉金孙细欢黄东红
-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耐药性
-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Ⅵ型分泌系统(T6SS)的分布及其与毒力和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检测Ⅵ型分泌系统(T6SS)在血流感染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分布,并分析其与毒力基因、抗生素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血培养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通过PCR方法检测T6SS基因、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并通过VITEKR2 Compact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6株(46.43%)T6SS阳性。T6SS阳性株中K1、K2荚膜血清型和11个毒力基因的检出率高于T6SS阴性株(P<0.05)。T6S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更敏感(P<0.05)。HvKP中T6SS阳性率显著高于T6SS阴性率(P<0.05)。从社区和肝脓肿中分离的T6S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更多(P<0.05)。糖尿病、携带Aerobactin、rmpA毒力基因是T6S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引起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Ⅵ型分泌系统(T6SS)在引起血流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率较高,T6SS阳性株携带更多的毒力基因,可能是导致血流感染的主要原因。
- 徐玉金朱亦丹李培芬黄加铭孙细欢林颖颖黄东红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毒力因子药物敏感性
- 864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分析我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血培养阳性的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仪器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结果 在8 736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64株,阳性率约为9.89%。其中,革兰阴性菌407株,占47.11%,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386株,占44.67%,前3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属;真菌59株,占6.83%;病原菌主要来自ICU、血液免疫内科、呼吸内科、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5.3%和24.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仍保持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9%、9.09%、11.36%;MRSA检出率为16.0%;3年来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菌。结论 宣传和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同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重要策略。
- 官瑞婷郑淑霞黄东红陈晓阳
-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