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成东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职业教育
  • 5篇教育
  • 4篇高等职业教育
  • 2篇社会
  • 2篇教师
  • 2篇教师评价
  • 2篇高职
  • 1篇杨树
  • 1篇氧量
  • 1篇叶表面
  • 1篇院校
  • 1篇职教
  • 1篇职业院校
  • 1篇沙地
  • 1篇沙地杨树
  • 1篇社会力量
  • 1篇社会评价
  • 1篇社会评价体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10篇河北政法职业...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马成东
  • 3篇陈波
  • 3篇鲁绍伟
  • 3篇刘鑫军
  • 3篇李少宁
  • 2篇张丽
  • 1篇谷建才
  • 1篇李志勇
  • 1篇孙亚东
  • 1篇王永钊
  • 1篇潘青华
  • 1篇杨新兵
  • 1篇高琛
  • 1篇刘斌
  • 1篇杨超
  • 1篇程扬
  • 1篇刘彦明

传媒

  • 2篇河北青年管理...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无线互联科技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践发展性教师评价 构建和谐校园被引量:2
2007年
高职院校应对发展性教师评价加以研究,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标准与实施步骤,并对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有效检验。实践表明,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马成东刘彦明
关键词:发展性教师评价和谐校园
“互联网+职业教育”扶贫生态平台建设研究
2020年
在“互联网+职业教育”创新的背景下,为了妥善解决教育扶贫的短板,针对精准扶贫的数据库不健全、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建设针对性差、师资队伍信息化素养较低、“互联网+职业教育”扶贫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互联网+职业教育”扶贫生态系统的结构;通过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构建职业教育扶贫新生态。
马成东王永钊李志勇程扬
关键词:职业教育
高职项目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高技能需要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实现,项目课程教学就是通过对人才培养计划(方案)项目化,使项目课程成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从而完成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本文对什么是项目课程教学,高职教育在项目课程教学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进行项目课程建设,如何设定项目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探索、研究和阐述。
马成东刘鑫军孙亚东
关键词:项目课程教学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力量整合的治理模式研究
2022年
社会力量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它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引领精神文化健康发展,实现内源式发展。从现实层面看,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尚存在主体意识缺失、专业人才缺失、本土化缺失等问题,社会力量间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以致呈现内卷严重等现象。通过构建社会力量资源整合治理模式,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加强本土化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马成东张丽
关键词:社会力量
智慧职教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路径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课堂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传统课堂需要革命性改革。针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对高效课堂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课堂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新时代高职教育应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学习空间、课程内容、师生地位、多元课堂教学体系等诸领域的运用进行重构,通过智慧职教促进教学成果多维转化,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马成东张丽
关键词:课堂革命高等职业教育
北京沙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策略被引量:13
2014年
以北京沙地107欧美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DELTA V Advantage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杨树茎木质部δ( D)、δ(^18 O)稳定性同位素值,结合自动气象站( HOBO)连续观测土壤含水量( SWC)和降水量,利用三源线性混合模型,揭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夏季土壤含水量均高于秋季,降水在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过程中发生同位素分馏。(2)夏秋两季土壤水δ(D)、δ(18O)同位素与土层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二次多项式关系,R值均在0.8341以上,表现为越接近土壤表层,土壤水δ(D)、δ(^18O)同位素越偏正。(3)秋季>100~120 cm土层为土壤水δ( D)、δ(^18 O)同位素的显著变化层,而夏季没有明显变化层。土壤水稳定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4)夏季杨树根系主要吸收140 cm以下土壤水和地下水,秋季不仅吸收140 cm以下土壤水和地下水,对浅层土壤水也有少量吸收。可见,在土质疏松和孔隙度大的地区,杨树根系再生能力强且具有明显的趋水性。
高琛杨新兵鲁绍伟李少宁陈波潘青华马成东
关键词:同位素人工林生态系统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1年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体系建设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初步阶段,而建立社会评价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社会性的必然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评价主体的确立、评价标准的建立及评价方法的使用等内容,同时要加强对社会评价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马成东刘鑫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微观协同范式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围绕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宏观政策层面研究较多,院校间微观层面的协同发展研究较少,实践落实层面缺乏可行性路径。为此,从协同学理论出发,探索构建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微观协同发展范式:一体化设计、双主体保障,四阶段有效衔接,若干个微观协同合作项目融合共生,形成微观层面的有效协同;人才培养多维度进行深度协同融合,使子系统各要素之间产生良性有序互动;建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微协同的激励机制,实现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
马成东刘鑫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两种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教师评价理论的反思和实践的总结,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结合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探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阐明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必然选择。通过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研究,构建...
马成东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奖惩性评价高等职业教育
文献传递
北京大兴6种常见绿化树种吸附PM_(2.5)能力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该文以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6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对植物叶片PM_(2.5)吸附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叶表面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油松和白皮松最大,其次为柳树、五角枫,杨树和银杏最小,且针叶树种PM_(2.5)吸附能力强于阔叶树种;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均值:4月在(0.008±0.002)^(0.053±0.008)μg/cm2之间、5月在(0.010±0.001)^(0.067±0.017)μg/cm2之间、6月在(0.014±0.001)^(0.328±0.073)μg/cm2之间,从不同月份看,表现为6月(0.093±0.124)μg/cm2>5月(0.031±0.023)μg/cm2>4月(0.027±0.019)μg/cm2;油松、白皮松叶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度较大,且气孔密集,开度较大,从而致使其吸附PM_(2.5)能力最强;而杨树、银杏、五角枫叶表面光滑,气孔较少,颗粒物不易附着,且因蜡质的疏水特性,对植物表面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其吸附PM_(2.5)能力较弱;此外,叶表面存在绒毛有利于植物叶片吸附PM_(2.5)等颗粒物。因此,在绿化造林时可优先考虑种植叶表面粗糙、有绒毛存在的针叶树种,将更有利于PM_(2.5)等颗粒物的吸收,从而提高植物的环保效益。
刘斌鲁绍伟李少宁陈波马成东李琛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