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琳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正极
  • 2篇正极材料
  • 2篇氢氧化镍
  • 2篇球形氢氧化镍
  • 2篇OH
  • 1篇电池正极
  • 1篇电池正极材料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沉积
  • 1篇堆积密度
  • 1篇铜纳米线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分析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 1篇离子
  • 1篇离子电池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线

机构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顾琳
  • 4篇王剑华
  • 4篇刘浪
  • 3篇陈添才
  • 1篇郭玉忠
  • 1篇陆威

传媒

  • 2篇电池工业
  • 2篇南方金属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径迹刻蚀模板法制备铜纳米线被引量:4
2009年
用径迹刻蚀的聚碳酸酯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铜纳米线,通过选用不同孔径的模板,得到了铜纳米线阵列,其直径和长度分别取决于聚碳酸酯模板孔洞的直径和厚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铜纳米线的形貌、晶体结构特征和成分进行了表征.铜纳米线为多晶结构,大部分成分为铜,少部分为氧化铜.添加(NH4)2SO420 gL-1和二乙基三胺(DETA)80 mLL-1能减小铜晶粒尺寸.
刘浪王剑华陈添才陆威顾琳
关键词:铜纳米线电化学沉积
LiNi_(1-x-y)Co_xMn_yO_2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的研究现状。对该材料制备方法、组分优化,材料的掺杂、表面修饰改性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它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陈添才王剑华刘浪顾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电池正极材料球形Ni(OH)<sub>2</sub>的制备条件与性能研究
镍氢电池以其大功率、高容量、记忆效应小、安全性能良好、价格便宜、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镍来说一直存在着高活性和高密度不能兼顾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镍氢电池的研究现状,指出...
顾琳
关键词: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镍堆积密度
控制化学结晶法制备球形Ni(OH)_2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对于控制化学结晶法制备镍氢电池正极球形氢氧化镍材料,确定反应体系完全沉淀区域是确保高活性、高密度电极材料的关键.利用材料热力学理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测试对反应体系pH值与球形氢氧化镍表面形貌、晶粒尺寸、堆积密度及放电比容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在9.5—11.5时,反应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态,镍离子在氨水络合剂作用下完全沉淀,其溶解度随pH值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pH=11时制备得球形氢氧化镍兼具高密度高活性.
顾琳王剑华郭玉忠刘浪
关键词:球形氢氧化镍PH值热力学
Li(Ni_(1/3)Co_(1/3)Mn_(1/3))_(1-x)Zn_xO_2固溶体的XRD及XPS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Zn掺杂量的Li(Ni1/3Co1/3Mn1/3)1-xZnxO2(x=0-0.08)固溶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了不同Zn掺杂量对Li(Ni1/3Co1/3Mn1/3)1-xZnxO2固溶体晶体结构和过渡金属表面化学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Zn掺杂量x小于0.006时,固溶体材料具有稳定的层状结构;微量Zn的掺杂能够增强晶体材料的整体键能。
陈添才王剑华刘浪顾琳
关键词:LI(NI1/3CO1/3MN1/3)O2XPS
共1页<1>
聚类工具0